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科技 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管

时间:2022-07-31 06:04:00

导语:运用信息科技 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运用信息科技 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管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防范腐败和不正之风,把防控“关口”前移,是新形势下从源头上加强反腐倡廉、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我省是国务院确定的四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省份之一。从*年开展试点至今,全省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已全部实行了这项制度,提前达到了中央关于2008年基本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要求。在合作医疗快速推进的同时,如何杜绝管理上的漏洞,确保农民的“保命钱”每一分一厘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重点。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从这项工作启动之初,就在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全省的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科技防控手段,不断强化监督管理,推动合作医疗健康发展。现将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通过信息化实现规范化

在合作医疗的启动阶段,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部分农民对这项制度持怀疑态度:一是担心合作医疗能不能长久;二是担心各项政策能否真正兑现;三是担心合作医疗资金会不会被截流、挪用,甚至贪污、私分;四是担心在实施过程中会不会凭关系、走后门,在报销范围和额度上因人而异;五是担心医院会不会因此乱检查、乱开药、乱收费,反而增加了自己的负担。

要打消农民的疑虑,从根本上增强合作医疗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唯有让事实说话。在整个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过程中,抓好资金的管理、使用、审核、报销以及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是规范管理、取信于民的关键环节。在具体管理手段上,我们认为必须最大限度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堵住传统方式的漏洞,尽最大可能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弊端。

在我省合作医疗试点初期,我们就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和建设方案,指导各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并开发了全省统一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省已有45个县(市、区)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有23个县(市、区)即将完成改造和建设,合计占全省总数的79%。我省计划在*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各县(市、区)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并建成省级合作医疗信息交换平台,逐步实现农民在本地和异地住院费用数据的录入和清单的审核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完全避免人工操作的漏洞和弊端。

二、确保合作医疗公平公正

在报销范围和额度上不因人而异,做到“公平、公正”,既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关键,也是保证合作医疗基金安全的关键。而信息管理系统在执行政策、管理财务方面的“特长”之一也正是“铁面无私、遵纪守法、恪尽职守”。为此,我们开发的全省统一的合作医疗管理软件主要包含“中心业务管理系统”和“基金财务管理系统”两大部分。“中心业务管理系统”具有身份管理、审核报销、查询统计、决策分析等六大功能,主要用于执行合作医疗报销政策。“基金财务管理系统”具备财务处理、出纳管理、帐簿输出、财务分析等七大功能,主要用于规范基金管理。

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农民凭自己的合作医疗信息卡和身份证件,刷卡门诊或住院。就诊期间,医院通过宽带网络将该农民所发生的诊疗费用清单自动传输到当地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由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的计算机自动进行审核。出院时,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将费用结算结果通过宽带网络及时传回医院,由医院将报销清单打印给农民,并将报销款垫付给农民。这样,整个过程全部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避免了人工操作的漏洞和弊端。

另外,海量而枯燥的数字、报表很容易使财务人员忙中出错,但计算机却可以轻松地弥补人的缺陷。信息系统在审核报销的同时,将参合农民的诊疗费用明细和发票内容自动保存,列成个人帐目,并直接导入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的基金财务管理系统,自动进入会计电算化流程。这样,既提高了财务决算的效率,又规范了合作医疗的财务管理,从技术上促进了合作医疗资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同时,参合农民出院时就可一次性结算费用,清单一目了然。这样既方便农民,又使他们放心、满意。

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将合作医疗的各项政策、制度及工作要求融合、渗透并固定在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控制了传统方式中工作人员个人的自由裁量权。该不该报销、报多报少已经不需要哪个人来审批,从而确保了“政策面前一律平等”,真正做到“六亲不认”,实现“阳光操作”。

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为了确保合作医疗公开透明、取信于民。我省开发的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可以设置基金支付预警信息,所有操作也都在系统内留有“痕迹”,可随时对基金收支过程和结果进行核查。这样,就使过去以“事后监督检查为主”转变为现在“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程监督检查。同时,我们还充分应用网络技术手段,确保有关信息按时向农民和社会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省卫生厅专门建立了“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定期在网上公布有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绍兴、萧山等市、县(市、区)也陆续在因特网上建立了合作医疗网页,定期公布有关政策和信息数据。这些地方通过网络,使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能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及时了解资金的运行情况。农民个人和镇乡、街道也均可通过网络随时查询结报情况及相关信息,村一级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打印本村农民合作医疗就诊、报销的清单,及时向农民群众进行公示。这些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了“他律”和“自律”的监督作用,既保证了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公开、透明、准确、科学,又在宣传发动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电子计算机的自动化生成特性大幅度减少了人的操纵控制,超越了人的感情羁绊,从而使各个环节真正做到“铁面无私”。在目前设计的管理系统中,所有数据一经输入,系统将自动进行监控,网络又把数据迅速输送到中心,使暗箱作弊几乎无计可施。数据录入系统数据库后,还具有不可更改性,有效杜绝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造假的可能,从而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合作医疗业务流程中的各种情况。

四、促进医疗服务优质规范

为了加强对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参合农民医药费用的不合理上涨。我们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费用变化动态,并结合“费用一日清单制”、“自费项目预先告知制”等管理制度,提高对医疗服务的监管能力。

为此,我们专门开发和推广了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信息系统、病人住院收费管理系统、财务查询管理系统、医院门诊收费系统、药库管理系统、临床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软件,积极预防和治理合作医疗诊疗服务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我们还探索运用合作医疗“中心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决策分析功能,对医院传输到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的诊疗费用清单进行审查,直接对医院药品使用情况、医务人员处方情况施行监督检查。监控系统还可以随时自动对各个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次均医疗费用”、“住院次均医疗费用”、“重复住院率”等指标以及病人转院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审核,发现违规现象,即可采取应对措施。通过上述科技防控手段,各地有效提高了对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和监督力度,降低了自费药品和诊疗项目所占的比例,促进了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合理化。

此外,由于实行了计算机联网管理、实时结报,免却了农民多次往返劳累之苦,方便了农民群众。同时,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及时了解工作进展状况,并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查询和分析,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为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补偿方案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提高业务经办能力和管理水平打下了基础。

我们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抓好“阳光工程”,着力解决深层次的管理问题,是浙江在合作医疗工作方面“与时俱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具体体现。凡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地方,工作都比较规范,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比较满意。据省农调队调查,我省86.8%的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在省政府多次调研过程中,农民群众都反映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又一件大好事、真实事!二是管理比较规范。至今,国家和省、市、县四级审计部门已对全省46个县(市、区)的合作医疗基金进行了专项审计,普遍反映良好。*年11月,中办、卫生部联合督查组和省政府对全省农村卫生工作所进行的专项督查结果也表明,全省各地较好地执行了中央和省的合作医疗政策。三是工作进展较快。正是由于得到了农民的信任和拥护,我省已在全国率先全面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止*年12月,全省共计2494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83.97%。

综上所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福泽亿万农民的创举。要吸取传统合作医疗几起几落的教训,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但光有制度还不够,还必须通过有效的监管手段,确保制度不折不扣地得以执行。我们认为,必须采取“管理制度加科技手段”的方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将管理与监督有机结合,将廉政工作贯穿于合作医疗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公开化,我们努力使合作医疗所涉及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均按照既定的、固定的、标准化的流程和方式开展工作,从而寓管理于监督之中,寓监督于管理之中,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体现廉政要求,维护农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