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为规范化思考
时间:2022-09-24 02:16:00
导语:电力行为规范化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北京电力公司建制调整后,变电公司决策层在深刻分析自身工作环境和特征的基础上,在安全生产方面提出了“从行为规范化、工作程序化、质量标准化入手,强化主网安全基础作用”的工作思路。
为了落实工作思路,从年初开始,变电公司首先选择西大望变电站和西便门集控站作为试点单位,把作业行为规范化作为切入点,探索寻求真正能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的可行性方法。在探索实践中他们又不断的深刻思考,更新观念,调整工作部署,经过半年的试点实践,使参与工作的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了开展行为规范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思想认识趋于成熟。同时归纳出规范作业行为的操作方法,为推广奠定了基础,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变电公司为了扩大成熟的思想认识,全面启动行为规范化工作,8月中旬利用一周时间,分期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体值长、班组长参加的全面启动规范站、班组建设培训班。培训班的规模之大、效果之好集中反映了公司领导推动规范化工作的决心和班组长渴望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
日前,变电公司各生产单位正在结合自身生产需求,紧紧围绕反误操作事故这个中心,从经常重复进行的工作项目入手,有计划的推进作业行为规范化工作。
一、支撑行为规范化工作的理性思考
工作经验表明,每创新一项工作都需要新的思想观念做支撑。多年来,变电公司杜绝误操作的年份很少,安全生产一直有“如履薄冰”之感,安全成为各项工作中一个最难以把握的因素。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寻求一套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是变电人一直不断探索和努力解决的课题。特别是年初以来曾接连出现的几起事故,更加激发了变电人反事故的思考和实践。实际上,变电公司开展行为规范化工作是伴随着思想观念的逐步转化而展开的。现在归纳一下支撑我们开展此项工作的几个相互关联的观念。
1、事故不可避免,但误操作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变电公司最担心什么?就是担心出现生产事故,其中最怕发生人员责任的误操作事故,这种责任压力是很大的。因为“大变电无小事”,一旦主网有事,社会影响之大和电量损失之多是惊人的,所以说是“平凡的岗位,天大的责任”;再说,安全生产带来的收益是变电职工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安全就是效益,这一点变电人深有体会。变电公司作为专业公司只有保证主网安全不间断足额供电,才可以在北京电力公司获取最大的效益中,获得赖以生存的本钱和发展的空间。
那么事故可以避免吗?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但误操作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因为事故和误操作事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其中误操作事故就是违反规章制度后引发的事故,这里违章是必要条件。规章制度是人们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它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深度有关。我们对生产设备、工作环境等客观因素认识程度愈深,编制出的规章制度也就愈完善,若能把规章制度落实在可行的工作行为上,并严格执行,就可以做到不违章,误操作事故也就可以避免了。如果我们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规章制度,在后来的生产实践中又不去认真执行,再反过来说“违章不可避免”,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但还应看到,制度又是有局限性的,制度是要不断发展完善的。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局限之外,发生事故又是必然的,我们称其为意外事故。因而说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变电检修2.15人员意外死亡事故就是在无违章情况下发生的,是指它没有违反现行规章制度。虽然性质上是无违章事故,但它同样会危害我们人身和设备安全。这说明我们的现行规章制度需要发展,保证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需要不断完善。
通过进一步统计分析,事实说明有人员责任的误操作事故在事故总数中所占比例是很高的,又恰恰是误操作事故对职工构成的思想压力最大,为此若避免了误操作事故,将彻底改变当前变电职工担惊受怕的心理状态。误操作事故是“可以避免”和“不可以避免”虽是一字之差,但确实是一念之差,由此产生的效果可大不一样。若职工坚信误操作是可以避免的观念,就会排除掉思想中那种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就有足够的信心去探索反误之法和防误之路。因此树立误操作是可以避免的观念,是反误操作的思想基础。
2、不良作业行为是误操作的直接根源
在反误操作上我们经常会产生一些困惑,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我们在分析追究违章事故根源时,特别是根据屡犯“低级错误”这一现象,常常认为是事故责任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不强,可为什么很多误操作事故的责任者,不仅平时工作积极,口碑较好,而且还多是班组长和生产骨干呢?为什么这样的人还会发生违章事故呢?可同样还有一种不争的事实,就是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从来没有发生过误操作的一线职工大有人在,这又说明什么呢?同样也有很多变电站连续运行多年不发生误操作事故,这其中真正起作用的措施是什么呢?各级领导和管理者十分重视反误操作,规章制度也比较齐全,科技投入和技防措施也不少,可为什么安全生产还是难于保证?
通过对以往多起误操作事故的分析,我们的视线渐渐定位在一线职工作业行为上,一个结论摆在眼前。误操作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一线职工作业行为不规范引发的。而产生不规范作业行为的进一步因素又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不掌握规范的作业行为,包括不懂规范的作业过程和不会规范的操作。说白了就是不懂、不会干、特别是不会采取避险措施。其二就是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差。作业中一旦出现外界干扰因素,或者“遗忘”,或者诱发“侥幸”心理,或者出现“急躁”情绪,等等。最终导致用错误的“随意”行为替代了规范行为而发生误操作事故。这种不规范作业行为不是普遍的,不是一线职工中不存在规范的作业方法,也不是所有一线职工都不会规范的作业,但总是存在着一部分职工在特定的时间段里不能规范的进行作业。多年生产实践中不发生误操作的职工群体,就是因为他们具备规范的作业行为,虽然这种规范的作业行为现在还没有被整理成一套有形的文字教材,但它作为一种“手艺”深深存在于职工之中,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特别是悟性较高的老职工,他们的一些操作经验,正是作为“手艺”保证着他们“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在分析误操作根源时,不能笼统归结为是当事者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就完结了,还要深入分析下去。因为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是短时就能形成的。一旦形成以后,也不会短时就能消失。客观讲,安全是职工最重要的基本需求,没有哪个职工希望自己出事故,现在上岗的职工是具备起码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不然就无法解释我们多年的各项工作。可以讲,作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是发生误操作的直接原因。责任意识再强的生产骨干若没有规范的作业行为也难免出错。在反误操作上行为控制的作用要远远大于思想意识控制,一定要把反误操作的注意力转移到作业行为上来。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实际就是对作业行为的控制。作为管理者,为了反误操作,总结制订了大量规章制度,这只是走了第一步。要杜绝误操作,还要归纳出符合规章制度的作业行为,包括提炼一线职工的切身经验。并把符合规章制度的作业行为,转变成职工的工作习惯。这一步就叫做规范作业行为,包含规范作业方式。这是更为重要的一步。职工作业行为不规范,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正是我们当前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这就是我们反思后的认识。
从职业特点讲,高危险职业需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职业的特殊要求。变电公司主要包含运行、检修和自动化三大专业,都是高危职业,这是不容置疑的。变电公司又是个连续生产、分布点多面广、职工独自作业机会很多的高危专业,从事高危作业就要小心,这既是常识又是常理。但针对经常反复进行的高危工作项目,或经常在高危环境中工作,紧靠仔细小心是不行的,需要有规范的作业行为。经验表明培养职工具备规范的操作行为是抵御高危风险的根本措施。
一线职工作业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存在已久,已经到了必须给予关注和治理的时候。这是管理者的责任。管理者没有拿出可行的管理方法,培养一线职工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是管理者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的问题。企业文化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企业提炼核心价值观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提炼价值观形成员工的信念也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使信念转化为习惯。职工的价值观只有转化为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实际行为,才能真正表现出它的实际价值和巨大的作用。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价值观外化的行为方式,将价值观变成可操作的行为规定,才是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变电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安全生产,只有将安全变成职工的工作行为,以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有安全生产的大好局面。
3、规范作业行为是习惯性遵章守制的必由之路
在论证了规范作业行为是避免误操作的最好办法后,我们探讨一下作业习惯能不能规范的问题。我们的观点是:习惯性遵章守制是可以养成的,这是一个常识问题。人的行为习惯通过重复是可以训练养成的。例如:军人行走,整齐划一,就是通过反复训练养成的。开车是熟练工种,就是讲它具有很强的习惯性。我们平时说的习惯性违章,也是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就非常顽固。同理习惯性遵章也是可以形成的,若我们形成习惯性遵章,势必也会形成稳定的安全生产基础。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我们多年的口号,也是一种目标。而职工的高素质首先应体现在具备良好的工作习惯上,而良好的工作习惯必须要靠日常规范的工作行为来养成。通过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直至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就从根本上根除了习惯性违章这个顽疾,最终形成习惯性遵章守制的局面,这就是开展行为规范化工作的理论根据和生产实践的基础。这也是人本管理思想的应用,只有人的行为规范了,才会有真正的安全。
综上所述,误操作是可以避免的,如何避免呢?从规范作业行为入手就可以切断产生误操作的直接根源,通过不断的强化规范作业行为,作业职工就会养成规范的作业习惯,一旦形成习惯性遵章守制的局面,安全生产就不再是“如履薄冰”。这就是我们在生产实践中认识总结的理论。也是支撑变电公司开展行为规范化工作的信念。我们坚信开展行为规范化工作的方向是正确的,是当前提升变电公司安全生产水平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如果我们坚持行为规范化班组建设,职工就会从“我要安全”上升到“我会安全”的层次。职工就会从有法可依、有章可守上升到有法会依、有章会守的层次。变电优良传统的“手艺”就会发扬光大。这既是现实措施,也是长久之计,若能坚持搞下去,变电公司的安全生产必然会有质的飞跃。二、变电公司开展行为规范化的实施方法
这是在西大望站和西便门集控站经过半年试点工作总结出的一种方法,并在8月份变电公司站班组长培训班上作为培训内容。其方法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可行的。目前变电公司各个运行管理处按照这一方法整理出各自的规范手册,井正在工作中实施。
1、规范行为的基本方法
行为规范化工作要以现行各种规程为依据,一是规范工作项目的作业流程,二是规范流程中各个环节作业人员的行为。简称三步工作法:
第一步,编写工作流程。针对常用工作项目,编写出程序清晰、内容简练,实用性很强的工作流程。即把该干的事按程序一项一项写下来,形成工作流程。
第二步,通过反复工作或有意训练将工作流程中写下来的事按要求一项一项做好,实现把书面上的行为规范变成职工的规范行为,直至形成工作习惯。
第三步,工作后还要填写好必要的记录、签字画押。形成规范的工作记录,为今后总结分析落实责任打下基础。
三步工作法归纳起来就是“写你该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这三步构成了行为规范化工作的全过程。
2、规范工作项目的原则
变电公司在推行这项工作时,要求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全责。在规范工作项目上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而是由督察处牵头不定期的给予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基层职工的积极性。要求各变电站、生产班组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本着急用先做,先易后难,逐项进行的原则,从经常重复进行的工作项目入手,酌情确定本站、班组急需规范的工作项目。对安全生产威胁越大的工作项目就要优先规范。但不能搞突击,注重实效、易于执行、更不能做秀。同时要求变电站、工作班组负责编写工作流程或标准卡,运行管理处等二级单位负责审核,站班组长负责规范班组成员的作业行为。每位职工要积极投入行为规范化工作中去,争做规范标兵。
考虑此项工作刚起步,督察处根据现状建议当前一段时间最应规范的工作项目是:站内设备倒闸操作;运行人员交接班;运行人员反事故演习工作;运行设备巡视工作;运行人员对站内设备情况的综合介绍;防小动物措施检查工作;停电工作许可流程;开关、刀闸检修工艺流程等。
3、对工作手册的定位
各站班组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把常用工作项目的工作流程编写出来,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将这一个个比较完善的工作流程汇集成册,就形成了一套适合本站班组的《工作手册》。《工作手册》是一个不断丰富充实的文本文件,它是各种规章制度和现场作业经验有机结合后以作业行为为载体的文件,是班组成员必读、必会的作业指导书。职工开始要依赖此手册,忘了就翻翻,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再依靠了,这是能做到的。它和变电站的《现场运行规程》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应该有使用说明和审批手续,并逐步纳入技术管理的范畴,待时机成熟就可以形成较大范围内的标准文件。
三、成效与决心
行为规范化工作当前正在变电公司扎扎实实开展起来,职工逐渐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并积极投入进去。开展较早的如西大望、北寺、西便门等站班组,实施规范的工作项目较多,变化明显,初见成效。检修处从创新工作方式、规范作业行为入手,开发了设备检修作业平台,有效的避免了作业人员人身伤害,是一个典型的证明行为规范化效果的范例。各个运行管理处制定了详细的专题工作计划,责任分工明确,并纳入日常管理,每周在公司生产办公会上通报进展情况。各站班组之间相互参观交流,涌现出多种推进工作的方式。
我们也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毕竟是行为规范,不是搞一次服装规范,希望很短时间就完成是不现实的。我们感到此项工作只有认识到位,才会启动起来,只有认识到位,才能持久做下去。推进中有不平衡性,推广中要有所侧重,认识到位的,自然条件好的,班组长能力强的就要走得快一点,但必须要走。要保持一种稳定态势,形成一种氛围,踏踏实实做工作,坚持下去,必有好处。变电公司准备年底认真总结此项工作,我们有信心探索防误之法,走出一条反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