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关于新农村建设推进乡风文明的经验材料
时间:2022-09-20 09:32:00
导语:县关于新农村建设推进乡风文明的经验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征程中,发展经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至关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以共产主义道德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充实农民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必须而且只能是新型农民。因此,必须在建立农民思想道德规范、提高知识水平上下真功夫、大功夫。通城民风淳朴,人民勤劳智慧,富有首创精神。我们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塑造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促使文明乡风的形成。
一、将乡风文明建设与文明卫生城镇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城镇的文明卫生程度直接反映乡风的文明程度。一方面是抓建设。在城区,积极开展配套工程建设。三年来,绿化城区面积36000万平方米,栽种花卉苗木360多万株,人均绿地面积46平方米;新建地埋式垃圾中转站19座、垃圾屋16个、公厕5座;对100多家企业的“三废”排放进行经常性监测,建立城区空气和水质监测站。在乡村,重点抓好“六改五通”,即改水、改路、改圈、改厨、改厕、改垃圾处理,通水、通电、通路、通沼气、通信息。另一方面是抓管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使群众祛除生活陋习,逐渐养成文明卫生新风。对集中居住的城镇路段,实行领导、单位和居民的“三包一”责任制管理。县城、麦市镇各两次荣获“湖北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隽水镇宝塔村被评为“全国小康建设示范村标兵”。
二、将乡风文明建设与移风易俗结合起来。针对各种陋习在农村还普遍存在的现状,我们在破旧俗树新风上下功夫。一是发挥各类协会的作用。在各乡镇的指导下,全县各村普遍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会、反封建迷信会等协会。这些协会的积极行动,使结婚比俭朴不比嫁妆、子女重养父母不重葬事以及抵制封建迷信等新风尚在我县初步形成。沙堆镇妇女禁赌会自编自演《八劝莫赌博》话剧,活跃于街巷村组,许多沉迷于打牌赌博的人看后纷纷戒牌戒赌。二是大力推进殡葬改革。从2003年起,县政府明文规定,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去世后必须实行火葬,同时在农村大力倡导殡葬新风,对于自愿火葬的死者家属给予一定补助。目前,殡葬新风在我县已基本形成。2005年,火葬率比上年提高了7%。三是评选“十星”级农户。以“五爱星、致富星、法纪星、计生星、科技星、道德星、文教星、团结星、义务星、卫生星”为内容,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评比活动,全县评出十星级农户6300户,占全县农户总数12%。农村谈婚论嫁以前讲经济条件,现在都讲“十星”,农民群众纷纷说,“农户有十星,抱银又抱金,农户无十星,富了还会贫。”四是评选“十大功臣”。2003年,各乡镇都成立了社会道德评选委员会,以村为单位,每年评选一次“好婆媳、好媳妇、好婆婆、好公公、好女婿、好妯娌、好儿子、好邻居、好兄弟、好公仆”。目前已评出各类典型2400多人,成为群众争相效仿的楷模。五是促进婚育观念的转变。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实行“合同+公证”的办法,由行政措施向法律措施过渡,深入推进农民婚育观念的转变。全县签订合同近77173份,公证率69.5%,占已婚育龄妇女总数88%。
三、将乡风文明建设与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使先进的文化占领基层,从而逐步提高乡风文明的程度。一是充分发挥中心文化户的核心作用。2005年,我们采取户主自筹、政府补贴、本县的省市级文明单位援建的方法,在马港和麦市镇建设了十户中心文化户样板,每户配备了电视机、影碟机、乒乓球桌、台球桌、羽毛球、各类棋牌和2000册图书。各乡镇按照样板的要求,也相应建设了各自的中心文化户。目前,全县有中心文化户110多户,中心文化户成为了老百姓休闲娱乐、学习健身的主要场所。二是充分发挥文艺下乡的辐射作用。县文体部门紧密配合县委、县政府阶段性的中心工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深入乡镇村组,广泛宣传农村税费改革、查禁“六合彩”及其他聚众赌博、新农村建设等新精神、新政策。各乡镇也组建了各种形式的文艺队伍,五里镇的锣鼓队、石南镇的龙灯队、关刀镇的彩船队、隽水镇的鼓号队、花棍队、腰鼓队、舞蹈队等十多支演出队伍,巡回演出,相互交流,丰富了群众的生活。县花鼓戏剧团每年下乡演出近300场。隽水镇秀水社区文艺宣传队每年义演达60多场。三是充分发挥健身点的带动作用。我县在城区设立了10个健身点,配备了全套健身器材,居住在健身点附近的群众纷纷加入健身行列。我县每年都举办一次万人万米长跑、篮球等田径比赛,促成了全民健身热潮在我县的形成。
四、将乡风文明建设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净化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环境。对全县200多所中小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及其他娱乐场所,开展经常性的整治,坚决取缔违规经营户,消除安全隐患。开展“扫黄”、“打非”行动,收缴非法出版物,查处接纳未成年人消费的娱乐场所。二是帮助“留守家庭”。我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8万多人,因此出现的“留守家庭”很多。通过县文明办、教育、团委、公安等部门积极参与,开展“三个一”活动,要求每人帮好一个留守家庭,资助一名留守学生,转变一名留守差生,全县有2000多名留守学生在这项活动中得到了帮助。三是实施“春蕾计划”。由县妇联牵头,在女客商、女企业家、女能手、女党员、女干部中广泛开展与“春蕾女童”手拉手结对活动,两年来共帮助200多名贫困女童重新走进校园。“春蕾计划”的实施,既激发了社会各界对公益事业的热心,也使“春蕾女童”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四是组织“青年志愿者行动”。为了满足山区儿童的求知欲,团县委组织有一定特长的青年志愿者利用节假日深入到全县偏远地区,对山区儿童进行普通话、文艺才能、美术知识、体育技能、电脑知识和“两小发明”等方面的辅导。目前已有160多人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深入山区开展活动,8次对2000多名山区儿童进行辅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五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黄袍苏区、麦市天岳抗日遗址等基地,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邀请老英雄、老战士讲座,努力提升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
五、将乡风文明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广大群众的意识和精力凝聚到经济发展上来,力求以文明的乡风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提升乡风文明的程度。在招商引资上,我们抓住通城人重乡情、亲情、友情的特点,大力实施“回归工程”,近两年的“回归工程”项目个数占招商引资总项目数达到90%以上。在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上,我们引导广大群众认清通城的现状,认识到招商引资对通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人人都是环境”的共识。特别是通过开展评比“文明乡镇”、“文明村组”、“文明农户”,制定村规民约,群众自觉维护发展环境的意识大有提高。隽水镇新塔村毗邻隽水经济开发区,以前村组扯皮、强装强卸等现象较为突出,现在大有好转。在培育乡村主导产业上,我们找准乡村特色,准确定位,使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自觉维护产业的发展。塘湖镇出产水泥石灰,该镇群众从中获取了工作岗位和经济利益,都能自觉地维护矿山开采和促进企业发展。
- 上一篇:校园安全 学校与学生的责任
- 下一篇:新录用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