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的交流材料

时间:2022-06-17 07:26:00

导语:基层党组织的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党组织的交流材料

*镇党委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不断推陈出新,始终在艰苦创业中求发展、树形象,把一个困难相对较多的地区引上了先进行列,多次荣获市、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实绩突出领导班子”荣誉称号,涌现出居民一支部、四支部、张彩风、张秀玲等一批先进基层党支部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硕果累累。特别是开展“122”工程以来,镇党委虚功实做,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狠抓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有效发挥了党员活动室的各种职能,取得了一些实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122”工程顺利实施。

基层党组织建设“122”工程是今年市委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迎接建党81周年,向党的*献礼的重要活动,组织开展好“122”工程对于稳固基层政权、提高党建水平、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镇党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当前的发展趋势的特殊要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精心组织、周密布置,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在资金短缺、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努力健全活动室设施,完善其功能,并把“122”工程相关责任制度与党政领导年终的实绩考核挂钩,作到目标、制度、任务三落实,确保了“122”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活动室战斗堡垒作用。

“122”工程其主要内容就是用好一个阵地,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综合服务功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党员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为此,镇党委在去年投资8万元新建翻修5个党员活动室,实现“一居一支一室”的基础上,今年又筹资1.2万元按党员活动室“三个一”标准要求,给8个党员活动室配齐了彩电、VCD、电话等设施。即解决了活动室缺乏电教设备的问题,又增加了党员、群众学习文化,提高娱乐活动品位的实际。

针对打边鼓眼活动室财产设施日趋完善,功能逐渐增多,各项管理制度、活动制度及日常使用制度已不能维持活动室的正常运转实际,镇党委又采取借鉴外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弥补不足,完善、健全了适合本地区发展和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职责等工作手册,使党员活动室得以运行有序,合理开发。

为把活动室建成党组织联系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基地和阵地,镇党委又结合社区发展的特有规律,把“拓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纳入基层党支部“122”工程方案里,加以实施。各居民区党支部首先建立了一套辖区党员、人口、就业、收入、计划生育等基本情况底册和动态记录,完善了社区再就业保障平台和服务网络体系,积极为辖区内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服务。其次,利用党员活动室窗口功能定期举办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人口与计划生育专题讲座和科普知识讲座,利用市民学校广泛开展扫盲活动和传播先进文化知识活动等,切实把党员活动室办成了集党组织、居委会、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科普教育、群众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活动场所,成为社区党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战斗堡垒。

三、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社区活动。

基层党组织建设“122”工程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确定主题、明确任务之后,我镇党委结合实际以“树立形象,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主题,组织全镇8个社区党支部、74名党员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的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加强舆论宣传,强化督查指导,将活动细分四个阶段,精心组织安排。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和印发《党员先进性教育调查表》反馈回来的问题,镇党委首先从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入手,组织党员干部学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5.31”讲话以及戴成钧、廷.巴特尔先进事迹,以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理想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其次,为加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镇党委还开展了以支部为单位,以党员为主题的“我为镇旗增光彩”和“争先创优”活动,以机关工作作风方面深挖群众反感的地方,针对群众来政府办事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互相推诿、扯皮”现象,镇党委又启动了共产党员岗、文明语言接待来访等制度,使消失许久的“您好”、“再见”声不绝于耳,有效转变了工作作风,促进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

四、发展村(居)级集体经济,扶持下岗职工创办“两户”经济。

针对*镇地区下岗、待业人员较多,乡镇经济发展缓慢实际,从去年4月份起,镇党委就把建立村(居)级集体经济、发展“两户”企业作为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列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长效机制里,加以实施。

如今,在“122”工程活动的推动下,镇党委结合实际,在全镇范围内实行党员联系户制度。开展一个党员帮一个贫困户发展经济,一个党支部带动以片下岗职工脱贫致富的工作运行机制,并将该机制划入党员干部的实绩考核目标责任制中,加以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居民一支部一班人在发展社区经济,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中,考虑到辖区内学龄儿童较多,父母又都在工作,不便于照顾孩子这一实际,采取自筹、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5万元,建起了总占地面积26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的社区幼儿园,购置了桌椅、板凳、图书等教学设备,并招聘了5名具有高中、中专学历的下岗职工担任幼教工作,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幼儿园现已招收40多名学龄儿童接受启蒙教育,良好的入托环境,加之周到的服务方式即方便了群众的生活,又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居民四支部书记张秀玲事自治区级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曾多次荣获市、区党委的表彰,她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把发展社区经济、服务社区居民作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她的带领下,居民四支部在全镇范围内率先成立了社区家政服务站,开展擦玻璃、洗衣服、刷房、搬家、婚姻介绍和再就业介绍等项目服务。几年来,她们以“为人民服务”为任,谁叫谁到,什么苦活、累活都接,并都以低廉的收费、优质的服务干完了群众交办的工作,赢得了社区各界的一致好评。在开展“122”工程活动中,居民四支部一班人在充分考察、调研市场行情后,又准备采取集资、贷款的方式建一个专向伊利、蒙牛供应鲜奶的奶牛基地,以加快社区经济发展,目前,此工程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正在筹建。

居民七支部在发展社区经济中,结合社区面大、闲置厂院多的特点,积极扶持下岗职工发展种养殖业。露天矿职工徐蕴书下岗后,全家五口人就他每月230元的下岗工资,生活较为困难,党支部一班人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系矿领导为其免费租用了一处闲置大院,并协调信用社给他担保贷款1万元扶持其建大棚,搞种植业发展。如今,在党支部的帮助下,徐蕴书已建起了4架大棚,经济收入十分可观,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裕户。社区闲散人员张祥多年来一直靠打临工维持生活,现在已近40岁,还是家贫如洗,连两个孩子上学也成困难,党支部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给他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其贷款1.2万元买回了一头奶牛,发展养殖业,牛奶卖不出去,支部一班人包了,草料买不上,支部一班人又积极去别的地方联系。在党支部的帮助下,张祥已由最初的1头奶牛发展到现在的4头,每年纯收入3万多元。

*矿职工刘文宪下岗后,一家三口人每月只有230元的下岗工资收入,生活极为贫困。为改善生活、培养正在上学的孩子,俩口子决定干洗车行业,可苦于连买设备的3000元资金都没有。为此刘文宪决定去居民6支部书记温东莲家里试一试,看党支部能否帮助解决一下,当温主任听说来意后,二话没说当即找镇党委协调信用社解决了3000元贷款,使其很快干起了洗车行业。矿物局二医院秦继雄大夫因单位不景气而自动下岗,想依靠个人手艺在社区办个卫生院,可由于投资太大,自己负担不起,于是找到镇党委看能否帮助解决。在镇党委的协调下,秦大夫一次性得到贷款5万元,建起社区卫生院,服务于广大居民。如今,该院已发展成为矿物局职工的定点医疗卫生院,拥有11张床位、三名护士和B超、心电图等先进设备的大型综合医疗卫生院。

家住二区的居民柴如莲一家都靠干临活维持生活,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生活极为贫困,为改善生活,培养两个孩子完成学业,柴如莲在镇党委的帮助下贷款2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的鸡舍,一次性购买种鸡1000只,搞起了养殖业。如今养殖厂已发展到5000多只种鸡,每天产蛋600多斤的规模,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年纯收入达5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个体户。

类似扶持下岗职工发展“两户”经济、摆脱贫困的事例还有很多,通过镇党委多方争取和协调,最终都得到了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截止现在,镇党委已累计为下岗职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70余万元,累计安置下岗职工2000多人再就业,仅今年九个月就扶持创办“两户”经济182户,极大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122”工程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