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公信度长效机制交流材料

时间:2022-05-27 04:42:00

导语:用人公信度长效机制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用人公信度长效机制交流材料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需要一套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健全完善的机制做保证。去年以来,南漳县委紧紧围绕提高干部工作的真实度、准确度、透明度、公认度和满意度,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在建立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长效机制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建立“两公开一实名”制度,提高民主推荐结果的真实度。民主推荐是干部初始提名的重要途径和必经程序。但是目前有的地方在民主推荐工作中,一方面,仍然习惯于封闭运作、内部掌握式的做法,导致干部初始提名环节不规范、不民主,仍然局限于少数人提名和提名少数人,尤其是民主推荐结果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公开,一个干部得到了提拔重用,究竟得了多少票,群众根本无从知晓,有搞形式、走过场之嫌;另一方面,由于民主推荐不要求署名,少数推荐人责任意识缺位,难免会出现人情票、关系票、圈子票、利益票和恩怨票,导致民主推荐结果出现失真、失实现象,难以体现群众的真实意愿。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从选人用人源头入手,通过建立民主推荐“两公开一实名”制度,不断规范和完善干部初始提名权。所谓“两公开一实名”制度,就是在召开民主推荐会议前,将民主推荐的职位、任职资格和符合条件的干部人选名单提前进行公开;在进行民主推荐时,将参与推荐人员的姓名印制在民主推荐票上,设立“秘密写票处”,采取实名方式推荐人选;民主推荐结束后,对推荐票进行统计,并适时将推荐结果向群众公开。今年5月份,我们在县法院采取实名推荐的方式选拔了6名正、副科级干部,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实名推荐,群众猜疑的少了,组织干扰的少了,负面议论的少了,相互拉票的少了,有力的扩大了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度、参与面和话语权,有效防止了干部“带病提拔”等问题,真正做到了“票能相符”、“票绩相符”,真实反映了群众的推荐意愿,实现了民主推荐结果与党管干部原则和群众意愿三者相统一。

二、建立“双百双考”量化考评制度,提高组织考察工作的准确度。一是确定考察对象实行百分量化考评。为了防止简单的“以票取人”、“唯票取人”问题,我们在确定拟任人选考察对象时,不再依据民主推荐得票这个单一结果确定人选,而是将民主推荐结果、干部基本素质测评结果和受表彰情况按比例进行百分量化后,根据干部的综合得分情况,按照1:3的差额比例确定考察对象人选。其中:民主推荐结果占90%;基本素质测评占5%;近五年来受表彰情况占5%。二是组织考察实行百分量化考核。将组织考察进行分解,实行百分量化,预设相应的考察指标和标准。考察组在考察时,对照考察指标和标准逐项进行打分,然后根据综合得分情况确定拟任人选。考察指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工作业绩指标、领导能力指标、作风建设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其中工作业绩占45%,领导能力占45%,作风建设占5%、发展潜力占5%。工作业绩指标主要指干部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领导能力指标包括:组织领导、综合协调、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科学决策、谋划全局、战略思维、工作创新、贯彻执行、语言文字表达、专业技术、团结协作、调研学习、廉政建设等十四项能力标准;作风建设指标主要指考察对象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风等方面的情况;发展潜力指标主要指干部未来成长空间和发展方向,以上四项指标设置相应的考核细则、标准和考核结果等次,每个等次均赋于一定的分值。对综合得分低于60分的不得列入拟任人选范围。同时,对信访举报查实影响任职的实行“一票否决”。我们通过实行“双百”量化评价考核办法考察干部,由过去的定性考察变为定量考察,由主观判断变为客观评价,由让文字说话变为让数据印证,切实提高了考察工作的准确度。同时,这种量化考察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干部的真实素质和能力,为县委选准干部提供了准确依据。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县公安局采取“双百”量化评价考核办法进行考察时,有2名同志因量化考察结果综合得分低于60分被取消了拟任资格。

三、建立党代表旁听“两会”制度,提高干部决策工作的透明度。为了扩大干部决策工作中的民主,我们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旁听县委常委会、县委全委会研究干部制度。一是旁听公告。通过新闻媒体、南漳党建网站等,提前向社会旁听公告,告知旁听议题。二是确定旁听党代表。采取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参加旁听会议的党代表人员名单,并向社会进行公示。三是组织开展旁听。在县委常委会或全委会召开时,专门设置党代表“旁听席”,党代表除了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外,可以全程参加县委常委会或全委会研究干部会议。四是征求旁听意见和建议。研究干部会议结束后,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收集旁听党代表对县委决策干部人选的意见和建议,并有针对性加以改进和完善。近两年来,县委先后四次邀请了8名党代表旁听县委常委会和县委全委会研究干部,充分发挥了党代表参与和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作用,提高了县委在干部决策工作中的公开透明程度。

四、建立任前公示结果再公示制度,提高拟任人选的公认度。针对部分干部群众反映任前公示举报反映问题调查结果不了解、不清楚、有暗箱操作嫌疑等问题,我们不断健全完善任前公示制度,把住干部选拔任用最后一道关口,进一步提高拟任人选的公认程度。一是充分利用“三台一网一文”对拟提拔干部进行全方法、多层次、立体化的任前公示。对拟提拔干部基本情况、个人主要业绩、拟任职务以及家属子女等情况,通过南漳电视台、南漳广播台、手机短信平台、南漳党建网以及下发专门公示文件等方式进行充分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群众、拟提拔干部所在单位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的监督。二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对在任前公示期间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组织专门调查组进行核实,尤其是对群众反映的经济问题,聘请熟悉财务工作的专业人才进行核实。三是将任前公示结果进行再公示。任前公示结束后,对所有公示对象的公示结果进行汇总,并将结果进行再次公示。公示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任前公示的基本情况、群众来信来访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决定正式任用、暂缓任用以及取消任职资格的干部情况。今年上半年,共对17名正、副科级领导干部的任前公示结果进行了再公示,有15名同志经过任前公示不影响任职予以正式任职,有2名干部因公示期间群众反映存在经济和作风问题,被取消拟任资格。

五、建立公开评议调查制度,提高群众对选人用人工作的满意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除了改革现有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外,还需要建立一套选人用人公信度评价机制。通过公开评议和调查,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和服务对象对选人用人工作的真实评价,以促进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得到提升。为此,去年底我们开展了县委选人用人公信度民主测评、评议和调查工作。一是对新提拔干部进行公开测评。对新提拔的正科级干部,召开全县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大会进行测评,对新提拔的副科级干部,在干部所在单位进行测评。民主测评分“胜任”、“基本胜任”和“不胜任”三个等次。对“基本胜任”和“不胜任”票达到40%或“不胜任”票达到20%的,经组织考察确属不胜任现职的,给予免职处理。二是组织“两代表一委员”进行公开评议。召开“两代表一委员”代表会议,对县委一年来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评议,评议等次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在召开评议会议时,首先由县委书记代表县委作全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报告,然后由“两代表一委员”代表进行发言评议,最后进行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公布评议投票结果。三是委托专业统计部门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开调查。制订《县委选人用人公信度调查表》,委托县统计局采取抽样调查的办法,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民意调查,根据民意调查结果,确定制定下一年度县委选人用人的工作重点和整改措施。今年年初,县委对2007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了公开测评、评议和调查,有1名干部因不胜任现职被免职处理。同时,通过评议和调查,县委2007年度选人用人工作满意率仅达到83%,与干部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相比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此,县委在2008年的干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制订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向社会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力争在2008年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确保群众对县委选人用人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