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基层民主问题认识和思考

时间:2022-05-27 04:54:00

导语:党内基层民主问题认识和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内基层民主问题认识和思考

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是推进和发展党内民主的起点。近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宜城实际,积极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在推进党务公开、“公推(公招)直选”基层干部、领导班子实绩公示、党内重大事项听证票决等方面进行了有力偿试,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是,与党的*要求和基层的愿望相比,我们感到工作步伐仍然较慢,影响党内基层民主健康发展的问题仍然较多,推进和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任务仍然较重,需要引起我们不断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一、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党员权利多保障少。党章规定了党员的八项权利,但实际生活中,党员的权利却很难得到保障。如一些和党章不一致的做法,人们竟能习以为常,很多事业单位的党委一直是委任,从未召开过党代会,从未进行过选举,但很少受到党员抵制和公开质疑;一些地方,党员因提正确意见建议遭受打击报复;有些“不准”、“不许”的规定过于抽象,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建立操作性强、完备有效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确保党员各项权利得到落实,党员民主权利不受侵犯,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二是党内选举形式多内容少。党员的选举权是最基本的民主权利。目前,有些地方的党内选举不能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选举形式多样内容却很单调。如在“两推一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过程中,只有属于国家公务人员系列的党员才具有候选人提名资格,有相当一批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因为身份差别而被排除在外。同时,有的党组织不再明确规定候选人名单,但仍把提名人圈定在很小范围内,形成“点人头用干部”变相延续情况,使党员的民主权利打了折扣,也一定程度地降低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三是党务公开方法多章法少。近年来,各地对党务公开探索了不少方法,但对党务公开到底要公开什么、如何公开等没有明确规定。有的地方党务公开随意性较大,有的带有个人意图色彩,有的前半段公开后半段保密。中央提出的“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意见征求制度”,是党内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务公开的有效途径,但还需要一个规范的过程。比如,对通报对象、通报范围、通报步骤的规范,对反映程序的规范,对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的方法、步骤规范等。

四是党内民主监督章法多办法少。《党内监督条例》提出了一些监督办法,如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诫勉谈话、巡视和派驻等,但操作起来却很困难,成效也不很明显。有的强调了阶段监督却忽视了日常监督、强调了结果监督却忽视了过程监督、强调了事后监督忽视了事前监督,如结合年度工作总结、民主述职评议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固然重要,但这种一次性或阶段性的民主监督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探索党内民主监督的经常化方式。有的没有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五是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任务多力量少。一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已形成了初步工作思路,提供了很多经验,但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供我们思考,需要共同寻找出路。如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要不要和如何设置工作机构?党代会常设工作机构与党委会工作职能部门是什么关系,如何做到力量整合?党代表如何真正参与党内重大问题的决策、如何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党代表大会如何避免与人大、政协会重复形成“文山会海”?必须以合理构建党内相关体制为基础,认真思考责任机制和力量整合机制。

二、对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几个问题的原因分析

党员方面:主体意识缺失,对民主漠然处置。要求民主,在民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意见,行使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是党员的基本价值追求。当前,受体制和制度的影响,党员的民主要求仍然较弱化。尤其是在党组织和主要负责人掌控利益分配权的格局下,党员维护民主权利、监督领导者,往往有自身利益和安全的顾虑,在维护个体利益和要求民主难以兼顾的取舍中,不得不偏向前者。

基层党组织方面:信心不足,对民主心存疑虑。党内民主的推进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实施。在民主趋势面前,要取得广大党员的支持,必须以民主推进者的形象展示给党员。目前基层党组织还没有在民主环境下掌控局面、推进工作的有效方法,还离不开传统的权力后盾,因此有强烈的集权情结。同时,也不排除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怀有发展民主会削弱他们的权力和触动他们利益的顾虑。

上级党组织方面:制度滞后,对民主谨慎处之。在民主集中制下,基层要不要发展党内民主,如何发展,何时加大力度,在相当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上级党组织。对民主内容、范围等谨慎处之,相当部分处于试点范围,有的对于扩大党内民主的尝试也因担心缺乏党内法规依据或不被上级认可而不愿冒“风险”。同时也有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相似的维护自己权力和利益的需要。

三、对推进和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当前,推进和发展党内基层民主,首先还是要通过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完善党内民主机制、规范党内民主生活这三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方面入手。

第一,要着力健全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当前,健全党内基层民主制度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不断健全党内基层民主各项制度,从而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开发和激活现有制度功能,尤其是“惩戒”功能。二是进行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要在充分肯定和尊重现有制度成果的基础上,敢于和善于进行制度创新。比如,要以创新党内选举制度为根本,保障党员选举权落实,包括逐步扩大党内直选范围,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规范尊重和体现选举人意志,积极探索“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选举方式,实现由党员直选产生党支部委员会,条件成熟地直接扩大到党的基层委员会,组织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由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由党员群众择优选举等。

第二,要不断完善党内基层民主机制。党内民主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机制。完善党内基层民主机制,其核心是要建立和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党章明确规定党员享有八项权利,党中央又颁布了《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但是党员权利的显现却是不充分不完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还是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配套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当前,要下大决心建立和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如在全面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监督权上,可探索建立党员代表旁听制、党内询问和质询制,制定相关的配套实施办法,不断扩大询问、质询的主体范围,并为党内询问、质询权的行使提供保障,提高党内询问和质询制度的效力,有力地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第三,要切实规范党内基层民主生活。一是要规范支部民主生活。支部生活是党员行使权利、参与或决定党内事务、表达利益诉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基本的形式。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当前规范党内民主生活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树立党章权威,从制度和机制上确保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氛围,鼓励和引导党员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使支部民主生活会真正成为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平台和载体。二是要规范党委(党组)民主生活。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参加规定的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又要参加党委(党组)召开的民主生活会。当前,规范党委(党组)民主生活,要在理内权力授受关系基础上,进而理顺党委内部成员间的关系,切实提高民主生活的质量。这是当前及今后发展党内民主必须致力于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它会对基层民主起示范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