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交流材料

时间:2022-03-14 02:45:00

导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交流材料

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是省优质粮棉油和优质水产基地。年以来,我们抢抓被列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试点县市机遇,强化组织领导和宣传培训,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上下联动、创优争先的良好态势。农民盲目施肥、偏施氮肥的传统习惯基本转变,按卡施肥、按方施肥的科学方式全面推广,施肥结构更加合理。五年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29.7万亩,覆盖198个村,涉及10.2万农户,推广施用配方肥3.9万吨,比过去常规用肥减少1129吨,增加农作物产量3.8万吨,节本增效8965万元。主要作法是:

一、加强测土采样,积累技术成果

按照测土施肥项目实施方案,认真做好测土采样基础工作。根据地形地貌、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和灌溉条件的差异,利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三图叠加,合理确定采样单元,广泛开展土样采集测试。五年测土采样8942个,化验分析7万多次,发放配方施肥通知单29万份。通过大量的土样分析测试、农户调查和田间试验,我们摸清了全市土壤肥力状况,完成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提出了主要作物施肥配方204个,为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抓好试验示范,增强带动效应

一是规范试验操作。准确把握主要土壤类型,按照肥力高、中、低分别设置试验田、示范田、对比田,实行“三田”配套,做到试验到点、示范到户、责任到人。坚持统一主推作物品种、统一精量播种、统一基本苗、统一秤肥下田、统一田间管理、统一记载标准、统一收获计产、统一分析化验,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业节本增效。镇桑树河村村民曾祥华曾向温总理提出测土配方施肥建议,是我市试验操作服务对象。通过规范测土配方施肥,年曾祥华种植的水稻亩平增产55公斤,油菜亩平增产18公斤,节省肥料投入10%,全年种植业增收3000多元。

二是规范示范区建设。按照市有万亩片、镇有千亩方、村有示范户的要求,创建标志示范区,用看得见、摸得着、最直接、最客观的形式,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并在农业生产关键季节组织农民现场观摩。为了增强示范带动效应,我市将测土配方施肥作为科技入户工程的第一技术,安排100多名农技人员,每人承包25个种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负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服务。全市兴办村级千亩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样板18个,万亩示范样板6个,五年兴办示范样板9.2万亩。

三是规范数据管理。详细掌握土壤供肥性能、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不断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开发全市施肥决策系统,并将复杂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施肥指标简化为施肥推荐表、施肥建议卡。同时,开通农信通短信平台,向农民发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防治等实用信息,接受群众电话咨询,解难答疑。通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为农民提供了品质优良、配方科学、价格合理的配方肥料。

三、创新推广模式,构建长效机制

着力构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长效机制,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市在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定点企业提供配方肥产品的基础上,坚持技术引路、产品跟进,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一是结合配方肥应用,创新“五个一”模式,即一个技术服务系统、一幅科普挂图、一张土壤测试结果表、一张施肥建议卡和一个配方肥基层供应网络。充分发挥供肥网点的宣传阵地作用,向农民讲清楚技术,让农民弄明白产品,使农民欣然接受。二是开展“一讲三带”,促进技术服务到位。明确要求技术人员下乡讲技术、作指导,必须随身携带土壤测试结果、施肥建议卡和技术资料,让农民熟练掌握测土配方施肥的操作规范。三是推进“四家一方”服务模式。把专家、厂家、商家、农家有机结合在一起,专家出配方、搞服务,厂家做产品、建网络,商家供肥料、送资料,农家用技术、得实惠。四是引导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积极参与,以点带面推动配方肥使用。在配方肥购买价格上,对示范区农户、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每袋优惠5至15元,让农民施用配方肥率先尝到节本增收和省工省事的甜头。问安方家畈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耕地面积4349亩,大面积使用水稻、油菜配方肥,仅今年施用水稻专用配方肥就达到186吨,现已预订秋播油菜配方肥100吨。五是结合“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运行,保障技术推广。各镇将测土配方施肥作为农技推广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土样采集与农户调查、一对一培训指导农民、发放施肥通知单、组织现场观摩等具体工作,有效解决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推进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是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基础和保障。我们着眼于“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关键环节,从充实技术力量、完善组织机构、更新仪器设备、建立示范基地入手,不断完善服务平台。投资36万元,配置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化验分析仪器、数据处理和技术培训设备、应用软件等,实现分析设备自动化、样品测试批量化、数据管理信息化。加强化验室制度建设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测试技术水平。围绕建设数字农业,全面采用专家演绎系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服务能力,构建完善的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配方施肥决策系统和专家咨询系统。组建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优的专业技术队伍,建立了较完整的土肥技术服务、监测和管理体系,带动了水稻轻简化栽培、超级稻示范推广、油菜—菜两用、马铃薯免耕栽培等其他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