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班级文化培育交流材料

时间:2022-05-25 10:28:00

导语:教育局班级文化培育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局班级文化培育交流材料

十四中作为一所具有40多年历史的优秀学校,在新时期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下,传承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和推进班级建设工作,走过了一条深化改革的创建之路。

我校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理性办学,文化立校”的办学思想,我们认为文化立校的根本目标是构建和谐校园,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班级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我们遵循教育规律,确定班主任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德育科研的力度,通过培养班主任素质、造就优秀班主任来推动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出优良的教风、学风,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成绩显著。

由此我们认识到,每个学生都生长在特定的学校里,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一所学校的地域特点、历史沿革、人文内涵、校容校貌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从不同的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是带有鲜明的学校烙印和特质的。扎实有效地把人类先进文化播撒进学生的心里,把学生熏陶影响成为有道德、有文化的人,这个任务就落在学校最基层的教育单位班级,班级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文化价值取向通过制度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和平台。中学生直接的文化环境,就是班级文化,文化培育的意义在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以文化魅力来影响学生的学习,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和能力基础,从文化而不仅仅只是从学业的角度来促进学生素质、能力、成绩的提高。这样,就要构建一套让学生生动发展、促进学业、提升能力的文化体系,形成学生特长、学校特色。

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在德育实效中具有重大意义。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课题统领,构建学校德育支柱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把班主任工作作为提高学校整体水平的突破口,我校就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班主任,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还只是停留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实践经验上,尚未形成完善的科学体系。为适应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要求,我们积极摸索德育科研的途径,通过课题研究,打开思维,突破德育工作水平提升的瓶颈,使班级文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

2001年,我校向市教科所申请,论证并通过了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A类课题《班级精神德育模式》。2002年,该课题又通过论证,成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特级教师专设课题,学校把它作为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龙头科研项目,并由全校班主任承担了二十多个子课题,构建了德育科研网络。在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下,我们提出了“培育班级文化,提升学校品质”的教育品牌创建之路,2011年,该课题通过了专家鉴定,顺利结题,2012年被评为市优秀课题一等奖。在区市范围形成辐射推广,产生了积极影响。该课题研究提出了“以班级精神强化道德内化的主体性”的德育模式,强调精心营造班级文化建设氛围,构建了班级文化建设和班主任工作评价两大体系。课题作为学校办学目标在德育方面的具体显现,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与实践二者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课题的开展吸引了学校大部分班主任参与研究,营造了良好的德育科研氛围,加快实现班主任的职业成熟,造就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管理水平的德育队伍,学校德育水平整体提高,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创建了学校德育品牌,在区市范围形成辐射推广,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过课题评价实验,班级建设水平得到提高,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环境。涌现出一批优秀班级和特色班级,班级建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才能,一大批优秀学生也在班集体中脱颖而出,历届市十大杰出中学生、三好学生标兵、学雷锋标兵、顶呱呱特长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我校均榜上有名。

(二)建立班级文化建设实施和评价体系

1.建立了培育班级精神的德育模式:

通过班训,确立三年的班级精神德育目标:

起始年级:做好衔接过渡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定近期目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爱心和责任感,抓好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年级: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良好的班风学风成为自觉行为;抓好学习态度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避免两极分化;做好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引导学生顺利度过青春多事期。

毕业年级:进一步优化班风学风,使良好的班风学风成为自觉行为;强化理想教育,协助学生确立奋斗目标,形成比、学、赶、帮、超,勤思好问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为校增光,为班级增光的爱校、爱班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做好应试心理的引导和应试方法指导。

2.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形成阶段: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我校以人文教育为根,班级文化建设为线,明确了育人的目标即构建文化人格,提高人的素质。这是我们提倡“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一个依据,于是,培养学生“知书达礼,文明高雅”的品格成为学校的教育理想,而班级文化活动成为“勤、俭、敬、信、和、健”基本体系的载体,我们希望看到学生在十四中的三年、六年里,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最终形成我校学生特有的品质、气质,这就是讲自强、能自立,有责任、重情义,和谐快乐、阳光健康。

实施阶段:

班级目标文化建设

作为班级成员共同认可并努力追求的道德品质,班训就是班级管理的总目标。我们把三年的发展分为若干阶段,循序渐进地提出班训,用标语的形式写出来,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成为引领班级前进的旗帜,这些不同阶段的班训其实是一个整体,是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站在不同阶段上提出的奋斗目标。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我们组织各班精心布置教室,抓好德育园地和学习园地两个阵地建设,力求做到净化、美化、人性化、教育化,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作用。通过开展“创特色班级,树优良校风”主题活动,很多教室的布置特色鲜明,比如书香教室,生态教室,清洁教室等等,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的教室布置,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二是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特点所设计的班级活动。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拓宽教育活动空间,促进交流和沟通,使学生的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个性特长、创新精神等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比如: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推荐优秀的书籍,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从人类文化遗产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使榜样人物成为他们心中的精神偶像,使理想、品质成为师生共同的追求。

通过班级形象设计,开展集体文化活动。如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班级生日、主题班会等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使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品位成为一种班级风尚。

通过团队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节庆活动等等,构建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系列,让学生在课余找到丰富的、个性化的平台去发展自己,锻炼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每个学生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能够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学生个性的成长是在班级各种制度规范的影响下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常规制度主要解决学生的养成教育问题,起着导向、约束和激励的作用。我们编写了《学校制度汇编》,建立并完善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机制,积极寻求制度内化的有效途径,实行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方略。同时,建立了班级和班主任工作评估体系,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根据本班学生的指标体系,充分用好《中学生日常行为素养评定的评价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有计划、有步骤、有规律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将德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每个班级都形成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从而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保障班级在和谐有序的轨道中健康发展。最终把每一个班级都建设成优秀班集体。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这就是我们所持的均衡教育的理念。了解和熟悉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分析和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心理的发展状况,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情况,科学、综合地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的问题。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烦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在班级内部,老师通过书信、字条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建议,用饱满的情感去感染和感动学生,学生受到极大鼓舞,教师的理想信仰、精神状态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形成了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

为了使班级文化得到全面发展,我校还积极推行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

教育,摸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路子。各班成立家长委员会,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同时,班主任走进社区,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中,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进行家访,已经成为班级常规工作,针对一些大单位、社区居民在我校读书的学生比较多的情况,我们还实行了集体家访制,遍访了学校的学困生、家庭困难学生,成立十四中片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管理规程,充分发挥其协调、指导、实施方面的作用,积极组织广场文化活动,在育人的同时,推动了城区文明建设。

3.建立评组织机构和评价体系:

建立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机构:

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一组四线”人员机构,一组是以校长为首,由学校党政领导、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学生会干部、团委、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参加的学校评价领导小组,然后按整、分、合的原则分为四条线。一是由学校党政领导、政教处、教务处、体育组、值日教师、团队、学生会干部所组成,主要评价全校各个班级的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常规管理、教育活动、班风班貌、班内个体和群体获得的校级以上的表彰、奖励、荣誉以及班主任的责任心、爱心及管理水平等;二是由总务处、校医室、学生干部所组成,主要评价各班的环境卫生的保洁及全校性的大扫除情况,优化育人环境;三是由年级组长、任课教师组成的评价小组,对本年级各班的学风、班风、集体活动、学生的仪容仪表进行评价。四是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值日小组所组成的班级评价小组,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对本班学生的日常行为、班风、学风进行自评、互评,小结,构建自主管理的组织模式。

宣传发动、培训评价队伍:

通过晨会、教职工大会、班主任例会、班会的宣传发动,让全校师生都明确评价的目的、意义、原则、标准、方法,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培训参与德育评价工作,对班级建设加强每个学期初的培训、期中的指导、期末的考核,促成德育队伍抓常规、树特色、工作目标细化、教育质量优化的特点。

确立评价准则:

为了使评价目标符合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可行性,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我校的德育目标,我们运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问卷法、个别谈话法等方法,广泛收集来自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信息,取得评价的第一手资料,研究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最后确立班级建设评价的目标及内容,并以中央到地方教育部门下发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出评比的规章制度和细则,如《班主任工作质量评价目标考核》、《物质文化建设教室布置评比细则》、《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十四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学生成长记录袋》,对“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雷锋积极分子、顶呱呱特长生、优秀班集体等评选,设置了相应的检查记录表,如《行政值日记录表》、《值日教师检查记录表》、《值日学生干部检查记录表》、《卫生保洁检查表》、《自习课纪律检查表》、《学生仪容仪表检查评比表》、《学雷锋活动统计表》、《班级日志》、《班主工作计划表》、《班主任工作总结表》等,便于评价小组检查、记录、统计、评价。

整理、公开评价信息:

班级自评、互评:各班每天由值日小组负责,从学习情况、课堂常规、仪容仪表、环境卫生、眼保健操、课间操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和小结,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反馈班级情况评价,并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评价小组每天对各个班级进行常规检查(早读、出勤、仪容仪表、卫生、眼保健操、课间操,自习等),每天一公布,每月一评比,优胜班级获“流动红旗”,月考核的累计进入学期总评,每月通过对考核目标进行检查、指导,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矫正。在某一项大型活动中,如“六·一”儿童节、艺术节、田径运动会、公益劳动、知识技能竞赛等,对参加的班级进行评定,期末又进行综合评价,作为本学期班级德育成绩报告依据。

政教处对班主任的常规工作进行经常性的随机检查和日常抽查,定期、不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家长意见反馈会等进行监控,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反馈、矫正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德育目标的落实。

二、班级文化建设推进文化立校,硕果累累。

近几年,我校在每年举办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包括主题鲜明的论文、德育案例、主题班会评比,举办了学校德育科研大会,在全校营造了良好的德育科研氛围。比如,仅主题班会研讨这一方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全校共召开主题班会近三百个,每学期都要推出一批精品班会在学校展示,组织全体班主任进行交流探讨,总结出主题班会要经过“选定主题,充分准备,具体实施,持续深化”四个阶段,才能充分发挥主题班会正面教育的力量。认真细致的研讨有效促进了班级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拥有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班主任队伍。“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风十分浓郁,仅在2008年市首届班主任工作技能大赛中,我校班主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一等奖6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3人,获奖人数居全市第一。

在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下,在“培育班级文化,提升学校品质”这一教育品牌的创建中,通过岗前培训、师徒结对、青年教师成长报告册、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等形式系统培训,,形成了班主任导师、优秀班主任示范引领,老中青搭配合理的班主任队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班主任培养体系,为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每学年都评选出优秀班集体,每年教师节都评选出“十佳班主任”,这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9人,自治区级、市级优秀班主任24人,每年都评出学校级“十佳班主任”,在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下,广大班主任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

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带来的是班级管理的有序、规范,孕育了独特的班级精神,形成凝聚力和责任感,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实现德育内化,达到自主管理,道德水平出现新的局面。通过文化熏陶的教育模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就能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共同成长,不断发展,涌现出一个个优秀班集体和特色班级。比如“模拟家庭”班级、“书虫社”班级、“体育特长班”、“爱心班级”等等,一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历届市十杰百优学生评比,我校学生均榜上有名,形成了学干生、特长生、自强生等学生示范群体,这些群体对优良校风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引领与推动作用。

班级文化的创建与培育,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如学生干部的轮换制,学生参与制定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的奋斗目标、班规、班训,班级文明公约、操行评分细则、文化课学习规程等,这些制度真正起到了对学生的教育、导向作用,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各班的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课展示会、经验交流会,辩论会,都由学生自主设计、主持、评价。设立值日班长、学习互助小组、卫生检查组、绿色环保组、学雷锋活动小组,科技活动小组等,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同时,班级文化的培育还带来了班级管理模式的多样化,涌现出实验班、普通班、特长班、国际班等多种类型班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得到适宜的发展。班级类型的丰富多样,可以海纳百川,让社会认识到在十四中,每个人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并逐渐形成和完善德育主体模式,班级建设水平得到提高,师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出现新的局面,呈现出种学生与学生、班与班、年级与年级之间比学赶超、万马争腾创一流的局面,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环境,一批班级,班风正,学风浓,被评为各级各类优秀班集体,极大地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并不断得到规范,德育工作局面生动有效,学校整体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如今,我校已经成为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知名度高的优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