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科学发展交流材料

时间:2022-03-08 04:33:00

导语:事业单位科学发展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事业单位科学发展交流材料

事业单位是我县各类社会事业的主要承担者,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骨干力量,也是各类技术人才的重要聚集地。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事业单位180余家,工作人员近30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多达2283人。多年来,事业单位在推动我县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长期以来事业单位沿用党政机关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也日益显现。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县事业单位改革在不同层次进行了一些积极地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不畅,布局结构不合理,社会化程度不高,用人及分配机制不活,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为此,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方针,建立起一套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

一、在思想认识上进一步提高。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体制保障,并明确提出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对于解决传统人事管理制度下出现的职务终身制、激励约束乏力等问题均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还应充分认识到改革的着力点不是削减人员,而是理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关系,促进事业单位效率提升,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在岗位设置管理上进一步规范。岗位设置管理是今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岗位考核、合同管理是科学人事管理的必然要求。在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建立岗位管理制度,是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是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建立起有别于机关和企业,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人事管理机制体制,充分调动各类工作人员积极性,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在竞聘上岗上进一步推开。按照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规定》等文件的要求,所有事业单位进人都要进行公开招聘。我们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程序。对招聘条件、程序、招考计划、信息、资格审查、考试考核、聘用手续等要严格把关,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事业单位大力推进公开招聘制度,把好用人“进口关”,可有效防止通过非正当途径向事业单位安排非专业人员,有利于在社会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杜绝人事腐败现象;同时还可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到事业单位,有利于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在内部分配上进一步搞活。财政对事业单位的拨款要实现由养人向养事转变,使事业单位享有充分的经费分配使用权。通过单位分配权的归位,打破传统的工资分配办法,各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自行制定执行一项或多项分配办法,充分体现员工工作绩效与工资挂钩,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可实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法,鼓励探索采取各种有效形式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考虑进一步拉开收入差距,对一些关键或特殊岗位、重点学科、重点领域的工作人员,可在工资待遇上实行优惠。允许事业单位高薪聘用个别拔尖人才,对有重大科技发明、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重奖。

五、在人事监管上进一步加强。要明确监管职责,形成监管合力。一是健全监管体系。要建立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共同构成的事业单位用人权监管体系。二是实行分级监管。对于事业单位正职领导人员,由上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审批决定的,由上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进行监管;对于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员,由上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审批决定的,由上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进行监管,由主管部门审批决定的,由主管部门进行监管;对于中层管理人员,由主管部门审批决定的,由主管部门进行监管。对于用人工作中出现的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不按程序和规定用人等违纪违法行为,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应根据有关条例和规定进行严肃查处。

六、在配套工作上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事法规建设,完善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合同管理、工资待遇、辞聘解聘等方面的政策,建立竞聘上岗、考核奖惩等制度。要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宏观管理。在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的同时,相应加强人事宏观监管调控工作。建立有效的人员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分配秩序控制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宏观管理、政策监管和个案争议仲裁处理相结合的监管机制。推进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形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