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抓好基层党校工作 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时间:2022-05-08 05:39:00
导语:乡镇抓好基层党校工作 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镇位于宿豫新城区东南方向约18公里处,辖14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拥有耕地4.7万亩,人口近6万,全镇版图面积59平方公里。近年来,在宿豫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干群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三个文明建设硕果满枝,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江苏省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全国亿万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国重点镇等殊荣。镇党校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党校,成为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精神文明和丰富市场经济知识的主阵地,为提高党员群众认识,促进全镇三个文明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强化阵地建设,夯实办学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员头脑中想法也大不同以往,党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坚定对党的信念,紧跟形势,在新形势下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农村工作千丝万缕,只有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头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因此,党校作为固定的教学阵地镇党委坚持做到“四个有”——即“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布置,经济上给票子”。
首先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原来“一桌一椅办党校”越来越不能吸引党员,要使党校适应新形势,提高教育档次,吸引党员积极接受教育,必须改善办学条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近年来,镇里每年投入5万元,对党校进行装修,并先后添置了桌椅、书刊、彩电、VCD、电脑等教育硬件,使这个农村基层党校呈现出整洁、幽雅、现代风貌,大大增添了党校对学员的吸引力,为全镇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其次是规范管理、完善党校制度。办好基层党校要有一套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为了使党校教育规范有序,我们从制订计划、健全制度入手,先后制定了《三年教学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校务委员会做到职责分明,分工落实,教学计划、课程提纲、学结规范完整。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两会、两则、两考、两评、两制度”。“两会”即“党委议教工作会”和“校务委员会例会”;“两则”即《学员守则》和《教师守则》;“两考”即学习考勤和结业考核;“两评”即学员评优和支部评选;“两制度”即《财务管理制度》和《卫生、安全门卫制度》。每年我们还举办开学典礼,在典礼上对先进支部和优秀学员进行表彰,极大地调动了支部和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是精配强将,保证教学质量。要真正提高乡镇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离不开一个热心办学的领导班子和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在校务人员的配备上,我们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政工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党校专职人员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其中镇党委书记兼任党校校长负总责,政工副书记抓落实。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聘请市、区以及本镇机关单位一批既热心又有一定水平的党政干部、理论工作者或学有专长的人才担任党校兼职教师,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本地种养大户、经济能人多的优势,多方挖掘,使之成了党校随时调配的教员,以此拓宽党校办学思路。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党员都能比较系统的学习到了理论及经济知识,同时党校自身也不断得到完善。
二、强化创新意识,拓宽办学思路
时代在飞速发展,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所发展,作为基层党校更是如此。只有不断拓宽办学思路,更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成为党员心目中的“长青树”,从而达到提高党员素质的目的。
一是在教育内容上把握“三个重点”。首先是学员中的疑点。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觉悟、形成共识”为目的,我们在全镇组织开展了以十六大报告为基点,结合《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基本材料的学习,我们组织党员开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等专题的讨论,普及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党的基本知识;紧跟社会动态,让党员群众及时了解、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时我们又通过举办“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专题讲座,解除党员思想上的疑惑。其次是工作中的难点。针对部分党员、村级干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识问题上的疑惑,我们特地邀请了区委党校教员讲解什么是小康社会以及党组织、学员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我们还在机关干部、全镇党支部书记、机关单位负责人中开办了《创新思维与现代管理》知识讲座,收到了很大的成效。特别是村级党员干部,通过培训学习,能较好地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创建了一些为民办实事的载体,引起了很大反响。再次是生活中的热点。除党的基本知识、方针政策等知识的讲解外,我们还注意针对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一些讲座、讨论。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入世给中国带来什么”、“如何正确看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等知识讲座,使党员增强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针对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治安、党风廉政等问题,我们开展了分组讨论,使广大党员群众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了正确认识。另外,我们还根据党员的要求,开展一些特别的教学课程,如插花、绘画、剪纸等以满足党员的精神文化需要。
二是在教育形式上注重“三个结合”。首先是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除定期培训、专题讲座和讨论外,我们还组织举办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活动,如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观看录像、学习测验、专题调研、镇内观摩等,创造了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今年镇党校组织“我看镇区新变化”活动,组织了500多名机关、村组党员参观了镇区的建设成果,许多党员在观看镇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后,深有感触,纷纷表示要积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为全镇小城镇建设出力。结合党校培训,我们经常组织观看如电影《生死抉择》、电化教育片《农民的儿子》、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等方式,既达到了教育目的,又提升了党员学习的兴趣。其次是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党校专门组织党员听取了区委巡回演讲团的报告,并开展了“对照三个代表要求、党员怎么干”的大讨论,比照先进典型,找出了自己不足,推动了党员的带头作用。再次是办班培训与支部生活相结合。平时的总支、支部书记培训班结束后,各支部都通过每月一次的支部学习生活,巩固学到的内容,加强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三种教育形式,创造出了学校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党员群众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涨,高圩村老党员赵同富双目基本失明,但学习积极性很高,不时让孙子搀扶来党校听上一课;家住同心村的女党员刘淑兰要骑上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才能到党校,但参加培训从不迟到早退。
三是在教学网络上建立“三个层次”。近年来,随着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全镇党员急剧增加到1600多人,我们完善了党校教育阵地网络,并根据不同教育对象开展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教育。
首先,以镇党校为主阵地,坚持教育的规范化、现代化。镇党校的办学方针是“三个为主”:即学习对象以村组党员、机关干部和单位负责人为主;学习目的以提高学员政治理论和思想认识为主,学习主要以集中培训和分组讨论为主。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性、针对性、灵活性并举,使教学面向一线,紧贴实际。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因人而异,镇三套班子成员都以普通党员的身份积极参加学校的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做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练运用,并要求他们做到每年有一篇思想理论文章,一篇分管工作心得体会,讲授一次党课。对机关党员和村支部书记要求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努力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觉性,学习中有一本专用学习笔记本,一篇工作体会,一次交流发言。
其次,以党支部为分校,加强教育的渗透性。基层党支部主要通过支部生活、党建活动、例会学习、电化教育、每月一谈等方式,要求支部在职、离退休党员正确理解和支持改革开放,并在本支部中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不文明现象劝一劝,不卫生地方扫一扫,邻里间纠纷劝一劝,有困难邻居帮一帮,积极支持配合村党支部、村(居)委会开展工作。
第三是以镇直单位党支部为补充,实现教育的多样性。主要通过单位内部自我教育、针对不同时期形势、任务,以党组织之间开展经验交流等方式,增强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共建意识。有效保证了党员教育的覆盖面和教育质量。据统计,近年来全镇共举办了基层支部培训班25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1期,党员理论读书24期,党建知识辅导班13期,各类业务培训班48期,党课教育27期,每年参加学习培训教育人数达1.6万余人次,参训面达95%以上。
三、注重实效,党校办学出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镇党校为主阵地,全镇培养出了一批批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先锋模范意识极强的学员,他们怀着对党的热爱和信心,为**的三个文明作出了积极贡献。
——机关干部树立了人本观念和开拓创新精神。去年3月,班成员和全体镇干部在党校接受了“十六大”报告学习教育后,在全镇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一条街和十星级农户的同时,投入400多万元,加大镇区建设力度,先后建成了3个绿地广场,1个人民公园,对镇区三横九条街道也按照三季有花、四季长青、一街一景的标准,全部栽上了风景怡人的高档绿化苗木,同时铺设了振兴东路水泥路,改造了振兴中路、兴张路柏油路,改造了镇区地下管道排水系统,更新架设了宿泗路路灯,广受群众好评。今年我们又开展“双满意”评比活动,努力提高机关干部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 上一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验材料
- 下一篇:乡镇农业结构调整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