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服务交流材料
时间:2022-05-18 04:48:00
导语:审计工作服务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在需要,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国实际出发,又结合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有益经验提出的一个战略性决策。扎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审计机关服务的一项重要使命。审计机关应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职能,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各种专项资金真正用于新农村建设,确保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公共工程设施能保质保量地建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稳步地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全社会都应形成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审计机关是专司经济监督的机关,更应深刻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神圣使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作为国家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审计机关积极履行监督职能,在涉农资金的管理、使用和效益以及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贯彻落实党的“三农”政策等方面进行审计监督,揭示存在问题,促进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优化发展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和国家将陆续出台“三农”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各级政府也必然会继续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审计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地位更加突出。因此,各级国家审计机关一定要把服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的位置,以更加明确的目标、精干的力量、扎实的措施做好审计工作,从而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深刻领会审计监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审计机关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把服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贯穿审计工作始终。要统盘制定“*”期间审计项目规划,以专项涉农资金审计为主线,以经济责任审计为重点,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抓手,把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各类涉农专项资金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纳入审计和审计调查的范围。通过扎实有效的审计监督,促进党的“三农”政策的有效贯彻和落实,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认真落实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战略性任务。审计机关作为综合监督机关,应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抓住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加强监督,规范管理,增强效益,服务决策,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开展审计监督。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衡量服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结合各地“三农”工作的实际,审计机关要重点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资金进行审计监督,揭露和查处挤占、挪用、滞留、拖欠农业专项资金以及配套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保证农业专项资金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效益。
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审计监督。针对各地涉农专项资金的结构特点,重点加强农村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大型水利建设、农机具补贴、环境整治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效率的专项资金审计监督,揭露和查处挤占挪用项目资金、虚假招投标、虚报工程造价以及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种子工程建设、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以及重大畜禽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投入资金的审计监督,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服务。
围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开展审计监督。始终把注意力和着力点放在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等新农村五件实事的审计监督上,确保实事工程真正实在,造福于民。紧紧抓住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扶贫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问题,抓住“普九”教育、征地补偿、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落实、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规范使用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监督。把解决农村教育、医疗、建房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贫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作为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措施,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确保农民能真正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享受到最大的利益。
三、完善机制,改进方法,不断提高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崭新的课题。这对审计监督出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机关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破解新难题,不断提高审计监督服务水平,切实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强经济责任审计,提高领导决策的科学性。把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和涉农部门领导干部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对象,把任中审计作为开展县乡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方法,把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和涉农资金项目的决策依据、程序及其效益情况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决策的重要内容,及时发现和揭示各级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三农”政策和涉农资金运行中的经济决策问题,增强领导干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意识和本领,从根本上保证涉农资金科学、有序的管理和使用。对照资金使用目标和有关农业、农村经济政策,检查决策的科学性和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深入揭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挤占挪用资金,套取骗取项目资金,急功近利寻求短期收益,管理不善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
加强财政审计,完善县乡财政供给机制。通过县级财政决算审计,摸清国家和省对县级转移支付资金、财政改革政策落实及效率效果发挥情况,揭露和查处财政收入质量不高、执行各项财政改革政策不到位、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等问题。结合开展预算执行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渔业、农机、科技、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办等各有关部门管理使用涉农资金的情况进行监督,揭示涉农资金和项目管理混乱、资金投入分散、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促进深化县级财政改革,理顺各部门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财政保障。
加强工程审计,注重政府投入资金的产出效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工程项目任务很重,也是广大农民群众最为关注的一项内容。审计机关在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中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一定意义上讲也在于农业工程项目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各级审计机关要坚持重大农业工程项目必审制,重点关注有无擅自降低建设标准、调整项目建设点、以旧报新帐实不符、开发工程量造价不真实、高估冒算工程建设资金等问题。同时对项目效益情况进行调查,看有无因立项不准、责任不清、管理不善或工程质量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或事故隐患问题。
加强审计调查,促进惠农富民政策的贯彻落实。围绕国家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思路、新措施、新政策,对国家有关农村税费改革,“一免两补”,农村道路、饮水、能源、通讯、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建设方面的政策执行和落实情况,农村债务、金融信贷风险情况等,开展审计调查,深入分析、及时反映普遍性、苗头性、典型性问题,站在保稳定、保发展、保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和调整农业政策,拟订农村建设规划,化解农村风险提供依据。要根据涉农专项资金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实际,加大审计调查的力度。
- 上一篇:审计职业道德建设交流材料
- 下一篇: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交流材料
精品范文
4审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