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
时间:2022-07-30 05:45:00
导语: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999年以来,由于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高校应届毕业生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增加到250万人,2005年更达338万人,2006年高达413万人。随着这些扩招的大学毕业生陆续涌入就业市场,社会上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这一问题能否解决好将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家庭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从“天之骄子”到“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的角色转变。无论大学生、家长还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正视并且应对这个现实。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很复杂,有扩招的原因,有经济周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有行政管理体制的原因,也有高校本身的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等等。我们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得到深入发展的今天,作为“大学生”生产主体的高等学校,更应该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并不是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否定,而是基于研究、探讨今后高等教育如何走出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子,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来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的问题。经过分析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教育观念陈旧、学科建设缓慢、教育模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削弱了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就业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体制改革滞后。近年来,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目前,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而教育体体制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化,这突出表现在大部分学校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教育主管部门用行政管理的方式代替和干预学校的管理、专业的建设,课程的改革等现象普遍存在,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上讲,这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不少高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政府存在依赖情绪,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我国大学许多专业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目标都不是很明晰。师资队伍也存在着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技能单一等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分化和高等学校的层次定位仍然存在不够清晰的现象。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方向的错位,用人单位期待与大学生期望的错位,都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二)学科建设迟缓。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是造成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一是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由于高等教育有一个周期,专科三年,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而市场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对一些与市场经济结合比较紧密的专业,必须对市场作科学的预测,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一直由政府主管部门分配就业,高校不用去琢磨市场。在专业设置以及随市场需要调整专业上滞后,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这一情况在扩招后更加严重。二是许多大学对专业设置作长远思考时,不顾师资条件,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什么专业“热”就开设什么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造成学科结构不均衡,一些热门专业供过于求,有的冷门专业供不应求。
(三)素质培养不足。这几年,有些高校只顾盲目招生,而放松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一些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技能单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实际动手能力差;事业心不强、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敢闯、敢干的作风;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缺乏应有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当前有些高校工作中心的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各类高等学校的工作中心只有一个—人才培养。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项活动,都必须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也就是说,法律所规定的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标准不仅仅是传统的知识“传授与学习”的教学质量,而且还包括了“适应能力与心理素质、社会道德与责任、创新意识与能力”等的教育质量。综观当前众多高等学校的工作指导思想,均以本校目前所处的不同层次来确定自己的工作中心,或以“教学为中心”,或以“教学、科研为双中心”,或以“科研为中心”,力争上规模、上档次。很显然,无论是何种选择,都有着明显的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痕迹,都没有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诚然,无论对于教学型还是科研型的高校来说,教学活动或科研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并不意味着就以“教学为中心”或“科研为中心”。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不能代替“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工作中心。高等学校只有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才能调动学校的一切资源,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最终培养出不同层次、达到教育教学合格、甚至优秀标准的各类人才。应该说,社会需求和认可的素质就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我们教育发展的方向。
(四)就业指导工作不够。我国虽然绝大多数高校已建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高校体制改革所需要的完善就业体系还相差甚远。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机构除了忙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以外,很难再有大块的时间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机构机制尚不健全、人员经费配备不足、软硬件设施也不能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需要,就业机构只能满足毕业生就业最基本的需要。大多高校只进行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技巧方面的指导,服务对象也只限于应届毕业生,而忽视对在校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职业准备的前期指导,使毕业生仓促走上社会。现阶段,无论是在人员素质、知识储备、占有信息上,都还不能真正将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课程列入课程计划。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就业特点进行科学分析和个别辅导。就业指导工作中,重就业技巧的准备,轻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培养;重对就业市场的分析,轻对用人实体需求能力的研究。职业测试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在我国还不能得到广泛运用,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有效参考。
二、消除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的高校教育对策
(一)加快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步伐。首先,高校的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彻底改变对高校的旧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方式,应遵循市场法则,赋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要建立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服务,注重引导,使高校尽快融于市场经济,在市场中发展壮大。其次,高校应根据市场需要,围绕学生就业工作,重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学生就业作为学校办学的关键性导向之一,据此调整内部人事分配制度,将学生就业情况与全校各类人员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一般情况下,没有市场需求的专业,不能开设;没有能力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师,不能授课。使高校真正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式。
(二)调整学科结构重视通才教育。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主要集中在需求错位、结构性矛盾等方面。学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当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目前,世界著名企业在人才需求上普遍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譬如团队精神、诚信程度、外语水平、沟通技能、积极心态、道德修养等。关于道德修养,以前只有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单位比较强调,现在许多大型的外资企业也很重视,甚至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理念。因此,高校要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在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上花力气。首先,不能将专业划分得太细,要强调“通才教育”。因为社会需求多变,专业划分过细,势必限制大学生将来的就业空间;因为许多大企业对员工都要进行岗前培训,更看重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因为企业的产品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常保优势,因此产品转型和员工换岗将变得比较普遍,专业过于具体或技能过于单一,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其次,高等教育要强调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要注意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潜能来培养人才,注意拓展和完善大学生的智能结构。再次,教学形式应该多元化,并切近实际。高等教育是为了大学生将来有更大的发展,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尽快成才,应该是高校甚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高校应该为大学生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希望招聘有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应当说,这种用人要求是无可指责的。用人单位就是“用人”的单位,不是第二大学,培养人才不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尽管人才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获得成长机会。因而,高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得到工作实践的锻炼。这需要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并创造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这种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经历要求的唯一办法。
(三)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在创造新财富的同时创造就业机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创业来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无疑会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办法。一个学生创业可以吸引若干个学生的参与,创业成功就可解决一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社会上形成了学生创业的气候,将大大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创业教育应该是一项教育的系统工程,它面向的对象是所有有志于创业的人,而不仅仅针对在校大学生。它的教育过程是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它具有终身教育的特征,就是说创业教育是一种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不断深化的终身教育,而不仅仅是一种专业技能教育。创业教育对在校学生来讲,还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很多在校大学生都认为,就业是自己需要找工作单位。所以造成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被动局面。创业教育则要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高校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进行创业指导,扶持创业团队实施创业过程。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
(四)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每年10月份以后,各省几乎天天都有大型人才市场,都是几万人的规模。毕业生买了门票,连与单位代表说话的机会都没有。调查表明,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的主要途径是学校举办的各类中、小型人才市场,这反映了学校在服务功能上的优势。但根据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这种小型招聘活动持续半年以上的时间,对学校的教学秩序有很大冲击。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完善、规范、稳固以学校为主的就业市场。学校开展就业服务工作要有适合的场地,并有必要的洽谈、资料查询、微机房等设施。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周末常设市场,以缓解或消除马拉松式的就业市场对学校教学秩序的干扰。学校要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广泛联系,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这一网络具体可包括用于登记和用工信息的工作岗位网,用于登记和求职信息的人力资源网,提供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动向、就业增长预测、各产业工资福利水平等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提供培训信息、出售培训课程计划的培训网。
(五)深化就业指导工作。第一、要健全就业指导体系,做到人员精良、经费充足。要对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机构的设置、人员选拔、工作制度等进行彻底改革,实现高校就业指导的机构专门化。要重新调整、组建一个人员素质好、工作效率高的大学生就业专门机构,机构中每一位成员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就业指导常识,有一定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工作专职、兼职队伍。第二、加强对大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努力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制定职业规划。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他们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的情况;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形成、择业实力的增强和求职技巧的培养都会大有帮助。第三、加强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必须是建立在对人的个性心理和职业特点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对大学生整个人生的职业活动的规划和设计,必须强调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学校要单独设立为个别学生辅导用的相谈室,为学生服务。学生也可通过网络把自己的问题或者履历表、求职信发给辅导老师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第四、实施职业技巧培训,开展职业心理测定。提供咨询,开展就业心理、技术训练,在毕业生与就业部门间牵线搭桥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工作。大学生择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排除心理干扰,克服盲目自信或自卑、急功近利、患得患失,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就业的成功率。要对毕业生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选择职业的能力培训。开发适合我国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测定工具,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追踪、跟进和指导。
- 上一篇: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
- 下一篇:网络的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