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消费高支出的负面影响
时间:2022-12-16 06:17:00
导语:试论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消费高支出的负面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当前我国消费市场低迷通货紧缩的历史时期,我国居民的储蓄额大幅增长,由于消费需求对推动经济增长的极端重要性,如何扩大内需,将庞大的储蓄转化为购买力就成为了经济工作的中心内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居民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欲望十分强烈,教育消费就成了目前内需不振情况下为数不多的消费热点之一。
因此,在很多人看来,我国居民教育消费潜力巨大,通过扩大教育消费来振兴内需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近年来我国的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育服务价格连年上升,使得家庭教育支出增加,拉动了内需的增长。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相对于消费物价总水平的持续稳定,这几年来我国教育服务价格的连年持续上涨有目共睹(见表1)。教育服务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了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的快速增长。如果不考虑支付能力的制约和家庭差异的影响,单从整体上看,家庭教育支出的增加肯定会促进家庭消费的增长。那么,是不是所有收入阶层的居民都有这么高的消费能力呢?事实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快速增长的同时,其他各大类消费支出的增速都明显趋缓。因此扩大教育消费可能会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其他消费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这就与扩大整体国内消费需求的初衷相违背。
下面我们针对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家庭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教育消费增长对拉动内需作用的实证分析
家庭教育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应该与居民的收入阶层有关。在高收入家庭中,由于家庭教育支出只占其收入的一小部分,教育价格的上涨不会对家庭其他消费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对低收入家庭来说,在收入的约束下,教育消费与家庭其他开支此长彼消,教育消费的增加是以牺牲或抑制其他消费为代价的。我们通过近几年的数据来比较一下城镇各收入阶层家庭在教育服务价格上涨、家庭教育支出增加的同时家庭的其他消费发生的变化。
表2和表3分别计算了城镇各收入阶层居民教育支出和其他消费占其收入的比重。这里的其他消费是指家庭消费性支出总和减去教育支出的值。
从表2中可以看到:城镇家庭的经济收入越低,其教育支出负担越重;各收入阶层居民的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重都在逐年增加,低收入层的增加幅度大于高收入层。其中低收入户增加得最多,六年间平均增加了2.53%,而高收入阶层增加最少,平均增加了1.37%。
表3显示了各收入阶层除去教育开支外的其他消费支出占其收入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到:不同于教育支出的增加,各个收入阶层居民的其他支出占其收入的比重都在逐年下降。但下降的原因应有所不同。两表合计后可以发现,低收入家庭的总支出消费率高于80%,最低收入户甚至达到90%以上。这就是说,由于收入的限制,在教育支出上升的情况下,低收入家庭只能通过减少其他支出来满足教育消费,其他支出的消费率的降低可能是教育消费的增加引起的。而高收入层总消费率在60%至70%,可供消费增加的空间较大,教育消费的增加不会过多影响到其他支出。其他支出的消费率的降低应归结为高收入家庭收入的增涨较快。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比低收入者要低得多,教育支出增加对高收入家庭日常消费的影响不大。而低收入者有较高的消费倾向,但受其支付能力的制约,消费能力有限,教育支出的大幅上涨就抑制了低收入阶层其他消费支出的正常增长。另外,教育价格的大幅上涨必然会增加居民教育消费的预期,对中收入家庭的其他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
结论及建议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城镇居民的教育消费增长很快,但这可能是中低等收入家庭由于其强烈的教育消费欲望而压缩其他基本开支达到的。这说明庞大的银行储蓄并不代表现今我国城镇居民有在不影响其他消费前提下增加教育消费的能力(中低等收入户占总人口的80%),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造成的。
相关数据表明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大量存款,还有大批贫困户连生计都难以维持。如果让这样的趋势蔓延下去,不但不能最有效的拉动内需,越来越高的教育价格还会成为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门槛,使贫困家庭子女丧失受教育的机会。这既不利于教育公平,也使教育承担的提高民族素质的职能丧失。
- 上一篇:园林局绿化管理处文明服务竞赛活动总结
- 下一篇:市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情况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