谈语文教学中的科技教育-课题研究

时间:2022-12-19 09:45:00

导语:谈语文教学中的科技教育-课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谈语文教学中的科技教育-课题研究

在学生心田播下科学的种子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中,高科技作为经济增长中最活跃、最强有力的因素,更是被认为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瞬息万变的生活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已是息息相关,其发展水平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关键所在。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早在七十年代,以微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革命兴起之时,邓小平同志就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敏锐的战略眼光,洞察到这场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将会对中国经济社会和世界局势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科学素质,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培养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小抓起,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正向人类走来,同时也向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挑战,科教兴国,势在必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向学生渗透科技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紧紧围绕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编排,是向学生渗透科技教育的好课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在学生心田里播下科学的种子,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素质,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让科学精神伴随学生成长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著名科学家有十几位,每位科学家的成长道路都是不断战胜挫折,不懈追求的奋斗之路:《一定要争气》中的童第周身处逆境却发奋学习;《做风车的故事》中的牛顿面对嘲笑仍刻苦钻研;李时珍历尽千辛万苦编写《本草纲目》;爱迪生不怕困难和危险,顽强进行发明创造;地质学家李四光研究起石头常常忘记一切等等。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体现出的是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结合教学举办故事会,通过让学生讲述科学家的故事,介绍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科学家成长工作的事迹,进行科学精神教育与熏陶,使学生客观公正地看世界,避免主观偏见。科学家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甘于奉献、刻苦钻研的精神,都会使学生受到鼓舞,进一步激发学生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懂得探索科技奥秘,掌握先进技术,都要付出辛苦劳动和一定代价,遇到挫折和失败要锲而不舍,不断进取。

二、让科学知识武装学生头脑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课文《捞铁牛》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劳动人们的聪明智慧。教学中,通过做演示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打捞过程,并让学生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理解打捞的科学原理。最后教师设疑:如果让你打捞,你会想出什么办法?科学发展到今天,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学生积极思维,想出了许多运用现代科技打捞的方法,从中认识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更容易地解决生活的难题。

课后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搜集科学家运用聪明才智为人类做出的贡献。课上学生举出曹冲称象、李春建造赵州桥、詹天佑设计人字形铁路帮助火车爬坡等许多例子,从中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信息知识竞赛,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状况;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科学”,畅谈自己的收获,感受现代科技的无处不在,处处为家,从而开阔了视野,用科学知识丰富了自己的头脑,体会到学科学用科学的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