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医院做活大文章——福山区乡镇卫生院改革的做法与启示
时间:2022-05-29 03:33:00
导语:小医院做活大文章——福山区乡镇卫生院改革的做法与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两年来,福山区乡镇卫生院一改往日活力不足、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至2003年底,全区8处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扭亏为盈,业务总收入保持了11%的增长幅度,有3处卫生院结余5万元以上。乡镇卫生院实现扭亏为盈,关键得益于福山区卫生系统直面困难和问题,始终保持了一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思想状态,保持了一种对群众负责、对干部职工负责的责任意识,他们脚踏实地做活四篇文章,大力实施卫生院分配制度改革,广辟增收节支渠道,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各项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向干部职工亮家底,做活思想文章
几年前,福山区乡镇卫生院没有一个盈利的,多数经营不善,靠赊欠药款勉强维持“生计”,举步维艰,亏损最多的达到15万元,濒临倒闭。在这种攸关存亡的节骨眼上,卫生院干部职工却浑然不觉,相当一部分职工得过且过,守摊子、混日子,经常是上班时间找不到人,找到了也是态度冷淡,推三推四。职工没有压力,卫生院就无法生存下去。为了让干部职工认清现状,警醒振奋,同舟共济渡难关,福山区卫生部门负责人带队深入到各镇街卫生院,坦诚地向干部职工亮家底,分析当前卫生院的窘境和面临的严峻形势,讲明实施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干部职工的思想受到了强烈震撼。不少人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觉得坐一天班拿一天工资是天经地义的事,真没想到卫生院的日子过得如此艰难,我们的工资挣得这么不容易。”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与交流,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明显增强,为卫生院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健全分配机制,做活改革文章
福山区卫生系统按照彻底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总体思路,大刀阔斧地在各镇街卫生院推行了“以收定支、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改革。根据按劳分配、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原则,重新调整了经济指标,制订了新的工资分配办法——全额浮动的绩效工资制。根据各卫生院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以各自原来的业务收入为基数,在保证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初步测算出各自达到收支平衡时的业务指标,然后将指标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科室和个人,年终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兑现奖惩,使工资待遇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必然触动部分人的利益,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一出台,不少干部职工特别是效益较差卫生院的干部职工抵触情绪严重。为此,福山区卫生局负责人及时奔赴各卫生院,面对面地做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靠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产生了较好效果。高疃镇卫生院干部职工在改革当月拿到的工资仅相当于改革前的一半多一点,这使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深刻认识到,这次改革绝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动真格的。思想的大转变带来了工作作风的大变样,以前上班“坐不住”乱窜科室、想方设法“推”、“躲”病号等不良现象不见了,吃拿卡要等问题也迎刃而解,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不但自觉加班加点,还主动深入各村(居)上门服务“抢”病号,卫生院的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当年业务收入就增长了59.6%。
三、打造卫生服务品牌,做活特色文章
改革使各乡镇卫生院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医院有没有生命力、吸引力,不仅取决于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更取决于服务态度的好坏和服务质量的优劣。要想在村卫生室和市区大医院的夹缝中求得生存,求得持续稳定地发展,坐等患者上门是绝对行不通的,只有突破传统保守的思想束缚,积极主动地大胆创新思路,“上门”搞服务,卫生院才有希望,才有出路。为此,他们注重从小事着眼、从点滴做起,倾力培育新的增长点,营造良好服务氛围,各项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一是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目前,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增设到15处,服务项目逐步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从2001年以来,共接待来诊病人6万多人次,建立家庭健康档案5000多份,设立家庭病床450多张。二是开设特色门诊。各乡镇卫生院按照“突出特色,错位经营”的思路,自2001年起着手增设了各具特色的“专科门诊”,巧打“特色专业牌”,靠人性化优质服务吸引群众。目前,全区80%的乡镇卫生院都设立了自己的特色科室,床位使用率比没有专科时提高了10个百分点,彻底改变了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的“小而全,技术无特色,大病治不了,专科城里跑”的被动局面。回里镇卫生院因地制宜地增设了胃病专科门诊,还义务开设糖尿病防治专题讲座,解答群众疑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就医患者较2002年增加20%以上。三是挂靠市区大医院念好“引才经”。主动与市区各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有经验、技术水平高的医务人员来院坐诊,不仅提升了卫生院的档次和知名度,而且大大节省了群众的就医费用,切实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高疃镇曲家村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病重需要手术治疗,本打算到市区医院就诊,当地卫生院得知后,经过多方联系,请来了烟台山医院的主治大夫专门为其治疗,不仅方便了患者就医,而且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5000多元。另外,他们还非常重视医后、术后的跟踪随访工作,不定期走访病人,及时掌握患者医后、术后康复情况,对病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做到了随叫随到,此举使1500多例手术患者受益;规范的服务用语、无“不”字回答,代病人取药,进门一声问候一杯水,扶病人上楼梯等等,从入院到出院“一条龙”服务活动的开展,让患者感到心里暖融融的,既感动了病人,也留住了病人。正是靠着一系列周到细致的个性化、人性化医疗服务,乡镇卫生院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和经营活力的不断增强。
各乡镇卫生院在狠抓软件建设的同时,并没有忽视硬环境的建设和改善,靠自我“包装”精心塑造形象,不断增强对外吸引力。仅2002年就投入资金580多万元,用于改善各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和医疗器械,是前两年资金投入总和的2.6倍。重新装修了病房,硬化、绿化了院落,购置了饮水机、消毒杯、方便袋、空调,新上了篮球场、草坪、喷泉等便民设施,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整洁、温馨的就医环境,处处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进一步增强了对患者的吸引力。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卫生院的诊疗水平,他们又先后购置了生化分析仪、心电监护器等医疗设备,并在两处卫生院建立了手术室,进一步扩大了服务范围,拓展了发展空间,增强了发展后劲和潜力。
五、几点启示
1、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是搞好乡镇卫生院改革的基础。实践证明,只有抱着对农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带着感情去做好乡镇卫生工作,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乡镇卫生事业改革才有出路。福山区乡镇卫生院改革之所以进展顺利,主要缘于该区的卫生部门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能够灵活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医院、市场、病人三者之间的合理对接和运作方式,通过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以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活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着力完善卫生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覆盖面,膨胀规模服务优势;增设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致力培植新的农村卫生增长点。靠着这种市场化运作方式,福山乡镇卫生院才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也赢得了市场。
2、强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搞好乡镇卫生院建设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强化管理,从严治院,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机制,使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服务逐步走上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是乡镇卫生院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为此,福山区在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推出的同时,制定出台了《医疗质量考评标准》、《医疗卫生服务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卫生院分配制度改革与医疗质量管理、考核、行风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了医务工作。同时,自2003年以来,他们继续在全区推行了“两制、四统一”的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即,镇(街)卫生院对乡村医生实行聘任制和奖惩制,对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财务、药品实行统一管理,对村卫生室的用药实行统一代购分发。此举对于缓解群众看病难、吃不起药的矛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3、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搞好乡镇卫生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就是要在不否定其公益、福利性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如果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势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这就违背了医疗体制改革“以病人为中心”的初衷和原则。只有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才能增强发展后劲,才能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福山区在乡镇卫生院改革的进程中,始终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处处维护患者的切身利益,想方设法避免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现象的发生。为此,他们在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了对全体干部职工的医德医风教育,引导他们着眼于卫生院的长远发展,妥善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真正认清乱开大处方、滥用昂贵药品等急功近利行为的严重危害。正是靠着这种扎扎实实的工作,保证了乡镇卫生院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 上一篇:邹城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典型发言材料
- 下一篇:洋思中学开展素质教育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