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机遇突重点加强领导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时间:2022-07-14 04:24:00
导语:如何抓机遇突重点加强领导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这次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相关会议精神;总结我州*年农业农村工作;讨论我州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扶贫开发、发展乡镇企业、畜牧业、茶叶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劳务输出以及鼓励科技人员从事农业经济开发的意见;安排布署我州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去年末以来,中共中央和云南省委相继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州委对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十分重视,州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相关会议精神的传达,研究了我州的贯彻落实意见。下面,根据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的实际,我就做好我州的农业农村工作、提高我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州农业生产形势,努力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年,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切实加强了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州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使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虽然遭受多次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仍然实现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同步增长。农业总产值22.4亿元,下降3.2%;粮食总产29.82万吨,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1394元,增长5.4%;是近年来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这是全州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一年中的主要工作是:
一是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意见,确保在大灾之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在抓好粮食生产、实现粮食面积、单产、总产新的突破的同时,突出了优质粮食生产,为*年的*农业增加了新的亮点。
二是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冬季农业。为使农民在大灾之年收入不减,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冬季农业开发,全州共完成冬农开发面积59.44万亩,实现农产品产量17.93万吨,实现农业产值2.26亿元,同比面积较上年减1.04%,产量增1.13%,产值增15.3%,开发区农民人均冬季农业收入364.3元,同比增55.7元,增长18.05%,为全年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农业经济作物在调整中呈现出全面推进的发展势态。特色优势农产品订单开发品种多、面积大,冬农作物订单种植面积达7.52万亩。
四是加大投入,推动畜牧业和水产养殖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增长5.6%;全州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实施了盈江天然牧草恢复、“中国-欧盟”水牛开发续建等6个畜牧项目;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绩,确保了全州畜牧业生产安全;水产品养殖19.16万亩,比上年增3.04万亩,产量1.15万吨,同比增252吨,实现产值1.05亿元。
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水毁修复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麻栗坝水库大坝截流成功,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潞西勐板河水库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大盈江、瑞丽江治理、盈江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人畜饮水工程59件,解决了3.18万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3万亩,新建农村沼气2542户,节柴改灶1572户,生态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取得新进展。
六是继续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按照州委提出的“一县一品”的发展思路,注重发挥好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目前我州已有国家级的潞西宏天实业和省级的潞西顺成畜牧业渔业、潞西成昌生物化工、潞西生态茶叶、瑞丽红瑞柠檬开发、梁河魔芋制品、梁河地利畜牧、盈江盈丰亚麻、盈江盈图农产品加工等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带动我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州乡镇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2.23亿元,增长10.0%,实现营业收入14.78亿元,增长12.0%,上缴税金5290万元,增长8.1%。
七是继续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和农村劳务输出。*年全州各级农业部门通过“绿色证书工程”培训农民27.7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成效明显,共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0466人,其中向省外转移3248人,县外转移2092人,县内转移3940人,超额完成了州委州政府下达的年度劳务转移输出工作任务。
八是落实科教兴州战略,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州科技局分别在全州不同地方开展多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科技储备增加,*年全州农业系统共获得农业科技成果28项,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达40%。
九是加快农村改革,努力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去年全州农村教育、卫生改革均有新的进展,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在有序进行。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十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健康发展。随着村级“两委”换届结束、各级党委积极推进“云岭先锋工程”,使全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在勤劳致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带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州是一个典型的边疆农业州,我州当前的农业生产能力、农民的富裕程度、农村的发展水平都还比较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比较效益还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城乡收入比,全省是4.7:1,我州是5.8:1,农民收入增加难度大,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山区、坝区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在扩大;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农业资金短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以及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没有很好体现出来;农业科技的支撑力还比较弱,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劳动者素质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任务艰巨,保持农村发展良好势头任重而道远。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标
去年12月,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中央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是全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我们制定农村政策、指导农村工作的根本依据。
今年2月25日至26日,云南省委也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对我省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会议要求,今年“三农”工作要顺应当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客观规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务必做到执政为民重“三农”、以人为本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改革开放促“三农”、求真务实抓“三农”;着力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从战略规划、领导决策、资金投入、工作部署和政绩考核各个方面来加强“三农”工作,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农业效益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会议还讨论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州做好“三农”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所提出的目标是很高的,首先,我们看“多予、少取、放活”。多予,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少取,就是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取消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费负担,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放活,就是要放开农民手脚,搞活农村经济,通过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在“少取”方面,多年来,*是做得很好的,我们从农民手中收取的各种税费始终保持在中央规定的最低线以下,没有发生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事件,干群关系良好,但是在“多予”、“放活”方面,由于*财政历来困难,我们对农业的投入一直不足,搞活农村经济、激发农民尤其是山区少数民族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的办法也不多。其次,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的农业基础还十分薄弱,特别是在广大的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按照中央的要求,提高我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是一件长期艰苦的工作。再次,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或者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面,从全国全省的大局来看,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时机和条件,但是,在*,我们的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都很低,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还不强。总之,我州与全国、全省相比,无论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任务都很艰巨。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州情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更好地把握“三农”工作的主动权,把我州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到新的水平。
州委四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农业强州的发展思路,今年1月召开的州委四届八次会议,又确定了把农业和农村工作当作目前我州的两个工作重点之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农业强州”的发展思路,我州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州委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结合实际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重点,抓住机遇,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快农村改革,加大农业投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制定的各项支农政策,进一步加强山区工作,大力推进以城市带乡村、以坝区带山区,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确保今年粮豆播种面积11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34万吨,农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以上。
按照这一要求,全州上下要齐心协力,坚持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放松,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布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州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
三、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做好各项农业农村工作
中央提出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为我州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核心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州是典型的农业州,“三农”问题是全州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已经实行的优惠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今年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近年来中央和省都在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是在我州对农业的投入有减少的趋势,这个问题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州政府要成立领导小组,整合全州涉农项目资源,整合政府支农资金,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二要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粮食直补要有计划地向山区推进,争取上级经费有困难,可由州、县市财政安排一部分;完善退耕还林由补粮食改为直接补现金、农资生产减免税及补贴政策,争取尽快恢复对山区“两杂”种子的补助;三要做好农资市场管理,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的行为和农业生产资料乱涨价,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农民因为减免税收等政策落实后得到的利益不流失。四要继续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政策,巩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保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当前我州在开展禁毒防艾工作中,个别地方在村规民约中对吸毒人员的承包土地作出了与《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相违背的规定,这个现象要尽快纠正过来。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把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要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抓好基本农田建设和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鼓励和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对他们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工投劳;要继续抓好大型灌区配套。大力推进包括麻栗坝水库工程、江河治理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在内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通过加强水政执法和监察工作、实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要积极主动抓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山川秀美,但地质灾害也比较多,去年的几次洪涝泥石流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使灾区的基本农田、道路交通和水利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生态重点工程建设要提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当前要继续突出抓好灾后水毁农田、道路、水利工程的修复。
(三)加强农业科技工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努力争取和组织实施省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做好农业科技项目的储备和申报工作,继续在全州广泛开展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如潞西千亩柠檬丰产栽培示范、*边疆高效农业科技示范、滇皂荚绿色高产栽培及产品综合开发示范、农产品营销及加工示范、农村新能源开发示范等,通过示范带动面上的发展。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力争在新品种培育、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要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努力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新办法,同时注意发挥各种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推广新型实用技术。要搞好全州科技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农业基础科技研究,热情鼓励全州事业单位(除了教育、卫生部门外)的科技人员通过带薪离职、停薪留职或者辞去公职等形式,直接参与农业经济开发。积极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社,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做到科技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还要组织一批科技人员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
(四)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我州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个深层次的矛盾是农业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效益不高。调整农业结构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发展优质粮食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已经有了“遮放贡米”等一批品牌,要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全州粮食安全同时,按照“优化品种结构,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效益”的要求,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在作物结构上,大力发展优质稻、高产优质玉米、冬早马铃薯等作物;以区域化、规模化、贸工农一体化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粮食就地深加工的能力,搞好粮食产销衔接,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建设、优质基地建设投入,要向粮食基地县(市)和粮食主产区倾斜,着力建设好商品粮基地县及优质专用粮安全示范区。二是大力发展冬季农业。冬季农业是我州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经。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冬季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把抓好冬季农业与抓好粮食生产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年初就要计划安排,有领导,有措施,结合产业开发,把冬季农业做大做强,推进冬季优势农产品向规模化、区域化、优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三是坚持“一县一品,统筹发展”的原则,重点抓好柠檬、咖啡、澳洲坚果、麻竹等有一定基地规模和加工营销能力的产业。规划柠檬以瑞丽为主种植10万亩,咖啡以潞西为主种植6万亩,澳洲坚果以盈江为主种植10万亩,麻竹以陇川、瑞丽为主种植20万亩,滇皂荚以梁河为主种植3万亩。以上5个项目合计49万亩,到2008年建成,2015年全部投产,工农业产值17亿元,利税3亿元。这个规划是符合*实际而且是可以实现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行动上抓而不实,几年过去了,已经确定的柠檬、咖啡、澳洲坚果、麻竹、魔芋、山苍子等产业总是达不到预期的规模,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尤其是柠檬,这是省政府专门召开过现场会、投入了大量资金的产业,至今还远远没有完成规划任务。各级政府要深刻反思产业结构调整难成规模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明确了投资主体、有市场前景又能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政府要协调农业、水利、科技、土地等相关部门,主动做好服务工作,把产业迅速做大做强。要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坚持全州一盘棋思想,统一规划,因势利导,把已经有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发展成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特色优势产业。四是毫不动摇地抓好甘蔗生产。*的蔗糖业虽然几经风雨,但是目前依然是*的第一大产业,甘蔗种植依然是广大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英茂集团和力量生物公司两大集团参与整合我州糖业生产之后,给*的糖业带来了生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国家进一步重视和鼓励粮食生产、农产品的比较效益逐步拉大后,农民种蔗的积极性明显减弱。*/05榨季即将结束,预计入榨甘蔗比上个榨季减少128万吨,由此农民将减少收入近两个亿,工业减收近三个亿,财政收入减少3000万元;甘蔗种植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完成任务,我州蔗糖生产形势令人担忧。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巩固和发展蔗糖产业的重大意义,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确保蔗糖业健康稳步发展。另一方面,甘蔗是糖厂的基础原料,没有了甘蔗,糖厂生产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水之源,制糖企业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在“以工促农”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象烟厂一样高度重视“第一车间”的建设,完善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动机制,以合理的价格提高农民种蔗的积极性,保证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州政府在适当时候要举行甘蔗价格听证会。其它直接从农业获得原料的龙头企业也要高度重视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的问题。五是大力发展茶叶产业。今年2月,省政府专门召开茶叶生产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发展茶叶产业,是促进民族贫困地区山区、半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对广大贫困地区农民起着“生命产业”的作用。这个分析是符合*实际的。茶叶是*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全州有茶园151154亩,投产茶园132579亩,产量5167吨,产值516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029.3万元;涉茶农民79261户24.37万人。潞西、梁河、盈江、陇川已被列入全省茶叶优势区域布局,潞西还成为了滇西南的茶叶集散地。但是目前我州的茶园基础差,良种推广步伐缓慢,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绿色品牌发展滞后,扶持资金不足,茶叶科技队伍薄弱。要认真组织对茶叶产业实施“两大战略”、“三大工程”,即产业化经营战略、绿色品牌战略,低劣茶园改造工程、无性系良种工程、大宗茶提质増效工程。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健全茶叶管理结构、理顺管理体制、加大科技含量等措施,到2010年,实现全州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量12000吨,茶叶工农业产值1.5亿元,茶农收入8000万元的目标。六是加快畜牧业产业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州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来抓,实现了畜牧业连续25年持续发展,*年畜牧业总产值达4.7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24%,坝区农民39.72%和山区农民58.3%的收入来自畜牧业,畜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増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州委州政府决定,在2002年出台的《中共*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加强领导、统一认识、理顺体制、落实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整合资源、扶持龙头企业等措施,着力解决我州畜牧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培育壮大畜牧产业。七是整合橡胶产业。橡胶产业是我州的一个老产业,目前除了农垦系统的6万亩“双高”橡胶外,还有3.32万亩民营橡胶,涉及4个县市21个乡镇。民营橡胶存在着缺龙头企业扶持、缺优良品种、缺统一规划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困难和问题,而农垦系统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实力和科技队伍。整合民营橡胶是我州提升发展橡胶产业的重要途径。州政府要协调各方,以农垦为我州天然橡胶的龙头企业,打破条块分割,扶持胶农,重组资源,巩固提升扩大规模实力,形成拳头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竟争。八是注重加强农产品流通工作。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实鼓励农产品流通的各项优惠政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农民直接销售、订单销售、专业生产销售、合作经济组织销售等多种形式,认真抓好大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流通工作,确保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九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就业。实践证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二要加强培训,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三要搞好宣传动发动,树立一批通过外出务工成才致富的典型,破除农民宁愿在家受穷也不愿意外出寻求致富路子的观念;四要进一步完善劳务输出管理体系,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五要通过发展壮大产业群体,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用足用活我州的劳动力资源。
(五)努力发展壮大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州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年,全州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0050万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6.2%;实缴税金5290万元,占全州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6.3%;从业人员42642人,占全州乡村从业人员的8.6%;全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7%来自乡镇企业。要进一步发挥乡镇企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我州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加收入,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农产品加工和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乡镇企业优势产业培植取得较大进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升级,新兴产业比重上升,企业技术进步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明显增强,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中的就业量大幅提高,乡镇企业工资性支出成为农民收入重要来源。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资源优势,合理调整结构。继续实行多业并举,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积极带动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围绕《云南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具有加工潜力的优势农产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大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对外开放,吸引各地资金和人才发展我州的农产品加工,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与协作,把我州建成重要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和绿色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农村服务业,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经营管理,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要进一步加快我州小城镇建设,这是我州目前实施以城带乡的主要路子。小城镇建设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在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格局上有新的突破。
(六)高度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坚持农村税费改革后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现实需要。由于历史的原因,即使是在大集体的年代,我州的农村集体经济也是很薄弱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州农村集体经济基本上成了“空壳”,不仅削弱了农村开展基本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的能力,也限制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省委提出,到2007年,要使60%的村集体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集体积累逐年增长;到2010年,全省有集体收入的村达到90%以上,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的村达到70%以上;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消除3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一要从政策上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支持。州委、州政府正在组织力量,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努力使我州的农村集体经济接近或达到省里确定的水平。二要积极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是简单地把财政的钱放进农村集体的帐上。各地要大胆地鼓励在不违反财经纪律、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子。州委组织部在开展“云岭先锋”工程中倡导“支部+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发展产业,已经在梁河县的一些地方发挥出作用,这实际上就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好办法,可以改变为“村委会+协会”或者“村民小组+协会”的形式进行试验。三要注重听取群众的意愿,发展集体生产。*山区的少数民族大多数经历了土司山官制度,解放后,又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集体生产,自我经营能力比较弱,不少人家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生活水平反而比集体生产时期下降。现在一些山区的群众要求重新组织起来,可以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搞一些试点,目的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
(七)切实抓好深化农村改革工作。去年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第三次会议之后,州政府组织了专题调研,对我州第二阶段农村税费改革进行了布署。今年省委省政府“兴边富民工程”工作会议后,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全部免征边境25个县市的农业税,按照省政府云政发〔2005〕8号文件精神,我州的三县两市从今年起全部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免征农业税后,有一系列的工作必须同步开展,当前要抓紧抓好“三改革”的工作,一是改革乡镇机构,精减人员,进一步转变乡镇职能。我州乡镇撤并面要达到20%左右,其它乡镇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进行改革。目前,乡镇撤并和机构改革方案正在制定中,预计5月底出台,年底完成改革。二是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有效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三是改革县乡财政体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后两项改革的方案州委常委会议已原则通过。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涉及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关系到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大局,政策性强,头绪多、工作量大,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和人员培训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严格税收纪律,使改革顺利进行,达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
(八)认真组织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开始的三年时间里,我省将实施规模宏大的“兴边富民”工程,推进边境县市发展,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基本解决边境县市贫困人口的温饱,基本控制和艾滋病蔓延势头。省委、省政府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基本思路是:动用一切可以参与的力量,加大对边境县市的投入,配套系列政策措施,迅速改善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增强边境县市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州的三县两市有两县两市在边境线上,可以说,我州是“兴边富民工程”的最大受益者,这是我州继西部大开发、列入全国禁毒防艾重点地区之后面临的又一次重大机遇。州政府已着手制定我州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方案,总体目标是: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我州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地方财力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新的改善。具体目标是:州内县乡公路全面硬化,乡村公路等级提高,边防公路畅通;乡镇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设施明显改善,行政村村村有卫生室、有文化活动场所;“一县一品”的特色经济在地方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畜牧业、茶叶等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地质灾害预防体系初步建立,生态体系进一步巩固;禁毒防艾取得新成效。为了抓好工程的实施,州政府要成立实施“兴边富民工程”领导小组,由州长挂帅,成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各县市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抓住机遇,加强项目工作,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管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兴边富民工程”办成增强我州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民心”工程。
(九)大力推进扶贫攻坚。我州的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我州贫困人口总量大,贫困程度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脆弱,贫困人口脱贫难、返贫率高,加之国家调整贫困线,特别是去年遭受了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我州的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34.98万人增加到去年的47.98万人,净增13.53万人。这个情况说明我州的扶贫攻坚工作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要在2010年基本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根据中央的部署,全省扶贫开发会议提出了以“整村推进”为主要内容的工作要求。目前,我州需要以“整村推进”方式实施扶贫的有106个村委会502个村民小组。我们要按照省里的要求,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为切入点,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强化培训为切入点,切实促进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以扶持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切实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以抓好茅草房改造为切入点,切实解决贫困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通过扎实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人口越扶越多的局面,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完成扶贫开发的各项任务。
(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克服抓农村工作重经济指标轻社会事业的现象,在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不放松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近期,州委还将召开全州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经验现场交流会,着力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当前要借农村税费改革的机遇,切实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计划生育、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治安等项工作,突出抓好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通过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州农村的和谐稳定。
四、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重大方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州是一个农业州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州的小康。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趋向”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精神,准确把握新阶段的规律,适应新阶段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一如既往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对农业和农村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全局中统筹安排,更加主动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州和县市两级党政领导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农业农村工作上来,州委和各县市党委要形成定期(不超过一个季度)听取农业农村工作汇报的制度,及时解决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建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在认真开展“云岭先锋”工程的同时,借助县以上党政机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适时研究下半年在乡镇和明年上半年在农村基层开展“保先”教育的有关问题,通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着力解决“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在这次乡镇撤并和乡镇机构改革中精简出来的人员,一部分要充实到禁毒防艾工作中,一部分符合条件经过考核合格的要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中,还有一部分可以通过应聘加强村“两委”的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党的建设。
(三)坚定不移抓好禁毒防艾工作。目前,我州的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已经进入纵深阶段,并得到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不能有半点松懈,要按照既定的方案,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务求取得实效。在抓好禁毒防艾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法制建设,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搞好农业综合执法。要加强民族团结,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信心,奋力开拓,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提高我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我州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科技大王开展活动后的思考
- 下一篇:如何把民族文化优势转化为新兴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