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创新交流材料
时间:2022-05-19 04:22:00
导语:国企党建创新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按照先进性要求,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是当前企业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党组织在加强和改进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创造了有益的经验。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对这些探索和实践,从加强先进性建设出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从而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党建工作变化轨迹的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和党建工作也随之调整变化。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划分为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19*年,我国开始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国有企业改革在摸索中起步推进。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日益僵化的计划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等弊端,向地方和工农业企业下放经营管理自主权。随着改革开放向前推进,企业和个人作为独立利益主体的地位逐步得到确立,出现了利益需求多样化趋向,党员职工的思想观念剧烈撞击并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给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思路,是在计划经济框架下进行的,这一时期改革没有动摇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仍坚持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强调企业党委主要是思想政治领导,党建工作在内容上集中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关键问题,保证了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企业党的建设主要是宣传贯彻党的主张,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19*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至19*年,明确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19*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这一阶段,按照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的思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主要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以经营承包为主要形式,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触及并直指企业的领导体制。从19*年开始厂长(经理)负责制试点,强化了厂长(经理)职权,赋予厂长(经理)全面领导企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职权。企业法人代表的“中心”领导与企业党委的“核心”作用的变化,使企业出现了“中心”与“核心”之争,并一度出现淡化和削弱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等错误倾向。针对1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暴露的问题,以及苏东剧变给我们的启示,19*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性质、领导体制及党政关系概括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三句话”,并成为这一时期企业党的建设总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四大强调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并写进党章,以党内法规的形式被确定了下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进一步明确,为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明确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阶段:从19*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至今,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19*年*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继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目标之后,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国有企业改革做了全面部署,进一步强调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的十六大总结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经验,在党章中明确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这不仅强调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而且明确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特别是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建立了“权力、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体制保障和广阔舞台,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与此同时,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国有企业在产权关系、领导体制、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总的讲,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重大转变,并得到了改进和加强。回顾20多年国有企业改革与党建工作变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得到了很多深刻的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不动摇。实践证明,国企党建关系到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组织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否巩固。只有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动摇,才能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伐;反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无论企业的资产怎样重组,产权关系怎样变化,内部决策和经营机制怎样调整,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不能丧失,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能动摇。
第二,国企党建必须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不滞后。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加强和改进,否则,就会脱离和落后于实践,党组织的作用和地位就会受到损害。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如何在这种新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在创新中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之路。
第三,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游离。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而展开,服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才能发挥作用,有所作为,具有活力。如果脱离中心工作,就党建抓党建,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就失去了着力点,党组织的地位就会受影响,最终损害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因此,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围绕中心工作来展开,紧扣改革发展来推进。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深刻变化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必须关注社会环境和经济体制改革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必须适应企业领导体制、组织形式、队伍结构等内部因素的变化。在一系列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变化之中,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其中最为深刻的变化,它不仅使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理顺了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而且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和利益关系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企业产权关系清晰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规范化、管理运作法制化以及利益协调复杂化的趋势日益突显,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创新,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党的建设带来以下四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一)利益关系多元化给企业党组织的地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利益关系基本表现为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之间的关系,而且三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同一性。产权制度改革后,企业利益关系呈现多元化,不仅有企业与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而且企业内部还存在着多元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职工群众的利益关系等。企业利益关系多元化给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为企业党组织协调各方利益、整合各种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企业利益协调复杂化的新形势,企业党组织必须建立起企业各方利益的表达机制和协调机制,从而实现团结凝聚职工坚持共同理想、整合共同利益、引领共同目标、组织共同治理、动员共同创造、实现共同发展的局面。
(二)资源支配间接化给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党组织全面占有企业的物质和精神资源。“有困难找党组织”,既是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精神上的信赖,也是物质上的依靠。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控制和掌握企业的人、财、物。企业党组织不再直接占有和支配企业的物质资源,但却拥有独特的思想政治资源,可以通过党的政治资源、组织资源以及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等途径,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提供保证、发挥作用。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善于运用党组织的所特有资源,善于发挥党组织的独特优势,研究探索发挥作用的新途径,进一步发挥好导向、协调、激励、保证、监督和凝聚人心的作用。
(三)运行机制规范化给企业党建工作的运行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特别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都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了权力、决策、监督和执行体系,形成了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长期以来由党组织统一领导、拍板决策的格局。在企业新的体制和机制运行中,国有企业不能再按照过去的党委一元化领导、厂长经理负责制等概念理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又有别于西方企业制度和非公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必须结合我们的基本国情和体制改革的阶段特征,善于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以及加强职工民主管理统一起来,结合起来。企业党组织如何适应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从运行机制上更好地保证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行之有效的党管干部、参与决策等具体方式,这仍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四)员工身份社会化给企业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产权归属的一致性,使企业党组织设置及其内部结构同样具有高度一致性。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对象都是国有企业职工,有共同的隶属关系、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因而思想状况、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党组织开展活动方式方法也相对较为单一。但从近年企业党建工作实践来看,企业员工身份社会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一是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企业与社会的关联度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对象不仅是“企业人”,更是“社会人”;现代资讯传播的广泛性和快捷性,更强化员工身份社会化的特征,要求企业党组织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不仅要继承传统优势,更要积极引入现代传媒和现代管理手段,增强工作的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企业的行业分布、发展规模、产权结构、效益状况各不相同,企业员工也因此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党组织不能再采取“齐步走”、“一刀切”的办法,必须因企制宜。三是企业党员和职工队伍的来源构成、文化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利益追求不同,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人制宜。因此,企业党的建设必须突出本企业的特点,探索适合本企业的方式方法,加强分门别类研究、实行分层分类指导,力求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讲求实效。
三、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对策
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是加强企业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总结多年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企业党组织创造的鲜活经验,实现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握发展方向,优化发展思路,整合发展力量,提高发展能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提供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利益协调表达机制,团结凝聚职工实现共同奋斗;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握先进性要求,加强先进性建设。要围绕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实践这条主线,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从党组织的自身属性中寻找优势,发挥优势,以党组织不可替代的优势,为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发展,重点是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推进。
(一)注重协调利益关系,满足党员和职工需求,团结凝聚职工群众共同奋斗用先进性要求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必须研究企业党组织建设与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职工群众利益的结合方式,把服务群众、整合利益作为党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和基本任务。
一是正确认识职工群众利益需求和实现利益的变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变化,职工群众利益需求结构和实现利益方式的变化,引发了企业党组织与企业改革发展的结合方式、与职工群众利益的结合方式的深刻变化。企业党组织必须依据企业改革发展要求,依据职工群众利益要求,依据职工群众利益实现方式和利益结构的变化,发挥党的优势,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群众利益,企业党组织工作切实做到贯彻党的主张,传承共同理想;引导促进发展,整合协调利益;推进各项改革,保障体制运行;维护合法权益,做好真诚服务。
二是党组织把引领企业发展作为协调利益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党组织职责和履职方式不再是简单的分配利益,要把引领企业发展作为协调利益关系的前提条件。把企业发展、资本保值增值、职工生活改善以及一些企业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有机融为一体,确立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建立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利益协调机制,把各方面利益融入于企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中;融入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方案中;融入于维护各方利益、促进企业发展的措施中。确保董事会、经营层依法行使权力,高标准履行职责,调动和发挥各方促进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保证国有资产、职工权益与企业发展同步运行。要从维护职工根本利益出发,协调出资人、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注重解决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维护合法权益。
三是企业党组织要把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基本任务和开展工作的切入点。企业党组织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来,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任务和开展工作的切入点。树立党组织在协调各方、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上的“主心骨”地位。要增强党员的归属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坚持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重视党员政治上进步、技术上提高、事业上发展的合理愿望和要求,为党员全面发展提供真诚务实的服务,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建立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制度和机制,增强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做好宣传、教育群众工作。建立职工群众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拓宽反映职工群众意见的渠道,不断提高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创建服务载体、服务机制,开展扶贫济困,特别是做好对困难企业职工和下岗、内退、生活困难职工的扶贫帮困、送温暖、献爱心工作,团结凝聚职工群众共同奋斗。
(二)注重整合运用政治资源,发挥党的优势,为国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保证
企业党建工作要适应产权制度改革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变化,把企业党组织的优势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赋予党的传统优势以新的时代内容,为国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保证。
一是实现从权力意识向责任意识的转变。企业党组织与企业经营者、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目标是统一的。党组织要促成目标的制定,融共同利益于一体,整合各种资源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企业党组织要立足企业发展全局,找准自身位置,扮演好多重角色,始终考虑职工群众的利益,始终注意在企业大局的摆布上,服从整体利益,协调群体利益,发展共同利益。注重从自身属性中寻找优势,发挥好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以党组织不可替代的优势,为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是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联系群众的优势。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集中体现在党的政治影响力上,要以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身份、群众组织中的法定地位,依法履行职责,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发挥整体优势,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企业发展中实现各方利益。企业党的组织优势就是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把党的工作机制与企业的运行机制结合起来,突出先进性要求,抓好组织落实、制度建设,夯实党在企业的执政基础。群众优势是民心资源,是做好工作的深厚根基。群众中孕育着无限的创造力。企业党组织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整合资源优势,引导党员和职工共谋企业发展。
三是把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与其他要素优化配置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潜在价值,实现人和其他要素的良性互动发展。企业党组织要更加注重利益关系的协调,把职工当前具体利益和长远根本利益统一起来,在企业利益关系的调整中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还必须关心职工群众的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精神需求;更加注重发挥党组织的自身优势,包括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联系群众的优势,根据自身优势找准位置,确定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提高创造性。
(三)注重国企党建工作机制建设,把握先进性要求,努力实现企业党的建设创新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与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党组织履行职责方式与发挥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实现形式相统一,做到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目标统一、机制衔接、任务融合、活动渗透。结合北京市国资委企业改革的实际,把握先进性要求,当前要着力在创新四个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创新企业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与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党委要充分发挥协调关系、维护权益、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作用,努力使党的工作运行机制适应经济工作运行机制;党的工作内容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党的工作成本适应经济工作运行成本,党的工作效果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党组织要面向实际、立足发展、与时俱进、注重特色、发挥整体优势,构建以政治影响、组织保证、制度建设、目标管理为要素的机制框架,形成思想政治领导、利益关系协调、健康学习成长、综合素质考评和人才资源管理等方面工作机制。
二是创新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有机结合的企业负责人考核任用机制。推进以绩效管理为中心的企业负责人管理体制改革,以市场配置、契约管理为价值取向,建立并完善企业负责人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并完善企业负责人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企业负责人退出机制和保底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切实加强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战略的实施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三是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与提高技术业务素质有机结合的政治工作双向互动机制。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不断丰富和升华内容,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相互融合,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区分对象,把教育引导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为职工营造学习本职工作所需技术、业务知识的氛围,不断更新、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四是创新治标与治本有机结合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建立起对企业人财物的有效监督管理机制,把制度建设特别是经营管理制度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保证。要对领导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规范,落实“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渗透到企业改制重组、国有资产流动和产权交易等环节,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网络体系。
综上所述,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必须把握国企改革和企业党建工作变化轨迹,从环境变化中认识时代要求,从发展走势中把握规律,用改革的精神审视和完善自己,承担起时代赋予企业党组织的历史责任。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必须认识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明确国企党组织的职责定位,探索高标准履行职能的方式方法,在转变中主动适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必须精心构建载体,健全完善机制,在探索中求得实效,永葆企业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 上一篇:党建社区建设交流材料
- 下一篇:组织工作方式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