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司法裁量

时间:2022-07-11 05:33:00

导语:浅析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司法裁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司法裁量

举证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建立科学的举证责任制度,既有利于民事案件的公正处理,又有利于提高民事诉讼的效率,从而使民事案件得以及时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立了分配举证责任的三个层次上的依据,即法律、司法解释以及法官裁量权。根据规定,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首先应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的有关规定,实体法没有具体规定的,再参照司法解释的规定。上述依据都无法奏效时,最后才能诉诸法官的裁量,由法官根据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一、主要由制定法完成分配举证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法治国家主要由制定法完成举证责任的分配:

1、举证责任分配主要由实体法规定。一些国家在实体法中就举证责任作出具体规定,而在诉讼法中不设或少设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如《德国民法典》。

2、由实体法和诉讼法共同规定举证的责任分配。很多国家除在实体法中就某些问题的举证责任分配作出规定外,还在民事诉讼法中对如何分配举证责任作出了原则性规定。美国、俄罗斯和我国台湾地区就采用的此立法例。

我国采用了第二种立法例。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确立了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这一规定着重从行为责任角度分配举证责任,严格而言,非真正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分配。不过,在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若干司法解释中又规定了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和特别规则。另外,我国民法及其特别法中也有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

二、个案举证责任分配由法官裁量的必要性

法官对个案举证责任的分配进行裁量,是与法律制定的滞后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密不可分的。一般来说,举证责任分配是由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共同决定的,民事诉讼法确定指导性分配规则,引导司法者寻找相应的实体法规范,通过对实体法规范的分析来最终确立举证责任的承担。而具体落实每一个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中如何使用该方法的关键则在于审判人员对我国的法制状况和实际情况的熟悉程度。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完备的民法典,在审判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而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又居于主导地位,操纵着整个审判过程,因此,民事诉讼法赋予人民法院在个案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裁量权也就有其应有的必要性了。

三、举证责任分配的司法裁量应考虑的问题

(一)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的立法目的在于反对一切非道德的、不正当的行为。其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要以诚实、善意的态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诚信原则对于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司法裁量发挥着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它是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行为时必须具备诚实、善意的内心状态的要求,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和诉讼行为起着指导作用。当事人实施行为时是否抱有诚实、善意的内心状态,可以成为法官分配举证责任的一个依据。其次,诚信原则是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授予,为法官裁量举证责任分配提供了支持。

(二)公平正义原则

举证责任分配在一定意义上是个价值考量的问题。举证责任分配又以公平正义为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在公平原则由近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官要站在立法者的立场上,想立法者之所想,做立法者之所做,保持着与当时当地立法者相同或相拟的公平正义观念,在实现实体法宗旨的同时,体现其时代精神。

(三)当事人的举证能力

为保证举证责任分配反映实体法的公平正义精神,法官对当事人付之举证责任时,应当将举证的责任分配给占有或者是接近证据材料、有条件并有能力收集证据的一方当事人。否则,由远离证据材料、又缺乏必要的收集证据的条件与手段的当事人负举证责任就显得不公平了。

以司法实践看,当事人举证能力取决于:

第一、双方当事人距离证据的远近,接近证据的难易程度。在双方当事人与证据的距离上,对于待证事实所必要的证据较接近的人,就该事实进行举证,更为公正。

第二、收集证据能力的强弱。诉讼证据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保护自己民事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诉讼实践表明,当事人对于待证事实的举证条件和举证能力往往各有差异。在证据的收集能力上,法人和其他组织因其社会经济地位和影响一般优于自然人,所以他们理应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

(四)待证事实发生的概然性

待证事实发生的概然性的高低、统计上的原则和例外情况,可以作为举证责任分配的依据。具体来说,当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若根据统计资料或人们的生活经验,该事实发生的概然性高,则主张该事实发生的一方当事人不负举证责任,而由对方当事人对不发生该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证据规则”肯定了法官在一定情况下对举证责任分配的裁量权,并且在司法实践中举证责任分配的司法裁量也早已为实践所承认,但如何将司法裁量举证责任分配在审判程序中具体化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在我国,鉴于目前民法典的出台尚待时日,司法裁量举证责任的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当然,随着实体法的完善,需要由法官裁量的举证责任问题会逐步减少,但不会消灭。由于举证责任的分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法律问题,不同的分配方式可能引起截然相异的诉讼结果。如果分配不当,不仅会极大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会破坏法律的公平正义。所以,这就要求法院必须以极为慎重的态度处理这一问题。那么法院如何才能稳妥而正确地裁量举证责任问题呢?

举证责任分配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法律问题,在司法裁量里应当由较高级别的法院来决定(如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既可以自行决定举证责任的分配,也可以通过核准下级法院呈报的司法裁量举证责任的报告,来决定举证责任的分配。最高人民法院对经审核的举证责任分配裁量的决定,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或有关司法文件公布,并赋予这种文件以普遍性的约束力,使其具有司法解释的效力。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允许法官裁量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所带来的混乱,也有利于保持法律问题应有的统一性、公正性和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