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产品加工业交流材料
时间:2022-03-14 02:43:00
导语:打造农产品加工业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市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着力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农产品加工百亿元市,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9家,年产值过5000万元31家,过亿元10家。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70.8亿元,同比增长38.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2.6%。力争到201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率70%以上,培育壮大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龙头企业1家、过10亿元的1家、过5亿元的4家,培育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以上知名品牌20个。
一、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壮大加工型龙头
坚持把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作为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环节来抓,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千方百计培育做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群体,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由“点状”向“块状”发展。
(一)培育产业集群,打造规模优势。坚持以打造百亿元加工县市为目标,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初显雏形。目前,全市形成粮食、棉花、油脂、果蔬、畜禽、水产品等六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群,年加工农产品120万吨。依托酒业、华润啤酒、鸿新食品、隆华食品等食品酿造企业,大力发展包装印刷、塑玻制瓶、瓶盖制造、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配套建设了上海新鸿制罐、恒辉彩印、千源包装等项目,发展市内配套企业26家。酒业产业集群被纳入全省重点培育和扶持的40个成长型产业集群,年实现产值30.96亿元,同比增长39.8%,税收1.82亿元,增长12.3%,稳居中国白酒制造业十强。依托奥美卫材、稳健纺织、旺家纺织等企业,发展配套企业60多家,年棉花加工规模达到30万锭,形成了集棉花加工、纺纱、织造、印染及医用卫材、服装加工于一体的纺织产业群。香港奥美公司在整体收购原改制企业基础上,先后投资5亿元进行技改扩规,建成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现代纺织工业园。总投资3亿元的奥美高新医用敷料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公司实现产值4.44亿元,税收939.37万元。
(二)坚持科技创新,打造品牌优势。大力实施新产品开发战略,积极构建政策引导投入、企业整体投入、银行信贷投入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技术实用人才,鼓励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争创精品名牌。酒业集团成立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开发了大曲、谦泰吉等系列产品,被列为国家首批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精心组织申报国家、省级精品名牌,不断壮大精品名牌阵营。“”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大曲、三峡星等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牌白酒、白洋牌柑橘、百里洲牌无公害洲梨、九龙牌仙米、三峡星牌食用植物油等5个产品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拥有全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省级名牌产品5个。
(三)强化基地建设,打造产业优势。优化以“种植业板块、畜牧小区、水产片带”为重点的基地布局,形成了西北岗地以水果为主,中部平畈以粮油、水果、畜禽为主,东南平原以棉花、砂梨、水产为主,四湖地区以水产为主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建成100万亩优质粮棉油基地、10万亩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3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12万亩优质水产基地、80万头生猪基地、800万羽家禽基地、8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等六大农产品配套基地。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双赢的利益机制。全市33家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全市农业订单面积比重达60%。
二、活跃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营型龙头
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外联市场,内联基地的中轴作用,优化整合农产品品牌资源,密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链条,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全市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涵盖种植、养殖、渔业、农业服务等行业,拥有社员3500多人,辐射带动农户3万多户,代销农产品34万吨,代购农用物资10.2万吨,协会成员年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一)引导农村能人牵头领办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村种养大户和营销能人的作用,鼓励引导其牵头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社。龚坪农机专业合作社由问安镇农民、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奖获得者李作孝于2003年组建,目前协会成员27人,年均完成机耕8万亩、机收3万亩、机插秧5000亩,年创收400万元。在协会带动下,问安镇被纳入宜昌市农机化综合示范区,人均拥有农机动力5千瓦,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70%以上。
(二)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合作社。充分利用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势,以农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农户为基础,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为加工企业组织原料的购销型专业合作社。白洋镇农民向永益组建白洋柑桔产销服务协会,依托隆华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拥有会员61名,年销售柑橘1万多吨,销售价格比普通农户高出0.3-0.4元/公斤。大力发展以协会牵头的专业合作社。白银纺贸公司依托百里洲镇棉花协会与1.2万户棉农签订“售棉订单”,为棉农提供种子、市场信息、技术,并按高于市场价0.1元/公斤的价格与公司兑现收购合同,会员户平增收300元以上。
(三)鼓励涉农部门创建专业合作社。根据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的需要,鼓励农业、畜牧、水产等部门创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市水产局创建的市水产品产销协会,拥有会员286人,服务范围涵盖全市12万亩养殖水面,服务渔民8000余户、2万余人。协会以高于本地0.4元/斤的价格组织鲜鱼销往全国22个省市和港澳地区,年销售活鲜鱼3.5万吨。七星台农业服务中心创建的金大地农业生产营销合作社,建立了覆盖各村的农业信息传播系统,设立1个镇级信息服务中心、21个村级信息服务站、240个农业信息栏,开通农业信息咨询热线和七星台农业信息网站,每年举办各类培训50多场,培训农民1.5万人次,发放农业科技资料10万多份,发送农业短信11万条,在农业技术推广和信息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培植流通型龙头
以打造三峡地区及西川东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遵循产业化发展方向,按照发展外向化农业的要求,不断强化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做好基地、龙头、农户和市场有效联结这篇大文章,努力构建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以五柳树市场为龙头,以江口商业城、董市综合市场为两翼,以乡镇集贸市场为网络的大中小市场相结合、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相结合、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相结合的市场体系。建成各类市场15个,年成交额8.5亿元,上缴利税985.5万元。其中年成交额过亿元的2个,过5000万元的6个。
(一)突出区域特色,发展专业市场。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进一步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建成了各类专业市场。一是加强大中型批发市场建设。依托五柳树农贸市场,不断增加品牌商品的占有量,建设辐射渝东鄂西的农产品贸易中心;依托雅畈木材市场,逐步建成川东鄂西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场;以市水产品产销协会为龙头,培育三峡地区水产品外运鲜销中心。二是加强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市场建设。改造升级百里洲砂梨市场、大蒜市场、顾家店牲猪市场、东湖无公害蔬菜市场、白洋柑桔市场、城区四码头木材交易市场等特色农产品市场,增强了区域辐射能力。顾家店镇拥有1个仔猪市场和4个仔猪交易所,从湖南、广西、江苏等地购进猪仔,满足了长阳、秭归等周边县市的需要,并远销潜江、河南等地,年销售额近亿元,成为湖北省几大仔猪交易集散地之一。
(二)规范内部管理,创新市场功能。一是规范市场行为。大力开展“文明市场”创建、“文明诚信摊位”竞赛等活动,强化专项整治,有效规范了市场交易秩序。制定完善《市商品市场管理规范》,加强对各类市场的开办、设施、管理机构、治安保卫、消防安全、市场卫生等管理。开展“十佳经营户”、“光彩之星”争创活动,针对守信主体、一般守信主体和失信主体分别实施远距离、中距离、零距离监管,扶持守信,打击失信,促进市场文明建设。二是推进交易方式集约化。探索引入连锁、、配送、拍卖等现代营销方式,逐步实行连锁经营、网络交易、总经销、总。三是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加强批发市场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建设,促进批发市场管理、交易、结算电子化和信息化,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使批发市场成为“市场数码港”。
(三)加强农超对接,搭建流通平台。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以开发武汉大型超市、大型卖场、大型采购集团为突破口,积极搭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农超对接平台,与大型超市开展全方位的经济合作和交流、资源互补和市场对接。一是深入调查摸底。通过对现有农产品生产加工情况和进入超市情况调查,将特色优质农产品种类、结构、规模、上市时间以及武汉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特性、市场容量、消费群体、产品结构、准入制度等列出清单,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促进市场对接和产销见面。二是举办季节性、行业性产品推介会。根据时令,提前了解各大超市对农产品的需求、优惠政策、服务措施以及联系方式,有针对性与各大超市联系,同时邀请各大超市、商贸企业负责人到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考察,促使达成合作意向或订单。三是引导大型超市与特色专业基地产销结合、场地挂钩,变“收购”为“采购”。认真研究大型超市“生鲜果蔬基地”现代营销模式,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与武汉超市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超市的采购成本,实现采购基地与超市“共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大型超市在投资兴业,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基地到超市“一步到位”。
- 上一篇:区委安监副局长工作汇报
- 下一篇:安监四群教育工作总结
精品范文
10打造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