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税交流
时间:2022-09-17 01:40:00
导语: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税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40余家,其中国有企业6家,集体所有制企业3家、个人独资7家,其他类型企业24家。主要经营废旧酒瓶、废玻璃、废钢铁等。年初至今总计收购金额约1.8亿元,其中从民间收购1.7亿元,从工业企业购进600万元、商业企业购进300万元、其他企业购进100万元。总计销售收入1.8亿元,其中销售给生产性工业企业1.7亿元、其他企业1千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发票管理方面。
废旧物资经营企业在收购废旧物资时,不论收购的废旧物资是工业生产废料,还是家庭个人消费品废料,也不论交易金额大小,出售方均为个人,均开具废旧物资收购专用发票,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明显存在未按规定向出售方索取普通发票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能。在废旧物资销售环节由于废旧物资经营企业与销售对象之间存在某种利益关系。为了实现让销售对象(多为一般纳税人)少纳税款的目的,废旧物资经营企业销售发票中反映的价格往往高于同期同类产品的市场价,如果差距不大,税务机关很难发现。此外,目前许多地方废旧物资经营企业都出现了外购外销业务,当地公司仅负责开票及核算,易造成废旧物资经营企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开票公司。
(二)企业经营大部分为现金交易,虚开发票无法查证
经过调查可知:目前废旧物资经营企业收购对象分三类:一是各经营规模较小的个体收购摊点。二是各地的废旧钢材交易市场。三是生产型工业企业。其销售对象绝大多数为生产型工业企业,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个人的屈指可数。从以上交易对象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具备转账条件的经济实体,为什么不选择能清楚查明逐笔交易的银行转账方式付款,而选择极易产生隐瞒交易的现金交易方式。其目的不言而喻:一是隐瞒销售收入,偷逃国家税款,私设小金库。二是虚开收购发票,虚开废旧物资销售发票,非法牟利。
(三)企业库存商品账与实物均核对不符
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在购进废旧物资后,均要经过收购→过磅入库→付款→分拣→拆解→除杂-分类→过磅出库各环节。购进时付款依据是入库商品的重量。而在销售时是把经过拆解、分类后的商品出库,由于除杂后库存商品重量减轻,容易导致商品结存为红字。加上分类后的商品同入库时商品又不完全一致,所以经常出现库存商品串货的现象,导致部分库存商品的期末结存数为红字。而企业又不及时进行盘点调整,以至于库存商品帐形同虚设,帐实不符。此类问题存在既有行业经营的特殊性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管理跟不上要求造成的。
(四)未按规定设置有关会计科目
《财政部关于减免税和返还流转税的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字〔1995〕006号)规定,企业实际收到计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由于企业认为直接减免税也就是不用缴税,不缴税,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及其明细科目意义不大,因此,大部分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未核算增值税相关科目,这不利于企业纳税申报资料的填写,更不利于税务部门监管,也不能充分体现国家的优惠政策。
三、建议
(一)对废旧物资回收单位从三类收购对象手中购进的废旧物资应要求其一律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结合起征点对向个人收购的每次收购金额200元以下可开收购发票,否则不与享受免税政策。
(二)企业间交易包括收购、销售两个环节一律通过银行转账,否则废旧物资经营企业不得享受减免税政策,工业企业从废旧物资经营企业购入的废旧物资进项税不得抵扣。
(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跨县市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的业务,一律在经营所在地办理税务登记,核算购销业务,由经营所在地国税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四)清理目前的废旧物资回收业务税收政策,对不合理的,矛盾的以及不利于加强管理的予以修订或取消,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有关税收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2]893号)。
(五)严把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免税资格认定关,对不符合总局国税发〔2004〕60号文件规定的三个免税条件的,对货物进、出库无专人管理的,对账、钱、物不分离管理的及经营单位与所属经营人员不依劳动法签订劳动关系合同的,一律不予认定免税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