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新体系的典型经验材料

时间:2022-12-18 06:37:00

导语:农技推广新体系的典型经验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技推广新体系的典型经验材料

改革体制完善机制构建网络健全、充满活力的农技推广体系

2005年以来,我们××县针对传统农技推广体系与“三农”发展不相适应的实际,从解决体制弊端和沉积问题入手,创新思维,拓宽思路,全面开展了以“优化县级、强化区域、取消乡级、健全村屯”为内容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通过半年来的实践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达到推广网络健全、队伍结构合理、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农民群众满意的改革目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县情实际,把改革作为破除农技推广体制弊端的治本之策

税费改革后,特别是“一免三补”政策出台后,农民种地积极性空前高涨,对科技种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田的渴求也十分强烈。尤其是去年我县遭受了严重的大豆菌核病和水稻稻瘟病的侵袭,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使农民对科学种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纷纷到县乡农技推广部门,甚至到省市科研部门咨询请教,一改过去被动灌输科技知识的惰性,主动要求学科技,用科技。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农技推广体系,已经明显不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从我县的情况看,整个农技推广体系处于“网破、线断、人散”状态,无法有效发挥服务职能,满足农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需求。从县级看,农技推广中心没化验室、培训室、标本室和实验场,检验检测设备也不健全,到下面去服务基本还是60年代的“一张嘴、两条腿,裤兜揣着一枝笔”,凭经验、凭老办法来指导农民,缺乏高科技服务手段。整个推广队伍素质也偏低,64名农技推广人员本科生只有3个,大专生只有5个,而且还都是95年以前毕业的。农技推广人员连续几年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知识结构老化,工作全靠吃老本。同时,工作激励机制也不健全,有人不会干事,有事没人干,人浮于事现象比较严重。从乡级看,机构改革后,农技推广职能划入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使农技推广工作变成“一有三无”,即有工作人员,无站房,无设备,无经费。而且人员偏少,在全县10个乡镇中仅有1人抓这项工作的就有8个乡镇。从村屯看,由于取消了原来村级农民技术员和屯示范户,这两级已经断层,处于空白状态。面对这种形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深入乡村进行了全面调研,通过调研一致感到,这种体制不改,农技推广体系将名存实亡,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将是一句空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受到严重制约。为此,在认真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11月,我们开始着手推进改革工作。

二、坚持创新思维,扎实推进改革工作

工作中,我们把创新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从顺体制、活机制、建制度入手,全面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1、创新体制,构建四级服务网络。现行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核心问题是体制不顺。为此,我们从理顺体制入手,着力建设了以县中心为龙头,以区域中心站为桥梁,以村屯农技推广协会、屯科技示范户为载体的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一是强化县中心建设。将县农技推广中心由副科级升格为正科级,隶属关系不变。针对当前农技推广工作的需要,对县中心的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撤消了推广站、土肥站、经作站、水稻站和环保站,把县农科所划归中心管理,重新组建了测试中心、植保站、科研所和综合办,整合职能,提高效率。二是跨乡镇建立区域中心站。针对乡镇农技推广职能弱化的实际,把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职能划出,按照产业布局,跨乡镇建立了三个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作为县中心的下设单位垂直管理,级别定为副科级,站长上挂中心副主任。并从县中心选派12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区域站强化力量。区域中心站公用经费按实际聘用的在职人数核定,统一拨到县中心管理,实行报制帐,由县中心在财政结算中心统一核算。三是健全村屯两级网络。根据屯型大小,每个屯设2-3个科技示范户,由村民举荐,区域中心站考核确定。村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由各屯科技示范户选举产生,经区域中心站考核后,报县中心审批确定。

2、创新机制,全面增强农技推广队伍的活力。实践证明,好体制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有好机制做保障。为此,我们在全力推进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的同时,切实在创新工作机制上狠下了功夫。一是竞岗定编。对县中心重新核定编制,核定岗位,没有下派的人员除主任外全员竞聘上岗,签定三年聘用合同,死编活人,动态管理。对落聘人员实行待岗,发基本工资,三年内单位有空岗,可参与竞岗,仍然落聘的三年后纳入人才交流中心管理。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县农技推广中心有4人待岗。对三个区域站我们核定了24个编,暂时使用15个,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从乡镇财政开支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竞聘上岗。落聘的乡镇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由乡镇政府重新安排工作,并取消相应的技术岗位待遇。二是工资活发。对竞聘上岗人员实行津贴和奖金活发,将工资中津贴的30%和奖金作为岗位活发津贴,按照目标考核情况兑现。考核不合格的津贴部分全部扣除,连续两年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档案交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三是利益引导。就是采取调工资、给补助等措施,调动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一门心思抓好农技推广工作。对县中心下派到区域中心站的人员,每人浮动一级工资,高级职称的每月补助100元,中级职称的每月补助70元。对从乡镇竞聘上岗的区域站人员,每人浮动一级工资。屯科技示范户,可优先承包半垧机动地,村里每年给解决200元的科技示范补助资金。村农技推广协会会长,可优先承包一垧机动地,村里每人每年给解决400元的科技示范补助资金。

3、创新制度,巩固扩大改革成果。为保证改革后农技推广工作的扎实开展,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我们以调动农技推广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为重点,制定出台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县农技推广协会会长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县农技推广示范户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干有目标,奖有抓手,罚有依据,切实做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激励人,以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强化组织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靠一般抓法不行。为此,我们切实在强化领导,真抓实干上下了功夫。

1、领导重视,合力攻坚。把改革上升到了县委、县政府行为,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以主管书记、主管县长、组织部长等县领导为副组长的改革推进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改革工作,以政府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施意见》。人事局、监察局、财政局等部门,积极参与,全力搞好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推动了改革的有序进行。

2、严肃纪律,保证公平。为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在人员考试、考核,竞聘上岗等关键环节上,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并邀请市总站的高级农艺师出题评卷,成绩面向社会公开公示。同时,明确规定,如果在改革中出现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问题,一经查实要逐级追究,从严查处。

3、提供政策,全力支持。为增强农技推广部门实力,保证改革取得实效,县里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出台优惠政策,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区域中心站的建站费用全部由县里负责,保证每个站建设200平方米的独立办公用房,并为每个区域中心站购买实用工作车一辆;把农技推广中心的各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个区域中心站除正常的办公经费外,县财政每年增拨1万元经费;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各项补贴,纳入财政预算,一定三年不变。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上级的要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完善,继续提高,使农技推广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