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丰收在望审视粮食安全
时间:2022-07-16 05:02:00
导语:喜看丰收在望审视粮食安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预计:今年夏粮增产4%左右打破“波动怪圈”
原因:惠农强农政策先进科技支撑
建议:防止新一轮卖粮难灵活掌握粮食进出口政策
来自农业部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6日晚,全国已收获小麦1.76亿亩,占应收面积的51.8%,进度过半——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指出,我国夏粮丰收在望,如果近期不出现重大灾害性天气,我国夏粮单产将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将实现第五年增产。
今年夏粮丰收有着怎样的原因?夏粮丰收对全年粮食增产有怎样的意义?夏粮丰收了,全年粮食丰产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是否得以保证?
五年增产打破“波动怪圈”
“今年的夏粮丰收,是我国在经受部分地区持续严重干旱、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重大病虫害重发、四川汶川大地震等多重灾害影响下取得的,来之不易。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3%,夺取夏粮丰收,就为确保实现全年粮食生产预期目标开了好头。”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夺取夏粮丰收将为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上涨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增加农副产品有效供给,使结构性上涨的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能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近2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一直在丰收与歉收之间波动,连续稳产增产基本没有超过3年。连续的波动让一些人习惯性地认为,我国粮食丰收后的减产是一种必然。“因此,过去学术界曾对粮食生产有四年一个小周期,十年一个大周期的判断。”李国祥说。
但是,从*年至今,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年粮食总产达到*公斤,而今年有望再创历史最好水平,从而实现首次连续五年增产,走出了连续两三年增产、接下来就减产的“波动怪圈”。
“今年夏粮有可能获得较大的丰收,预计增产幅度在4%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崔晓黎分析说:“近两个月,我们先后到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中南地区的河南,华南地区的湖南、广东,对五省的粮食产供销情况做了调查,得到的总体判断是:粮食市场的供给情况基本平稳,价格波动幅度不大;夏粮长势良好,特别是河南小麦的长势之好,是多年来少见的;各地的粮食储备比较充裕,不会出现供给断档;国际粮食危机对国内市场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大。”
“中国夏粮的丰收将对国际社会中国粮食威胁论给予有力的回击。”李国祥说:“中国有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能力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去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公斤,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粮食产需缺口由五年前的500多亿公斤缩小到150亿公斤,基本实现供求平衡。”
政策好、人努力、科技支撑
“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科技带来丰收粮”,是人们评价近年来粮食增产丰收经常用的一句话。
解决“三农”问题和确保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粮食的丰收离不开中央惠农强农政策的落实。近年来,中央连续发出一号文件,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梯次构建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创历史新高。面对世界粮食的新形势,国务院在今年初预算大幅增加的基础上,又出台十项重要政策措施,再增加投入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四补贴”,规模达950多亿元,比去年增长85%。
“对农民的补贴和起保护作用的最低价格是很好的政策,有效调解了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李国祥指出:“前一个月,我们课题组在河南农村进行入户调查时发现,农民一亩地能领到80元的补贴,因此有80%的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很高,30%的农户认为只要能得到耕地,他们就愿意扩大粮食生产,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对这种积极性,我们必须进行保护。”
“能够把粮食生产能力保持在五亿吨的水平,不断提高单产,最主要的就是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测土配方,控制播期,良种良法,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现在的农业生产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李国祥说。
据了解,去年小麦秋播以前,农业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小麦生产技术方案,重点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10大主推技术,研究提出了玉米晚收、小麦晚播的“两晚”技术。针对黄淮海部分地区小麦因连阴雨播种过晚,导致群体不足、个体偏弱的情况,组织专家制定了以“促分蘖、增群体、争穗数”为重点的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实现了小麦晚播不减产。
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推动下,实现了市场化条件下的统一供种,使小麦良种统供率、优质率和订单率明显提高。据农业部统计,全国小麦统一供种面积1.81亿亩,统供率达52.8%,比上年增长2.5个百分点。据农业部对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山西、湖北、四川、陕西等9个小麦主产省535个项目县的不完全统计,今年夏收小麦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亿亩,亩均增产26.6公斤,增幅8.0%,增产小麦32亿公斤。
丰收之后,仍要居安思危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些对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因此,面对夏粮丰收的局面,我们仍要居安思危。
“农资价格的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种粮的收益和积极性。”李国祥说。
据统计,我国的粮食除去大豆以外,玉米、水稻和小麦三大品种的总产量已经达到4500亿公斤,而国内的三大品种需求大约在4300亿公斤,供给平衡有余。崔晓黎认为,粮食丰收后,由于国储总量充裕,出口受限,粮食市场价格开始走软。因此要防止出现新一轮的卖粮难,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如果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但没有粮食的市场出路,有可能出现储备粮压库,财政资金背包袱的局面。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最终会冲击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主产粮区抓粮食生产的主动性,严重抵消国家粮食直补的效率。
专家建议,国家对粮食的进出口政策要灵活掌握,要用市场调控的办法来保护农民的种粮收益,贮备要控严,周转要放活,进出口要机动。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要尽快对2008年的粮食形势做一个总体评估。对如何应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危机,如何调控国内市场和适时适度地利用国际市场,如何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减缓通胀的压力,如何保障农民种粮和主产区政府抓粮,如何协调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平衡等,以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其次,要准备一定数量(比如3000万吨)的储备粮,相机平抑市价。周转性商品粮经营尽量推向市场运作,与政策性补贴脱钩。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充分发育、发展、发达的市场流通体系与组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前提,而这正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中需要加强的。
- 上一篇:循环经济与农业废弃物再利用
- 下一篇:重视提高农民工的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