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参考4

时间:2022-08-18 10:38:00

导语:教学课件参考4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学课件参考4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说课稿》

中学历史“说课”的内涵主要是指历史老师依据教学大纲,遵循历史教学规律,以口述的方式阐述个人对一课教学的总体构想;以及对大纲的把握,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对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的设想等。

下面以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为例,简单说明中学历史“说课”的几大要素。

一、说教材

《三国鼎立》一课是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和历史作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4.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5.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三、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进行导学,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等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四、说学法

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五、说教学构思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导人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官渡之战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东汉末年割据形势图》,了解背景;接着播放《官渡之战》录象,增强教材的直观性;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最后让学生动脑动口,讨沦“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并注意落实明确答案。

2.赤壁之战

(1)播放《赤壁之战》录象;(2)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3)学生表演自编小剧本“三顾茅庐”和“隆中对”;(4)学生分组讨论教材105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孙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老师来完善;(5)教师展示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扮相,让学生试着评价曹操,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3.三国鼎立的形成

(1)学生阅读教材,然后依据《三国鼎立形势图》,讲述三国鼎立形成的情况;(2)引导学生完成课后“活动与探究”①和②;(3)结合三国经济发展的情况,让学生讨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老师注意完善补充;(4)让学生结合《三国鼎立》形势图,设计制作三国鼎立示意图,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

(三)课堂小结

1.利用歌谣小结:

二OO年官渡战,曹统北方基础奠;

二O八年赤壁战,孙刘抗曹鼎局现;

<三国曹魏吴蜀汉,曹丕孙权刘备建;

各国经济争发展,卫温乘船到台湾。

2.依据内容概括总结: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四)巩固练习

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可以设计一套练习题,利用多媒体制作成知识树,让学生摘知识树上面的果实。

六、说板书设计

讲完课后可以让学生设计板书,或者教师自己设计如下:略

七、说问题设计

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中的“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设计问题,要注意问题的新颖性和活泼性,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深度。

八、说教学手段

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挂图、教材中的地图和图片以及(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画面及主题歌,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设计课件完成教学。

以上结合《三国鼎立》一课,简单介绍了历史“说课”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应该说什么。老师们在说课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说课”不是讲课,应该“说”,绝对不能“念”(或“背”)讲稿或教案;②应充分准备,面对的是评委或者老师,应该把自己准备的成果展示给评委或老师(如:课件、板书设计、知识树等);③普通话要标准,并注意语言简洁、明确;④注意时间限制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说课稿

一、说教学资源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只是教学资源之一,教师、学生本人的经历和知识、网络媒体上的各种资源、图片、影视资料、文物、遗址等等,都可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说教学资源:

1、教材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初中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强调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态度。川版课标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的编写,遵循了上述基本理念,实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其中,《红军长征》一课极为鲜明地体现出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核心。

《红军长征》是川版课标历史教科书中国近代史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第四课,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教材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本课内容无论在本章还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爱说,好奇心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同时,对红军长征的内容有一定了解,比如在小学语文学过课文《金色的鱼钩》,初中学过课文《七根火柴》,还通过影视、文学作品去了解了长征。但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完整的学习,缺乏对长征精神感受与体验。

3.其他资源

可作为本课教学的资源还有图片、网络资源、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我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同教材一起,进行教学。

二、说学习目标

素质化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三维目标指引下的精神生产活动。围绕本课的学习内容,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描述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能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学生通过探究红军长征的原因和胜利的意义,遵义会议的意义,从而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设问——讨论——作答——归纳来理解本课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红军长征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央红军的长征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并不需要了解和掌握红军长征的全部情况,重点掌握中央红军的长征。以中央红军的长征为点,以点带面,认识30年代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体会红军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遵义会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会议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即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的正确主张,这就从党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上确立了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由于这一转折,才使得长征取得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教学难点:认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对这一问题,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主要采用的是情景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以这两个方法为主,同时多法并施。

现代教育学认为,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一定教学手段,模拟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得到历史体验并进行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各种学习能力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组织形式,通过自主独立的研究完成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题目。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较全面的自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学法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使学生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指导学生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本课按长征路线,依次找到红军经过的省份、江河,找到重要地名(地点),了解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学会分析问题:分析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胜利的意义等,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还要注意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五、说教学过程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步进行: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大约需要3分钟)教师是教学情景的设计者。我在进行教学情境设计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本课,我首先请同学们欣赏配乐诗《七律•长征》(多媒体播放,同时配上长征的有关图片)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这首诗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你们知道诗词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学生会容易答出红军长征。那么,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红军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表现了怎样的革命精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红军长征。通过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整体感知长征过程:(大约需要22分种)学生在回答为什么长征这一问题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长征的全过程,能说出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地点。我用活动地图展示长征的过程:

瑞金出发(1934年10月)——突破四道封锁线——突破乌江——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过草地——陕北会师(1935年10月)——会宁、静宁会师(1936年10月)

这一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重点掌握和了解的是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对遵义会议,我通过问题引入: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探究:会议前红军所面临的局面、会议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何影响、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胜利情况。也就是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从而突出本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采取学生分组讨论,各组推选代表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我再进行补充和归纳。

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以突出红军长征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我通过三段视频分别展示这三个惊心动魄的重大历史事件:

如飞夺泸定桥,学生能从视频中感受到:当时泸定桥上的木板被拆去了,下有水流湍急的河水,红军战士顺着铁索一步一步地爬向对岸,这时西城门突然烧起冲天大火,敌人企图用火把红军挡在桥上,用火力消灭红军。火光照红了半边天,桥头被熊熊大火包围住的情况下,红军战士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冲向火海,最后飞夺泸定桥成功。

又如翻雪山,过草地的情境:红军穿着单衣,忍受着饥饿、疾病,翻越白雪皑皑的夹金山,走过随时可能被沼泽淹没的草地。

这三段视频,直观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大约需要5分钟)引导学生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总结:一是红军长征对中共和红军的考验,给后人留下的光荣的革命传统;二是长征的胜利,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军开始走上抗日战场。在这里可用的话,加深学生对长征意义的理解。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4、体会长征精神:(大约需要5分钟)在感知长征的整个过程及艰苦历程的基础上,阅读相关的材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长征精神?请学生谈谈他们所理解的长征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长征精神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长征精神是革命前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长征精神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赴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

材料:

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5、拓展提升:(大约需要4分钟)

(1)联系自己学习的实际,说说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红军的“长征精神”?

(2)结合今年红色旅游线的开辟,请你设计一条“重走长征路”的旅游线路,并对其中主要的景点作简要介绍。

(3)欣赏文学作品:在长征时期写的诗词、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斯诺的《西行漫记》等,并交流心得体会。

(4)有条件的同学请老红军讲长征故事。

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和对长征精神的体会。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本着简洁、美观,突出重难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作如下的板书设计:

第四课红军长征

1、红军长征的原因

2、长征的历程:瑞金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突破乌江——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过草地——陕北会师——会宁、静宁会师

3、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胜利的意义

5、长征精神

《穷人》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各种方法理解“抱怨”、“忐忑不安”等词语的意思。

2、揣摩语言文字,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中了解人物的品质,并作出评价。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表现人物的情感思想。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与渔夫的勤劳、纯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5、理解穷人“虽家贫,但心富”的思想境界,从故事中受到人文的启迪。

教学重点: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善良。

教学难点: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中揣摩人物的思想情感,感受人物的思想境界,得到情的熏陶与升华。

教学用具: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板书“穷”,同学们,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2、板全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穷人》,它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于列夫•托尔斯泰你了解吗?(学生交流这位作家的资料)

3、师:是呀,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名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穷人》是他的又一篇经典力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穷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们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怎样的震撼呢?让我们走进穷人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基本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故事。

三、精读启迪:

(一)了解穷人的贫穷境遇。

1、师:课文中哪些内容描写他们穷呢?同学们读1—7自然段,用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

出示: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师:桑娜一家的生活过得真不容易呀!生: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师: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可是还是过着清贫的生活,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师:但不管怎样,凭靠着自己的勤劳,日子还算能支撑过去

②、“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

师: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这是桑娜发自内心的感慨,同是穷人,桑娜更深深地理解西蒙的难处,这就是人间最可贵的真情——同情。怎样才能读出桑娜对西蒙的同情呢?谁来读这段话?

师:不仅桑娜同情西蒙,我们也很同情西蒙。(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

③、就在这死去的母亲,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脑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有旧毛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三、学习描写桑娜心理的句子。

1、师: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他们不知此时海上真风起浪涌;他们不知道失去父亲的他们刚刚又失去了母亲;他们更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此时,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为这两个孩子担忧,没有父亲,又失去了母亲,他们怎么生活下去呢?

2、师:你真善良。是呀,两个孩子的命运牵动着我们的心,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呢?

出示: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师:桑娜一家如此贫穷,但当她发现西蒙死了,就毫无犹豫的把两个孩子抱回家。同学们,我们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在给与别人快乐的同时也在收获着快乐。桑娜是这样吗?收养了邻居家的那两个孩子,她的心情怎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8—11小节把有关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来。

3、同学默读找划句子。

4、交流

出示:

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师:你觉得这句话哪些词语该重读?(非这样做不可)追问:为什么?

师: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桑娜为什么又说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你读懂了吗?谁来说说看?

师:此时,我们感受到了桑娜的身上有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善良的力量,那就是爱的力量,善良是桑娜与生俱来的美德。尽管她(学生接着读这一句)

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但是抱回两个孩子,她觉得是她义不容辞的抉择,(学生接着读,是非这样做不可)

师:多善良的桑娜啊,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②、“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理解“忐忑不安”,她的心情为何如此忐忑不安?(再读描写贫穷的句子)

教师小结并板书:生活的贫穷是桑娜忐忑不安的重要原因。(边说边板书)桑娜现在的生活就很穷,收养了两个孩子后生活会更穷。

师:想起为了生计还在风浪中拼搏的丈夫,桑娜的内心矛盾重重,再读(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矛盾、忧虑、担心、害怕,复杂的情感充斥着她的桑娜内心,生:再读(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的桑娜内心进行着强烈的思想斗争,那些无声的省略号似乎在告诉我们:(学生交流)

师:此时此刻桑娜想了许多,思绪万千,害怕、紧张、矛盾,最后她怎么想的?(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所含的坚定的思想。桑娜对两个孩子的关心和对邻居西蒙的同情。

教师小结:从桑娜矛盾的内心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她收养两个孩子的愿望的强烈,决心的坚定。

师:虽然桑娜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生活的贫穷让桑娜矛盾重重,忐忑不安。此时的桑娜多难啊!让我们带着心与桑娜感同身受吧!(配乐读)

四、体会渔夫的品质。

1、是盼望着丈夫回来的桑娜终于等来了丈夫,听说邻居去世了,孩子无人看管时,丈夫表现得怎么样呢?

2、大屏幕出示句子: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3、穷人得心是相通的,桑娜是善良的,有爱心的,她的丈夫同样是个值得我们尊敬的。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的话语句句是那么的朴实、那么的感人。

4、师引读: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5、出示幻灯:“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6、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7、为了抚养西蒙的孩子,桑娜和渔夫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怎样熬下去呢?

8、教师小结并板书:透过这个“熬”字,我们不难体会到渔夫和桑娜的身上有着一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四、内化升华:与文中人物真情交流,升华情感。

出示课件(文中插图)在温暖、舒适而又简陋的小屋里,渔夫和妻子桑娜欣慰而忧虑的深情看着躺在床上沉睡的七个孩子——看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

五、拓展延伸:

1、把《穷人的故事》将给爸爸妈妈听。

2、再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描写穷人的文章。

3、续写故事:渔人一家收养了这两个孩子之后,他们的生活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他们将怎样生活下去呢?

附板书:

20穷人

收养两个孩子

穷更穷

宁可自己受苦

也要帮助别人

鲁迅《祝福》教学设计与教案

教学要求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

四教时。

教学安排:

第一教时

本教时重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倒叙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板书)

二、介绍背景:

《》写于1924.2.7.,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3.25.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研习课文:

1、自读“预习提示”,了解小说的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标。

2、理清情节,了解倒叙的作用。

3、速读课文,概括各段内容。

提问: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还是另有安排?

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的手法。

提问: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

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中死去,造成了浓重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四、布置作业。

第二教时

本教时重点分析祥林嫂形象。

一、回顾小说的三要素:

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二、分析祥林嫂形象:

小说的主题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这一课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我们只有弄清楚祥林嫂的性格和命运,才能懂得《》的主题。而作为人物形象又是通过故事情节──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或冲突表现出来的。那么,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先来分析一下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由此来把握祥林嫂的形象,领会《》的主题。

1.开端部分:

①祥林嫂为什么要到鲁家做工?

小说的一开始,祥林嫂就是封建的宗法制度的牺牲品。因为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迫使她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而丈夫又过早地丧了命。祥林嫂因此陷入了“嫁而守寡”的悲惨的命运之中。按理说,“年纪大约二十六七”的祥林嫂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在农村生活下去的,可是“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于是祥林嫂才被迫逃到鲁四老爷家里。

②祥林嫂是怎样对待使她“嫁而守寡”、“备受虐待”的宗法制度的呢?

作者通过祥林嫂在鲁家生活的情况,写出了她的争扎与反抗。

③祥林嫂在鲁家的生活是极其悲惨的:……为什么说她“反满足”?

她希望凭借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活路。这就鲜明地揭示出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性格,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的争扎。

然而,勤劳、善良的祥林嫂想通过加倍的劳动来摆脱悲惨的命运的愿望,很快破灭了。她在鲁家做工只三个半月,由于鲁四老爷的支持(P:“既然她的婆婆要她回去……可说呢”),被她婆婆像捆牲口一样,“捆了躺在船板上”,被抢了回去,封建的族权再次向她伸出了魔掌。

2.发展部分:

祥林嫂被迫改嫁到深山野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封建宗法制度对祥林嫂的迫害而显示出了这种迫害是很残酷的呢?(P.)

同一只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手,伸出了两条绳索,捆住了妇女的脖子,朝着相反的方向紧勒,要把劳动妇女置于死地而后快。祥林嫂当时就处在这种极端悲惨的境地中:

族权迫使她寡而再嫁,夫权又视此为奇耻大辱,使她忍辱含冤,永远生活在耻辱之中。祥林嫂以后的悲剧,都是由此而引起的。

那么,祥林嫂是如何对待新迫害的呢?

3.高潮部分:

①祥林嫂为什么又一次来到鲁四老爷家?

②有人认为,丧夫失子有偶然性,这种看法对不对?

丧夫失子似乎有偶然性,然而隐藏在偶然性背后的,是那起决定作用的必然性。祥林嫂的丈夫死于旧社会中蔓延着的传染病“伤寒”,阿毛死于祥林嫂的贫困、劳碌。(若不是忙着“打柴摘茶养蚕”,能让年仅两三岁的孩子去剥豆吗?)因此,实质上,是罪恶的政权夺走了祥林嫂的丈夫和儿子的生命,使她陷于嫁而再寡的境地。作者开始把批判的笔触由封建夫权、族权扩展到封建政权。

按照封建宗法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旦丧夫失子,则连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因此,“大伯来收屋”使祥林嫂走投无路,只好再一次来到鲁家。她到鲁家后,又遭受了更大的打击。

③在鲁四老爷,人们对待祥林嫂这个“嫁而再寡”的不幸女人态度如何?

A.鲁四老爷的态度:

鲁四老爷站在顽固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立场上,从精神上残酷地虐杀她。他暗暗地告诫四婶的那段话,就是置祥林嫂于死地而又不露一丝血痕的软刀子。(通过四婶先后喊出三句你放着罢,杀人不见血地葬送了祥林嫂的性命。

鲁四老爷站在顽固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立场上,从精神上残酷地虐杀她。他暗暗地告诫四婶的那段话,就是置祥林嫂于死地而又不露一丝血痕的软刀子。(通过四婶先后喊出三句“你放着罢”,杀人不见血地葬送了祥林嫂的性命。)

B.人们的态度:

人们叫她的“声调和先前很不同”。

鲁迅用他那犀利的笔锋,从广阔的领域里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的程度。

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使她感到痛苦与迷惑。她不时地向人们诉说着自己不幸的遭遇,她的精神却惨遭蹂躏。而柳妈的说鬼又给祥林嫂新的打击。

C.柳妈说鬼:

④祥林嫂是如何对待这如此沉重的打击的?其结果如何?为了争得做人的权利,为了求得一线生存的希望,她在竭尽全力地反抗着:

她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整日劳碌着,以便积够十二元鹰洋,用“捐门槛”的方法去摆脱人们在阳世、阴世间给她设下的“罪名”,她忍受着咬啮人心的嘲笑和侮辱,在无边的寂寞和悲哀中,默默干了一年,这是何等坚韧的反抗精神啊!

而反抗的结果,出乎柳妈、祥林嫂的预想,这血淋淋的事实深刻地说明了:祥林嫂是无法“赎罪”的,祥林嫂陷入了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的境地。

4.结局部分:

当祥林嫂被折磨得像“木偶人”,丧失了当牛做马的条件后,鲁四老爷就一脚把她踢出门外,使她终于成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的僵尸。即使这样,她在临死前,还向我提出了三个问题:

A.“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B.“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C.“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这是对魂灵的有无表示疑惑。

她希望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想看见自己的儿子;她害怕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害怕在阴间被锯成两半。这种疑惑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疑惑,但也正是这种疑惑,这种无法解脱的矛盾,使她在临死前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惨地死去。

从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的宗法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

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正是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作者正是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有力地抨击的。

小结:

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的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总之,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是封建礼教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和封建思想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根深蒂固的统治。

三、布置作业。

第三教时

本教时重点分析鲁四老爷和“我”的形象。

一、检查作业:

二、分析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改革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1.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呢?

①间接描写:

通过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点明了鲁四老爷的身分(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恶本质,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

②直接描写:

A.行动描写:

这表现在祥林嫂被抢走的两件事上:

当婆婆一边抢人一边来领工钱时,鲁四老爷把祥林嫂一文还没有的工钱全交给了婆婆。

与此相对照的是对被压迫的寡妇祥林嫂的冷酷无情。

祥林嫂曾那样辛勤地为鲁家劳动过,可当她遭到恶运时,鲁家却无动于衷,连祥林嫂走没走、怎么走的,都毫不过问,只是到了正午,四婶肚子饿了,这才想起了祥林嫂淘米时拿走米和淘箩,于是倾巢出动“分头寻淘箩”;连平时摆派头、端架子的鲁四老爷都“踱出门外”,“直到河边”,等看见米和淘箩“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时,这才放心。这场虚惊,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在封建统治者的眼里,一个劳动妇女的命运都不如一个淘箩、一点米、一株菜,鲁四老爷冷酷残忍的嘴脸跃然纸上。

B.语言描写:

在祥林嫂的问题上,鲁四老爷一共开过六次口,说了百十来个字,却就把他反动、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把他杀害祥林嫂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

a.祥林嫂被抢前:

b.祥林嫂被抢时:

c.当他为寻淘箩,“踱”到河边时:

d.紧接着,午饭之后,卫婆子又来时:

e.对四婶的暗暗告诫:

f.祥林嫂死后:

作为这六次开口背景的是鲁四老爷虚伪寒暄后的“大骂其新党”,它恰恰深刻地揭示了那六次开口的根源。

三、分析“我”这一形象: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

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四、分析柳妈:

问:有人认为柳妈是帮助鲁四老爷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你是怎样来看待这一问题呢?

明确:柳妈和祥林嫂一样都是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之类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所以她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也完全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结果适得其反。

她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她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

同情他的人,也把他推向深渊,这更显示出悲剧的可悲。柳妈正是这样一个同情祥林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

五、布置作业。

第四教时

本教时重点分析写作特点。

一、检查作业:

二、分析、讨论写作特点:

1.精当的环境描写。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的特定的环境里,三次有关“”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①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的情景。

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奴隶的血汗之上的。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②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的描写。

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的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句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景象的描写。

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2.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

①肖像描写:

三次变化:

②画眼睛(眼神):

3.倒叙的手法:

三、小结:

以《》为题的意义:

1.小说起于,结于,中间一再写到,情节的发展与有着密切的关系。

2.封建势力通过杀害了祥林嫂,祥林嫂又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声中。通过这个标题,就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