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信息化交流材料

时间:2022-09-17 01:42:00

导语:国税信息化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税信息化交流材料

近年来,**市国税局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总局“科学化、精细化”的工作要求,狠抓以票控税,坚持网络比对,强化内部应用,推进信息交流,拓展应用平台,实现综合管理,金税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成绩斐然。

一、主要做法

(一)管理创新,积极夯实金税工程管理基础

近年来,我局始终坚持以业务重组、流程再造为管理工作突破口,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金税工程管理质量。针对内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对金税工程所涉及的每一部门、每一岗位和每一环节的职责范围、操作权限、管理要求、任务考核等进行逐一梳理和明确,逐步完善了金税工程岗责体系。针对税控企业存根联漏报、错报的问题,我局立足实际提出税控企业全程质量跟踪管理方法,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逐户盯防,对新户注意把好三个关口,即“培训关、发行关和第一次报税关”,对老户注意把好四个关口,即“开票关、报税关、征后审核关和异常报税户事前检查关”,确保企业存根联采集率达到100%。针对一般纳税人专用发票作废率高的问题,我局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实地调查了解作废原因,通过改变注销纳税人剩余发票缴销方式,督促技术服务单位提高培训质量,准确核定发票使用量,严格执行发票“验旧供新”等多种举措,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了发票管理的被动局面。针对某企业利用跨区迁移之机购买发票走逃的一个案例,我局敏锐发现一般纳税人户管迁移发票发售工作存在的管理漏洞,及时调整业务流程,要求市区各主管国税机关在一般纳税人迁出时要取消其票种核定,不得购买专用发票,由迁入的管理单位对该户的经营情况、纳税情况重新审核后,根据实际情况再重做票种核定、准购专用发票,从而夯实了金税工程管理基础。

(二)科技创新,努力实现金税工作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我局根据“科技加管理”的方针,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不断为金税工程工作提供动力。针对防伪税控系统推行初期无法及时掌握推行进度的问题,我局自主开发的防伪税控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帮助基层单位及时掌握税控企业的推行计划、培训、购卡、发行、注销等电子信息,在基层分局、市局、办税服务厅、技术服务部门和税控企业之间建立起数字化桥梁。针对市区局共用一个金税节点,四小票比对信息无法清分到区局的难题,我局结合本地实际,自主研发“四小票”数据清分系统,方便了基层单位查询,减少了信息漏分漏拣现象,加快了审核检查进度,建立起了一道高科技的“防火墙”。针对防伪税控系统操作错误屡发的局面,我局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编写金税案例,利用自主开发的金税工程管理网站定期公布,并通过留言板、论坛等渠道在线解答基层同志提出的问题,实现技术交流、信息互动,做到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难题。例如我局制作的一个因税控开票系统票表4.0版使用不当造成税控企业报税不成功的金税案例,就被省局流转税处采用并公布在省局FTP专题论坛上,供全省地市参考借鉴,避免了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三)应用创新,不断增强金税工程管理质量

我局始终坚持利用金税工程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信息增值应用水平,逐步实现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管理、税务稽查良性互动机制。通过金税工程稽核系统,加强对存根联滞留票异常企业核查,为纳税评估提供案源,防止纳税人人为隐瞒销售收入,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予认证,逃避税务机关检查的行为。通过办税服务厅“一窗式”申报票表比对系统,加强申报环节检查,实现评估关口前移,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申报不实企业,帮助基层单位提高税源管理水平。通过综合征管系统,加强对变更法定代表人的“买壳”商贸企业核查,防止不法分子购买一般纳税人资格,逃避税务机关对新办企业的审查,骗购专用发票进行虚开。通过“四小票”采集系统,加强对其它抵扣凭证的管理,防止不法企业利用海关、废旧物资、农产品和运输发票进行虚假抵扣,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并移交稽查部门查处,实现部门联动。

(四)理念创新,大力提高金税工作认识水平

在推行金税工程工作中,我局始终坚持树立现代税收管理意识,不断强化“四种理念”。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理念。金税工程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一把手工程,必须将其放在税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部署和落实,强化责任感,增强事业心,扎扎实实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细节决定成败的精细理念。金税工程是一项科技含量高的工作,我们始终坚持以严谨细致的态度、精益求精的作风,把握整体,注重细节,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精。零差错的质量理念。建立金税工程数据维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每一组数据、每一步操作,力求数据管理逐步接近零差错,促进管理层次和水平持续提升。流程再造的革新理念。依托信息化、以流程为导向实施税收业务重组,打破部门界限,简化管理环节,追求全局最优,构建“征管业务流程化、组织机构扁平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纳税服务高效化”的金税工程管理运行新机制。

二、取得的成绩

(一)防伪税控系统覆盖面不断扩大。2001年以来,我局始终把企业端防伪税控系统推行工作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紧抓实,周密组织,精心安排,稳步扩大防伪税控覆盖面,在全省率先完成税控推行工作,提前结束了手写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历史。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防伪税控企业培训班61期,累计培训企业2575户次;在系统内部举办各种形式的防伪税控专题讲座60余次,累计培训基层税干1500人次。仅2005年就受理2.23万次税控报税,1.84万次发票认证,有31.43万份存根联发票信息,31.33万份抵扣联发票信息,29.93亿元的销项税额和30.9亿元的进项税额纳入了防伪税控系统的严密监控之下,这对加强增值税管理,防范和打击利用专用发票进行偷骗税的行为的发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金税工程二期应用系统发展迅猛。我局按照“过程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管理思路,完善岗责体系,狠抓质量监控,努力实现管理精细化。稽核系统、协查系统零差错高质量运行;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工作起步顺利;增值税失控发票快速反应机制更加完善;增值税防伪税控主机共享服务系统运行平稳;全省三大主体应用数据整合上线推行工作圆满完成;增值税重要数据采集质量逐步提高,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档案信息采集率、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率、稽核系统报表准确率多次并列全省第一,专用发票人工干预率、红字发票率、失控发票率均位居全省前列。

(三)纳税申报“一窗式”管理工作更加完善。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巩固和完善“一窗式”管理模式,以“票表比对、票票比对”为抓手,合理设置窗口,整合岗位职能,优化办税流程,加强内部监控,改进比对手段,确保“一窗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为纳税人提供认证、报税、申报、咨询“一条龙”绿色服务通道,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和高效能的“一窗式”纳税服务体系。据统计,通过“一窗式”比对,全市票表比对面、比对异常处理面均达到100%,比对异常企业占当期申报户数比例呈逐月下降趋势,在提高申报准确性、规范纳税行为、堵塞税收漏洞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四)增值税“四小票”抵扣凭证管理全面加强。针对不法分子利用增值税其它抵扣凭证大肆偷逃税款的现象,我局全面加强对“四小票”抵扣工作的审核管理,逐步建立"手工采集、网络传输、电脑比对"的人机结合模式,加强培训辅导,完善操作规程,加大考核力度,明确数据采集、汇总、传递和反馈岗位职责,促进全市四小票数据采集质量稳步提高。据统计,仅2005年全市就累计审核检查11223份其它抵扣凭证,涉及金额4.32亿元,共补征税款137.34万元,加收滞纳金0.95万元,罚款0.99万元,20份涉嫌违规发票移交稽查查处,有力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三、几点体会

通过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做好新时期金税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税工程工作的全局,把握发展趋势,更新管理理念,切实做到“五个到位”。

(一)领导重视到位是前提。金税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依靠技术上的创新与进步,更重要的在于思想的统一。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金税工程建设工作摆在决定税收事业能否快速发展的战略位置;要切实增强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一把手亲自抓、亲自学、亲自用,各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问;要精心组织实施,认真检查监督,协调各方齐抓共管,在人、财、物上给予政策倾斜,为金税工程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宣传工作到位是基础。金税工程是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是做好金税工作的基础。各级国税机关要结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典型案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取得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广大纳税人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金税工程、有利于税收工作、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培训到位是保障。现代化的税收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系统管理过程,在金税工程建设中,必须下大力气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内要注重抓好税务人员的培训,通过学习进修、专题培训、内部研讨等多种方式,加快知识更新,交流工作情况,树立岗位模范,表彰先进事迹,使其适应金税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对外要积极做好对企业办税人员的培训,对企业开票系统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硬件和人员素质进行明确的要求,凡不具备要求的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凡培训不合格的企业必须重新参加培训,凡无培训合格证者均不得上岗操作税控开票机。

(四)协调配合到位是关键。金税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立足整体,强化协调,群策群力,形成良性互动。业务部门要将信息化应用作为本部门创新和发展的突破口,改进工作方式,提升管理水平;技术部门要准确把握信息化建设规律,在与业务部门及时沟通需求的基础上,切实抓好系统开发和应用保障;同时,要密切与社会其他部门的联系,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税收管理效率,集大家之智慧,凝大家之心血,聚大家之干劲,共同推进金税工程建设。

(五)规范考核到位是保证。“科技加管理”方针在金税工程领域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只有通过利用计算机做好技术保障,利用考核管理制度做好人员保障,才能真正做到良性互动,人机结合。对于在金税工程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先进人物、有功之臣,要制定多种激励措施进行奖励;对于那些因人浮于事、责任心不强而带来负面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必要的惩戒,这样才能较好的调动广大税干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金税工程工作平稳运行。

会议交流材料之二

依托信息化手段科学管理促佳绩

市稽查局

近年来,市稽查局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创新机制、争先进位”的既定方针,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税务稽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确保了**稽查能够始终走在全省国税系统先进行列。

一、基本做法

(一)提高认识,树立信息应用促进稽查工作的理念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胡道新局长也号召全省国税干部要“全力打造数字型国税机关,进一步提升税收科学管理水平”。我局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确立了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提高稽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思路,并对我局的信息化建设制定了中长期规划,使得我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稳步推进,不断发展。

(二)强化信息应用,创新手段抓管理

1.建章立制,依托信息化手段考评工作业绩。自综合征管软件的稽查模块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以来,我局认真梳理综合征管软件工作流程,先后制定了综合征管软件稽查岗位职责、税务稽查文书流转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税务稽查操作行为。为了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调动全体稽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今年以来,我局在尝试对稽查查补收入、处罚率、入库率三项指标进行考核奖惩的基础上,又制定实施了《**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暂行)》,主要依托综合征管软件中稽查质量数据指标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考核指标,对全局各岗位、各环节、内外勤、从领导到一般同志在考勤和完成工作任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控、考核、奖惩。据统计,该办法实施半年来效果显著,全局劳动纪律和稽查工作质量有了长足进步,已有51人次因考核被追究责任,已扣发岗位考核奖12100元。科学规范的管理也带来了稽查办案的丰收:配合司法机关成功查处了省局挂牌的“三诚机电公司偷税犯罪案件”和“微联物贸公司偷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以及省局交办的“铁发集团涉税案”等一系列有影响的税收专项检查专案,查补税款2000多万元。

2.创新手段,提高稽查选案检查工作的有效性。为了及时准确锁定涉税违法行为目标,避免无效劳动,进一步提高金税工程协查系统内部生成的委托协查的准确率,我局在工作中经过不断摸索,自行研制开发了《计算机选票查票管理软件》,该软件的投入使用为我局尽快建立“打击型稽查”,有效查处涉税犯罪行为,提高稽查威慑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引起了省稽查局的高度重视,还被安排到总局进行专题汇报演示,受总局稽查局领导的好评。我局近几年来查处的“**市永隆经贸有限公司”、“**市通宝物资有限公司”、“**市永利机电设备供应站”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就是使用该软件选票经过协查破获的成功范例。

随着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实施,我局还将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和各类稽查应用软件的推广使用速度,全面推行公文处理系统和稽查软件管理系统的实施,不断提高办公自动化和稽查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实现科技兴税,提高税务稽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几点体会

1.加强组织领导,是运用好信息化手段的前提。领导重视,信息化建设才能真正得到发展。首先,我局建立健全了相关的组织机构。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任组长的信息化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全局的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大胆实践创新,是运用好信息化手段的保证。创新是进步与发展的不竭之源,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持久的生命力。近年来,我局在认真总结全市稽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不断开拓创新稽查机制,创新信息化运用的新方式和新方法。例如,我局依托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对全局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奖惩和实施科学选案检查等举措,就是我局以实践创新推进信息化运用而做出的大胆尝试。

3.提高人员素质,是运用好信息化手段的关键。人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不管多先进的电脑,都是要人来操作的。只有抓好了计算机培训,才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为税务稽查管理工作服务。我局对税务稽查工作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工作也抓得较早。从2001年开始,先后多次进行全局范围内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经过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局干部都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都能较熟练地操作电脑,全局80%以上的干部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为我局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一支较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干部队伍。

三、今后打算

我局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税务信息化建设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局将以金税工程三期建设为契机,着重抓好两项工作:

1.建设稽查数据库,改变选案工作方式。建立全面完整的涉税信息及税收政策适用数据库,其中包含纳税人收入信息、财产信息、技术信息、租赁信息、货运信息、投资信息等涉税信息,结合一系列选案指标,提高纳税评估质量和稽查选案准确率。加强横向联合,拓展信息渠道,将纳税人所涉及的工商、银行、国地税之间的外部数据进行系统整合,提高选案的效率。

2.改进检查方式,提高检查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由手工记账向电子记账的转变,而税务部门的稽查方式却仍停留在手工检查阶段。如果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做两本账、临时拼凑数据,甚至删除财务信息,稽查人员将很难查清涉税违法问题。目前,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开发的“税务稽查查账软件”已在江苏、上海、大连等30多个国税稽查局中得到应用,并且效果显著,我局将积极向省局稽查局争取,尽快上线使用该软件,以尽快改进税务检查方式。

会议交流材料之三

加强信息资源应用提高税负分析质量

固镇县国家税务局

固镇县国税局从6月底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税负分析活动。在这次税负分析活动中,我们通过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税负分析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县共检查出未办理税务登记证个体经营户1000余户,核定或调整208户个体工商户纳税定额,月核定增加税款3万余元;对低于全省行业平均税负的61户一般纳税人企业进行纳税评估和约谈,对38户企业实施实地稽核检查,促使企业补缴税款218万元;全县20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的税负率较分析前明显提高,其中行业税负率最高增长了17%,最低提高了0.4%。今年1—9月份全县国税累计征收入库税款2153万元,同比增长31.91%,增收521万元,已经完成市局下达收入计划的93.6%。

一、快速应对税负信息,深入开展税负分析

今年6月份省国税局在网站上了全省各市、县2005年度国税税负信息,固镇县以0.6%的综合税负率排在全省最后一位,与全省6.7%的平均税负率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一信息震动了固镇县国税局上上下下,县局党组一班人立即意识到了税负偏低的背后可能存在的税收征管漏洞和不足,我们在第一时间迅即召开局党组会,统一思想,并着手精心组织和部署,率领县局全体税务干部从6月底开始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税负偏低研究分析行动。

固镇国税税负偏低的问题也引起了市局新任局长王金铸的高度关注,他多次指示固镇县国税局一定要认真解剖,搞好税负分析,查清原因,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王金铸局长的高度关注和指示精神对我局的税负分析工作既是一种鼓舞,同时大家也感到了一定的压力,全局上下决心一定不辜负市局领导的期望,坚决做好税负分析工作。

二、利用内外平台信息,查找税负影响因素

省国税局胡道新局长指出:各级国税部门从机关到基层,从领导到群众,都要进一步增强数据应用意识,不断拓展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做到以数据为准,用数据管理,凭数据说话。固镇县国税局正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动员全局力量,利用县里的一切信息和数据,通过税务系统内外平台的资源,认真查找和分析税负偏低的各类因素。

统计部门资料表明,2005年度固镇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41.34%、25.65%和33.01%,其中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增加值仅占整个地区生产总值的19.05%。全县41.99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中,能创造国税税收的工业、批发和零售业及房地产业等增加值合计仅有10.34亿元。工业多以农产品加工、纺织和服装制造等低附加值行业为主导产业,对国税税收贡献总量十分有限,如安徽丰原油脂有限公司属固镇县龙头工业企业,从事植物油加工,2005年实现产值7亿元,但当年仅实现增值税95万元。

在分析客观因素的同时,固镇县国税局更是眼睛向内,通过省、市局的相关数据应用及查询分析平台,认真查找主观原因。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到2005年底,全县个体起征点户仅有331户,而2505户未达起征点户中有相当部分是属于税源分散在农村乡镇、征管难度大等原因放弃了征管;全县企业细分为28个行业后,有26个行业的税负低于全省平均行业税负;104户一般纳税人企业中,54户长期零、负申报;全县114户小规模企业中,长期零、负申报的也占了一定的比例;税源监控不到位,存在漏征漏管现象。

三、多方搜集、应用信息,着力解决税负分析难题

税负偏低的影响因素明确后,对如何解决税负偏低问题,固镇县国税局提出了税负分析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排除客观因素,关注主观原因,利用现有的各类信息平台,多方搜集和应用现有的一切信息资源,采取比对、比较、计算、推理等各种手段,分析清楚纳税人实际税负,通过评估、约谈和稽查,促使纳税人做到守法经营、按章纳税,真正体现税收征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努力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固镇县国税局把全局人员分成6个税负分析小组,各自利用各类平台、各种渠道、各种方式,从广泛搜集纳税人涉税信息入手,对各个行业和企业逐个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税负分析,有力地保证了税负分析工作的圆满完成。

(一)搜集、利用普遍性信息进行税负分析。绝大多数企业都具有其行业经营和管理的普遍特性,在税收管理上也同样存在一些相同的问题。分析小组广泛搜集企业同行业的相关信息,对企业的税负进行对比分析,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安徽丰原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属农产品加工行业,是上市公司安徽丰原生化的控股子公司,针对农产品加工行业普遍存在着收购发票开具不规范、以及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通过对该企业农产品收购发票、原材料、销售、资金往来、在建工程等直接进行重点审查,核实需调整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1470万元。

(二)搜集、应用科技性信息进行税负分析。对一些看似正常的生产企业,分析小组采用了一些特殊手段和方式,通过搜集其相关的一些科技性信息,不仅完全清楚了其经营状况,还全面掌握了其生产的实质情况,在税负分析时使纳税人心服口服。在对固镇县华明助剂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税负分析时,分析人员并没有因为企业财务核算健全,账簿、凭证资料完整,税款计算缴纳没有问题而放松警惕,他们通过请教中学化学老师,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投入和产出比例这一信息,从而分析得出企业产品库存量、生产量和销售量不对等的情况,通过约谈后,该企业补缴增值税26万元。

(三)注重了解和利用第三方信息进行税负分析。对第三方信息的调取和应用在这次税负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固镇大江粮油公司进行税负分析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度为零申报,但分析人员通过对另外某油脂公司核查时发现该企业的购油记录,再次约谈后,促使该企业主动申报了税款5万元。房地产企业是国税部门所得税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分析小组首先与地税部门比对房地产企业营业税信息,然后与土地部门比对审批用地、与建委部门比对开发面积、与房地产管理部门比对房产证、与银行比对收入等信息,全面掌握了房地产企业的预售和销售情况,使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大幅度上升。

四、建立信息资源应用机制,构建税负分析联动新格局

从这次税负分析的指导思想、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果可以看出,信息资源的充分应用是提高税负分析质量的保证,要做好税负分析工作,必须建立信息资源的应用机制。为此,固镇县国税局已经开始着手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信息应用,以构建全新的税负分析联动新格局。

(一)建立信息管理体系。确定由信息中心、计划征收科和征管科定期联合税负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全省行业税负、各税种税负信息,全县各企业税负信息及税款征收信息,并通过网页和文件将信息传递给各相关单位。

(二)明确税负分析职责。征收管理单位接收到相关信息后,在工作计划中排定税负分析对象,采取多种形式搜集分析对象涉税信息,对纳税人开展全面税负分析。对通过约谈、评估后,税负偏低仍无法解释原因的,移送稽查部门进行专项检查。

(三)完善税负分析考核制度。制定和落实考核制度是做好应用信息、提高税负分析质量的重要保证。结合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税收执法考核和税收执法监察考核,固镇县局制定了税负信息搜集、、应用的一系列考核奖惩措施,把“信息流”和“业务流”有机结合,使信息的应用真正进入到税收管理和考核的范围内,切实提高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应用,使税负分析时刻做到有理、有据、有效果。

五、几点体会

通过加强信息资源应用、开展税负分析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一是加强税负分析工作要有对信息资源高度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善于捕捉信息、应用信息。二是广泛的信息资源是做好税负分析的重要基础,必须充分应用各类平台、各种方式全面搜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使税负分析在信息资源支撑下开展。三是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科学应用是做好税负分析的重要保证,信息资源只有进行一定的整合才能应用,而科学的应用才能保证税负分析工作质量的真正提高。四是应用信息资源、加强税负分析应该建立良性互动机制,这是做好税负分析、提高征管质量和水平的长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