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专业营销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时间:2022-11-06 02:07:00
导语:创办专业营销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镇是乌拉特中旗山前黄河灌区中心集镇,总面积729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总人口近33134人,有耕地28.8万亩,年牲畜饲养量近18万头(只),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镇党委下属22个支部,其中农村支部7个,有党员896名,镇村组三级干部200名。近年来,乌加河镇党委在实施“双三双链双推”活动中,紧紧抓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根本,突出发展这一主题,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建立了专业营销合作社,把党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有效地延伸到农村产业链和实体中,经过发展,使专业营销合作社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推助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提升。
一、创办专业营销合作社是适应农村产业化发展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选择。
我国农村实行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种小生产的经营体制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发展规模经济的要求,无法应对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乌加河镇在近几年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镇党委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培育了星火花葵、肉羊、脱水蔬菜等一大批特色产业,每年生产的各种农产品有5000多万公斤,出售的畜产品近7万头(只),需供应的农资3000多吨,为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搭建一定的产业规模化基础。过去,农产品销售除了驻镇的国家粮油公司收购粮食外,其余的农产品基本都靠二道贩子上门收购,农资供应也只有两个小经销点,多数靠农民自己外出购买或从临时贩子手中接货。农副产品销售及农资供应主渠道不畅通,导致农村经常出现买难卖难现象,正如农民所说:“能卖的卖不上钱,想买的省不下钱”,无可奈何任“宰割”。2002年底,乌加河镇党委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全镇上下开展了“转变思想”观念,“群众想什么,干部干什么”的大学讨论,讨论认为,建立专业营销合作社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选择,2003年初,乌加河镇党委在原联合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支农服务中心,利用空余的旧办公场地进行农资经销和农产品收购,实现年经销农资近100吨,收购农产品50万公斤左右,虽然赢利不多,但是公司在客商和农户中却有了一定的信誉。2004年,镇党委结合“三级联创”活动,将政府转变职能与建立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结合起来,大胆的进行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五个专业服务中心,实行结构工资,优化配置人员,强化服务职能,同时把干部的服务与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直接联系起来。随着“党员三结合致富链”的不断深化、延伸,2004年下半年镇党委向旗供销社申请筹建了乌加河镇农畜产品专业营销合作社。
2005年初合作社正式成立。下设支农服务社和养殖服务总站,成立了葵花协会和肉羊养殖协会。由政府牵头,将原支农服务中心,养殖服务中心合并,结合葵花种植协会、肉羊养殖协会,吸收58户经济人参与,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化管理。合作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从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目标,开展农资供应、生产技术信息服务、农产品收购业务。全社现有干部职工23人,其中政府选调的干部17名,外聘技术人员6名,有合作人58名。拥有办公室120平方米,街面门点2处146平方米,集中收贮平台3500平方米,精选机11台,小型冷库1座,种羊场一个,人工授精站2处,合作社在各村设分社5个,标志着专业营销合作社在乌加河的正式诞生。
二、专业营销合作社的建立与完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近两年来,专业营销合作社建立以来,镇党委、政府牵头,党员干部带头入社,参与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目前,直接入社并参与服务的三级干部有144名,占干部总数的72%,党员有480名,占党员总数近64%,他们搞服务积极主动,不计较个人报酬,参加合作社,先后引进试种农作物优良品种32个,外出签定种植订单10万亩,占总面积的50%,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培训农民1100多人次。推广良种8万多公斤,5万多亩,供应农资2000多吨,占全镇需要量的20%以上,组织收销农产品1200多万公斤,占花葵销量的40%多,小麦销量的30%多。今年签订小麦订单300万公斤,食葵400万公斤。其次,引进优质种羊近1万只,其中种公羊164只,而且这些营销活动都是在农民家门口进行,不但搞活了流通,也极大的方便农民。目前,合作社有固定工作人员23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名,发展社员(包括协会会员)6210户,占全镇农户的75%以上,合作社下设支农服务社和畜牧业服务社,在各村设有5个分社,而且开展业务有场所,有基地,有设备,有设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可用服务的资产已达170多万元。
专业营销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连接市场组织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4年,合作社收购的小麦价格,比同期的市场价高0.04元/公斤,食葵高0.24元/公斤。2005年,服务中心按照不与农民争利的原则,积极与企业挂钩,小麦收购价格比同期市场价格高0.08元/公斤,食葵高0.44元/公斤,特别是合作户社员,食葵每亩多收入近150元,其次,合作社还收购肉羊近2万只,白条肉每斤价格比同期的五原和临河高0.02元/公斤,农民出售一只肉羊平均比二道贩子多收入20元。给农民带来额外收入13万余元。此外,专业营销合作社在镇党委和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引导下,与华泰集团签约,收售花葵250万公斤,使本镇合作农户亩增收150元,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激活了农产品市场。在支农服务社的努力下,合作社的诚信服务,在社会上建立起了良好的信誉,与其签定订单的企业多了,合作农户达到5320户。同年在畜牧业服务总站的协调组织下,购进优质母羊6000只,种公羊64只,改良肉羊35000只,给养殖户户均增收600元。其中,魏春枝和全永飞德美种羊纯繁场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截止2005年底,全镇养羊总量达到18万只,养牛总量达到3000头,农民来自养殖业的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40%以上。仅2005年一年就实现利润30余万元,乌加河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10元,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在专业营销合作中乌加河镇党委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引导和带领农民朋友扬长避短,克服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瓶颈”,通过创建专业合作社为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辅路、驾桥、搭台,并在其中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组织壮大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达到帮、带、领、扶四位一体的良好效果。同时也在亲身的实践中,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使党组织和党员自身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专业营销合作社在运行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解决。
通过建立农畜产品专业营销合作社,推进了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在“三结合致富链”中,夯实了合作社组织结构和基础,提高了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形成促进发展的合力,为加快农村牧区发展提供强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组织化认识程度和各级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得到提高。但是,建立农畜产品专业营销合作社,是件新事物,而且成立时间短,不可能尽善尽美,必然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而且在今后的发展中也还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
1、健全和规范内部管理机制。专业营销合作社内部层次多,参与者成份复杂,又是不同利益的组织体,要使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做到其管理民主,决策规范科学,经营透明,分配公平,使合作社各方面的成员利益和权利得到保障。形成了求存共异谋发展的整体,当前要尽快建立社员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制度,通过其选举和健全领导班子,制定管理制度,分配制度,以及经营规则。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农村专业营销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2、加大扶持力量。财政部门要将符合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条件的农村专业营销合作社纳入支持范围。要充分认识到通过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比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更直接、更现实、更有效。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和有效支持,特别是财政、工商、民政、税务、金融、交通、林业、粮食、水利、供销等部门要在财政、税收、贷款、注册登记、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建设等方面制订必要的扶持政策,帮助制订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划和示范章程,帮助完善运作机制、开展标准化生产,传送市场信息,培训生产技术,主动牵头,组织带领合作经济组织闯市场。
3、给予税费优惠。专业营销合作组织围绕成员的生产和销售从事的服务活动,按农民自产自销、自买自用对待,不收取税费。农村专合经济组织兴办的经济实体,享受民营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农产品运输检疫和运输办证等,要简化手续,降低收费,切实搞好服务。严禁向农村专合经济组织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
4、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监督合作经济组织是否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从事经营及社会活动;农村经管部门要及时对其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充分发挥监事会和参加农民的监督作用,实行社务公开、财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