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交流材料

时间:2022-04-16 05:32:00

导语:镇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镇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交流材料

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科学发展观主题是发展、关键在落实。只有落实,才能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实践和行动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来自思想和认识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很快就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了学习贯彻的浓厚氛围,逐步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接到调研组通知后,我镇立即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就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基层的学习和实践进行了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现就本次调研相关问题作简要汇报:

一、对互派干部学习的建议:

应按照“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要求,以促进双方的业务交流,提高基层干部素质,进一步提升工作业务素质和为民办事水平为目的,每年选派干部进行互派交流学习。建议可从县级各大局副职、各乡镇副职中选派符合条件的人员互派交流学习,县、乡正副职领导应该实行轮岗,没到基层锻炼过的同志,应该到基层锻炼。

二、对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的建议:

一是应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培训。从*镇的调查情况显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学历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应以农业科技、农村经营管理知识为主。同时又应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分别开展高中学历和高中后学历教育。这样分阶段、分层次将农村基层干部基本轮训一遍,使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能够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二是应有专门的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学历培训机构和稳定的师资队伍。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学历教育主要由县职高、县农广校和成技校开展(还包括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绿色证书教育、经常性的适用技术培训),教育内容具有地方特点和优势,保证了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今后的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中,农广校和成技校可通过以教学包乡镇责任制和包教责任制为主的教学组织管理平台,制定周详的教学计划,以及符合农村实际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确保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时,通过明确“围绕市场选产业,根据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办学思路,教育培训对象直接面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使培训学员能够学有所用、致富一方群众。

三、对当前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的建议: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在培训时间、教学方面、学员学习、培训质量评估、培训实效等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必须加强管理,创新运行机制,完善制度体系。

一是培训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培训工作的对象是人,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因此,要做好培训工作,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干部的需求出发,充分尊重干部的意愿,以满足干部的需要为目标。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区分对象,因人施教。

二是培训工作要以追求实效为目标。追求实效是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的目的全在于把知识转化到运用中,从而提高干部的素质。如果培训达不到这样的目的,那就失去意义。要提高培训的实效,就要不断提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让干部有一种紧迫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培训取得实效的前提。同时,培训要理论联系实际,把上级的精神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干部能做到把学习所得转化为工作成果。同时培训工作应该与市场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培训才能有生机,才会有活力。

三是培训工作要紧扣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要求。干部培训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实践锻炼等。学习政治理论是干部培训的首要任务。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是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让学员熟悉了解最新政治理论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标准之一。要抓好理论培训,就必须用最新最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干部的头脑。比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中国最新最科学的理论。抓好当前的干部培训工作,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努力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再如,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群众观,提高执政能力,那么我们举办的培训班就要围绕这些方面来开展,否则培训就会跟不上形势的要求,甚至可能迷失方向,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也不能在培训中得到提高,那培训就会失去意义。所以说,培训只有紧扣形势,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培训才有生命力,才能取得实效。

四、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建议:

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要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和民主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群众举荐、党员推荐、综合评选”的办法把符合条件的对象推选后备干部。公选领导干部的岗位应重点放在基层。

一是不断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把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特别是选拔到基层领导岗位上来。同时,在提拔使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年轻干部时也要充分考虑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前景,对人才队伍的培养才会有激励作用,也才能更加优化我们的干部队伍结构。

二是要客观评价,因才施用,各得其所。对干部的客观公正评价和岗位确定,对推动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选人用人过程中要明察秋毫,听其言时更要观其行,不被假象所蒙骗,在听取个人工作报告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基层,对考核对象作出客观、公正的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看干部在下面做了些什么,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认可度、满意度如何,才能来决定干部的提拔留用问题。

三是切实解放思想,进一步建立健全选人用人的新机制。在考察过程中,必须改变“考察人选开个会,决定人选举举手”的做法,进一步畅通民意渠道,要深入群众,采取个别谈话(谈话面达80%以上)、查找资料、入户调查等方法,广泛听取党、干、群对考核对象的评价,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严格保密。看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是什么,再决定选拔拟任人选,把干部选拔任用的发言权主要留给群众。

五、对一般干部的工作调动的建议:

一是按照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参照考评结果决定人事调动;

二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不满意的同志可作适当调整;

三是根据工作需要,对有关人员作适当调整。

六、对提高领导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建议: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领导干部自我激励的本能,要摒弃不利自我激励的做法,而且要发掘真正的激励因素,从根本上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一是对于如何做工作,给出一些提议,由领导干部自己选择去做,创造良好环境,为领导干部搭建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

二是提倡并鼓励责任感和带头精神,鼓励领导干部之间的互动与协作;

三是允许在学习中犯错,避免粗暴批评,提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的自主权。

七、对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是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机制,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同时,在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中要坚持如下两项基本原则:一是公正、公开、公平原则。在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过程中,要坚持民主评公开推,广开言路真实反映出领导干部工作情况;二是选贤任能、德才兼备原则。在任人选人用人上,力求把愿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吸收到领导干部队伍中来。

二是在充分调动领导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实施对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的考核,考核与奖惩相挂钩,主要采取民主管理、群众监督、各方参与的“立体式”方法,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逐步加快领导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建设步伐,在监督约束中使领导干部用好权、负好责、带好头。要建立健全制度,实行民主决策。要继续坚持“”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和支部生活会制度、党员议事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要从健全民主选举制度、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建立民主管理机制、疏通民主监督渠道的总体要求入手,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

八、对选配村级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议:

在选人任人上力求做到拓宽视野选人,在选拔方式上,采取“两推一选”、“两推直选”的组织原则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采用内选、外聘、下派、兼任等办法,着眼在学历高、有知识、懂科技的青年农民、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企业经营者中择优选任。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按照与现职村级干部1:3的比例,选拔一批40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的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组成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实行动态治理,通过集中培训、学历教育、上岗锻炼等多种措施进行重点培养。在选拔任人上应坚持四选标准:

一是党性强,信念坚定,能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是观念新,头脑活,路子宽,敢闯敢干,能在关键时刻顶风浪、破难题;

三是有奉献精神,能密切联系群众,办事公道公正,作风正派无私;

四是有能力,有文化,素质较高,年富力强,能借助农村舞台创业生财,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应将年纪轻、文化程度高、政治素质优、组织信任的人选入村级“两委”班子,使村级班子实现新老交替,注入新的活力。要最大限度推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最大限度精简村干部职数,群团组织负责人、村民小组长尽量由村“两委”成员兼任。

九、对建立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建议:

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干部行为。要制定激励政策,为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坚持对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实行奖励制度,结合目标考核情况,每年评选表彰部分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鼓励农村党支部书记立足本职、干事创业,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绩突出的,年底经县、镇核定、批准,给予适当奖励。要关心村级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好实际困难。

十、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生产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农村道路、农田水利是关键。农用地要向业主集中,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有明显改善,才能实现。而这部分投入仅靠村集体或业主,是远远不够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用部分土地收益支持农村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应在认真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投入,采取多种途径,县、镇支持一部分、村集体投入一部分和农民自筹一部分的办法。逐步改善生产条件,实现产业化经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对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应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帮助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是争取多方帮扶,加大推进力度,支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发展。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从政策、资金、技术和基本生产条件上支持薄弱村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财政投入应向薄弱村倾斜。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要利用各方面的力量,争取多方面、多层次的帮扶,为发展集体经济开辟道路。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帮助农户成立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帮助乡村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动性,为发展集体经济谋思路、找路子、求发展。

三是集体的壮大离不开那些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要大胆启用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和致富技能的人当村干部,要积极开展各种政策、法规和科技培训,培养一批农村致富能手,通过辐射带动功能,带动各村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程中,因地制宜,正确认识当地资源,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创新发展思路。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个模式,确定不同的发展路子,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创新发展模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四是建立各种帮扶、激励和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机制。对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村,采取部门对口帮扶的办法,以促进其发展。建立健全发展集体经济的机制,促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农民收益增加,从而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农民也就得到了实惠。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村和促进发展的带头人,应制定明确的奖励政策。同时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和资产处置,要建立更有效的监督机制。希望县委、政府在政策、技术和资金上支持特色农业生产发展,鼓励其发展壮大。提倡“一村一品”或“一乡一业”经济。可结合农村党员互助金的发放,在条件成熟的村优先鼓励扶持发展有代表性的农村集体经济,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