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委党员建设交流材料(省)

时间:2022-05-13 03:08:00

导语:工委党员建设交流材料(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委党员建设交流材料(省)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的真实性和实践行为的正确性的确认,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持久的活动动机和发展动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在于“中华民族有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确信。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获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理想信念问题上,我们党员干部的总体状况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领导十分信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必胜的信心。但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在一部分人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出现了理想信念的动摇。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很多党员干部都认真分析了自身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弄懂弄通,对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其发展规律没有弄懂弄通。总结国内外、党内外的经验教训,我们在坚定理想信念问题上,起码要弄清四个方面的理论认识问题。

一、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同志在*年6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提出了“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他在说明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所反映出来的特色之后,指出:“一方面决不能因为资本主义在具体演进中产生的一些繁荣现象而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论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和发展的研究,作出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广泛结合上,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不可否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使其原有的某些矛盾得到了缓解,经济也有所发展,出现了暂时的稳定和繁荣。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英国、意大利就大力推行国有化及福利国家制度等经济社会政策,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九十年代以来,西欧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国家职能、国有企业作用、国家福利制度、劳动市场政策等重要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始终把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重要位置,寻找社会的平衡。但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前提下出现的,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得到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性质、生产者被剥削的地位都没有丝毫改变,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依然存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还在不断扩大,贪婪、腐败、社会犯罪等现象还呈日趋严重之势。在这种形势下,工人阶级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最先进代表,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必然反对剥削和奴役,反对资本家私人占有制,要求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解决,即使出现一时的繁荣和发展,也是无法抗拒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必然规律的。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前进道路中的挫折及其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社会主义出现了低潮,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改变了社会性质,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被解散。这一历史的悲剧给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严峻的课题。究竟东欧剧变说明了什么?社会主义是对还是错?一些国际上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们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思考。德国的哈贝马斯在苏东剧变后指出: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只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即官僚社会主义。”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也明确地讲到:“前苏联败在了意识形态上,败在了对马列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概叹“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0%,当年的世界第二大强国,今天仅相当于中国的1/5。”造成这些国家这种后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意识形态上出了问题,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不能说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长期性和曲折性本来就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也说明了这一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制度的伟大社会变革,是不可能直线上升的。把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不断奋斗,努力实践,要经过反复探索。我们从社会主义共和国刚成立时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但不管怎样,我国毕竟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党一直在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奋斗,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努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我们已经具备了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迈进的现实基础。正如同志所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辛勤的劳动。要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能否认现实,更不能逃避现实,惟一可取的是正视现实,把握现实,改造现实。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80多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国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绝大多数人决不允许历史倒退。我们也知道,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体制和机制很不完善、很不成熟,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至今,已经过了五百多年。美、英、法、德、日本等五个主要西方国家,其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距今分别是230年、358年、213年、158年和138年。而我国1949年才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在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的基础上,在帝国主义孤立封锁的条件下起步,仅用50多年时间,就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我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也会逐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社会主义终将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成功,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三、正确认识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已经从面对外部封锁的复杂环境下进行建设转变到了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从事建设。我们同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包括美国、欧盟各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同我们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加强了经济、文化方面的沟通和合作。既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形成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那它们之间究竟还有什么区别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许多方面逐渐趋同,包括在所有制、经济模式等方面都是趋同的。今后就不要再谈什么“主义”和理想信念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所有制形式上说,我们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而资本主义是私有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是生产资料少数人占有,是对大多数人劳动的剥削。经济模式则不是衡量社会性质的标志。计划与市场本来都是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谈话时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绝对化、公式化、简单化。要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存在多重关系。就社会制度而言,二者是否定和对立的;就人类文明而言,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又是继承和发展的,两者间存在着互相借鉴利用的关系。因此,两个社会出现某些所谓的“趋同”现象是很自然的,但二者在本质上是决不可能趋同的。

近代中国之所以没有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首先,帝国主义绝不允许中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次,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黑暗统治阻塞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再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它的软弱性和动摇性,没有能力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现实表明,要根本摆脱殖民地和附庸国的地位,就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近代中国在历史提供的现实条件范围内所作的必然选择。

四、正确认识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我们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向共产主义目标的迈进。改革开放20多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这是一条正确道路,是我们必然为之奋斗的理想。

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很明显,十六大党章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时,在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最高纲领的同时,将侧重点放到了始终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现实理想目标上。正如同志20*年建党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精辟地指出的那样:“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同志这段话不仅把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性讲得非常透彻,而且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和脚踏实地的创新精神。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现阶段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朝着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迈进。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高纲领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动摇的前提下,脚踏实地地做好当前的事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