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成本控制经验交流会材料

时间:2022-08-05 08:41:00

导语:独家原创:成本控制经验交流会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成本控制经验交流会材料

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并明确相关领导人员责任。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推行成本控制领导责任制为龙头,努力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油田公司成立了生产成本控制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推行了生产成本控制领导责任制,明确了各单位行政主要领导为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对成本控制负总责,并在各单位党委书记、行政主要领导业绩考核指标中设立了成本控制的专项考核内容,明确了领导干部抓成本控制工作的责任和义务。二是人员、经费到位。为了有效开展工作,全公司抽出相关工作人员人参与具体工作,并下拨专项经费,从人力、物力上给予了有力保证。三是责任落实到位。油田公司主要领导非常重视成本控制工作,出题目、交任务,听汇报、提要求,对成本控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党委领导经常深入基层具体指导成本控制工作。各单位行政主要领导认真履行职责,亲自抓落实,加大了成本控制工作力度,形成了行政领导负责,职能部门参与,分工协作的成本控制领导机制和组织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层层抓落实的两级成本控制工作网络,从领导和组织上确保了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成本控制管理的思路及意义

1、成本管理控制的思路

(1)正确定位管理主体

很多企业在成本管理主体上存在失误,把成本管理作为少数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做生产者,导致管理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成本。广大职工的成本意识淡薄,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么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企业应意识到这个问题,实行全员成本管理。不论是经理、财务人员或生产负责,还是全体员工,都要树立成本意识。企业管理人员要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成本教育,使大家明白企业成本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个个献计献策的良好氛围。万众一心做好成本管理,必然能使成本下降,提高市场竞争力。

(2)坚决压缩行政开支

压缩行政开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既可能流于口头空喊,又可能激发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小企业可参照现代管理学中的零基理论行事。零基理论是指在遇到难题争执不下时,各方都退到起点,即从零开始思考问题。企业各部门、科室对各自的行政费用进行详细的预算,重新申报业务需要,主管人员组织审核,适当地节省开支,讲究资金利用率,最终进行评定。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行政管理费用不是不开支,而是要会开支。

(3)狠抓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反映,对最终产品形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必须进行战略的考虑。要从单纯降低料工费项目的生产过程成本的管理上,拓宽到从产品设计开始,包括技术开发、市场营销、服务在内的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进一步深入到为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作业成本的管理,达到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持续的动态的成本管理。

2、成本管理控制的意义

成本造价管理即是对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以及建设结算阶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把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能在建设项目中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在施工企业中,加强对工程成本管理,不断降低成本,意义重大。

三、成本控制管理的具体做法

1、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加强业绩考核

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是成本控制管理行之有效的经验。责任成本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责、权、利相统一的,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能够加以控制,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果负完全责任。按照不同的成本要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纵向分解到各施工班组,横向分解到项目部领导、职能部门,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制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严格考核、奖罚分明。通过成本指标,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点和薄弱环节,以便总结经验克服缺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分发挥责任成本中心的作用。

2、确定目标成本、进行成本预测

预算是成本目标。工程开展之前,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评估。根据项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测评该项目的经济效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在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工料机消耗分析和制定节约措施之后,制定现场的目标成本。施工预算成本总额应控制在责任目标成本范围之内,并留有余地。并应确定目标利润,施工预算与投标预算进行对比,其差额实际就是计划施工盈利。为了编制合理的施工预算,可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材料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进行分析,也可制定内部施工定额。同时还要编制施工管理费支出预算,严格控制分包费用,避免效益流失,项目预算员要协助项目经理审核和控制分包单位的预算,避免“低进高出”,保证项目获得预期效益。

3、生产资料耗费的控制

在项目生产过程中,材料成本和机械设备使用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左右,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的节约来弥补。因此,建立完善的采购和收发料制度十分必要,一般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减少材料储存量,以加速资金周转。材料采购应通过市场调查,论质比价;对于耗量大,价款总额较大的材料应采取招标方式,公开竞价,择优选定。这样做,既有利于保证质量,又有利于杜绝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并严格收发料制度,进场要认真点验、保质保量,发料要严格按照计划发放,做到帐物相符,台帐清楚,特别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对周转材料,如:钢管、扣件、方木等应包死基数、实行限额领料。对余料坚持回收、废物再利用,这也是材料成本不可忽视的最终环节。

4、把握考核环节,加大考核力度

进一步延伸了成本控制工作成果。在考核验收中做到“五个突出”:一是突出检查财务预算执行情况,把重点生产成本项目抽查验收和检查财务预算捆在一起进行,督促财务预算的全面落实。二是查阅资料时突出现场核实。公司成本控制办公室一方面组织人员查阅有关台账、报表、财务账册等原始资料;另一方面组织人员深入现场核实基础资料,进行现场跟踪监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发现问题后突出业务指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交谈等形式,有重点地进行讨论,定措施、交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成本控制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提高。四是总结讲评时突出考核全年成本指标完成情况。五是年终考核中级管理人员业绩指标时突出成本控制情况,促进了生产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四)把握整改环节,重视制度规范,在管理上见长效。对检查验收和重点解剖中发现的问题抓住不放,立足于整改,着眼于规范,在提高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五、成本控制管理的创新

1、分包成本及人工成本的控制

分包成本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分包单位的选定可进行招标方式,对分包项目结算,严格按分包合同执行;各专业分项工程都需经过各责任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结算。对于包清工,工程项目应选择实力强、技术精、工人素质高的队伍。其中低值易耗材料、零星材料等采取一次包死的办法。无论是专业分包还是包清工,合同的签订都应详细、严谨、奖罚严明。同时,为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开展技术比武,加强劳动纪律,改善劳动组织,把施工人员的劳动成果与经济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劳动者操作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全面提高项目施工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

2、加强合同管理、提高索赔意识

由于目前发包方在建设项目进行招标时,其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都制定得比较苛刻,并且发包方另行分割发包的情况也很多,给施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带来较多困难。但是施工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不十分重视合同的签订,认为合同条款在招标文件中都已有了约定,就简单的按发包方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进行套用,而未在合同签订前进行逐条研究。同时,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索赔问题得不到重视,不能及时、合理的进行处理,这样索赔问题搁置下来为以后的竣工结算带来障碍,并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