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群体社会政治心态研究及非政治化现象分析

时间:2022-06-30 05:07:00

导语:知识青年群体社会政治心态研究及非政治化现象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知识青年群体社会政治心态研究及非政治化现象分析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正以其特有的活力与魅力,海纳百川,日益成为高知识青年人才的集聚地。这些青年普遍具有全日制高等教育背景,所置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所经历的政治社会化过程等与上一辈相比有了较大差异;他们思想解放,思维灵敏,在社会上具有相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其社会政治心态上有着更加明显的时代性。从政治社会学视角看,如何了解、把握、引导他们的社会政治心态,使之成为具有政治参与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现代化的关键。

本文研究的对象以高校青年教师和在校大学生为主,他们的社会政治心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数据资料源于对本市16所高校1735位大学生、4所高校971位中青年教师的两次问卷调查,以及50多次累计有310多人参加的座谈会和对50多人的深度访谈。本文是课题研究形成的概要之一。

一、高知识青年社会政治心态的群体特征

1、政治认知和态度上,政治认同感、政治稳定感总体较高。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92%的人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执政地位“很稳固”,344%的人认为“比较稳固”,两者相加的比例超过了90%。在被调查的青年教师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充满信心”的占343%,“较有信心”的占525%。

2、政治情感和归属上,对爱国主义的情感认同总体较高。

*年共青团上海市委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年的政治情感最直接表现为爱国主义。有733%的青年不同意“在全球化的形势下,多提倡国际公民意识,少讲爱国主义”的观点。不少青年认为,国际意识不能取代爱国主义。有71%的青年反对“融入世界,与国际接轨,在政治制度上应该仿效西方”。

3、政治意向和政治参与上,体现出一定的政治责任感,且趋于理性和务实。

青年对社会表现出普遍的关心和参与。在对上海高校青年教师的调查中,当问及“你平时关心的主要问题”时(多选题),504%的人选择了经济改革和发展,221%的人选择了反腐倡廉,157%的人选择了政治体制改革,397%的人选择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上海青年对志愿者行动报以极大热情,据不完全统计,仅上海高校已有逾千支志愿者服务队,青年们积极参与援助弱者,尽社会责任的活动。同时,近年来校园内兴起的“入党热”也从一个侧面显现出青年的政治取向。调查显示,有812%的上海高校大学生表示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向。

研究表明,青年政治心理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在课题研究中,也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如青年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异化倾向,对政党政治的冷漠——即非政治化现象,以及网络政治参与扩大化的趋势等,有待进一步的分析

二、非政治化:值得关注的倾向问题

调查发现,在一些高知识青年群体中存在明显的“非政治化”倾向。他们不积极参与政治,在生活目标的选择上,不再把政治性的设计作为自己的惟一目标,80年代那种激越的政治热情及强烈的政治参与感已经消退,带有个性色彩的、注重个体利益的、满足个人愿望的要求被青年们肯定,在他们的观念中,世俗的、功利性的、物质性的倾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外在表现主要是: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认知和兴趣减少;政治效能意识衰退;政治参与水平下降;对私人领域、生活方式高度认同等。在此,从高校青年教师对政党选择的调查数据入手,作一探讨。

对“部分高校青年教师不愿加入任何党派原因”(多项选择)的调查显示:“对政治不感兴趣”的占714%,说明政治的综合内驱力不足;认为“加入党派没什么好处,入不入都一样”的占276%,说明“加入党派”这一政治行为的效能感较低;认为“加入党派约束多、不自由”的占270%,说明对党派纲领、制度的认同度不高。

据“对个人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调查发现:有475%的人选择了“学术水平”,选择“工作环境”的占343%,选择“人际关系”的为110%,而选择“政治面貌”的人仅24%。

数据表明,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学术水平的效能最大,参与学术活动的助益多,因此,提高学术水平的需求最强烈(475%);而政治面貌的效能小,参与政党组织活动的助益少,因此,加入政党组织的需求较微弱(24%)。

同时,执政党在基层组织凝聚力方面的不足,也极大地影响着青年的社会政治心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共产党员对政治理论的认知和兴趣缺乏,与党组织的关系日益疏远,对所在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降低。调查显示,在假设不属于任何党派的情境下,接受调查的党员教师中,有197%选择“不想加入任何党派”,62%“拿不定主意”,51%想“申请加入派”。调查还发现,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461%的人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一般,132%的人不感兴趣。而且,当党员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选择首先找党组织的不足三分之一,仅占328%;选择“不找任何组织”的人占296%。

此外,从心理学角度看,高知识青年“非政治化”倾向之中也存在一些非理性的心态。如,政治上的逆反心理。政治逆反心理的产生,有诸多主、客观因素。仅从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来看,简单化、不讲实效的宣传教育方式,易引起逆反心理。同时,从青年自身情况看,原有的单面化教育所形成的心理准备和思维定势与现实之间产生了极大反差,也易导致逆反心态的出现。

又如,调查发现,一些高知识青年存在双重政治人格现象,社会学称之为政治拟剧化。拟剧化是指人的动作、讲话等并非出于自然,而是做出来给人看。政治拟剧化行为不仅可以是个体的,而且可能在集体中发生。经历过“”等政治事件的人们,对言不由衷的人人说假话的集体表演场面,至今记忆犹新。这种模式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延续着,人们在政治会议上说空话、说套话,不愿开诚布公,而且还延伸到书面表达上。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些年轻人为了实际利益和早日“升迁”的目的,假装“积极”,口头上和笔头上都能认同党、拥护党,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对党和政府倡导的政治价值观、道德理想抱怀疑、抵触态度,有的甚至全然遵循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原则。这种个人甚至集体的政治拟剧化行为模式对真正的大众动员、对党的理想信念、道德建设和诚实的个性人格的培养所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就社会层面而言,“非政治化”的后果是:执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整合能力被削弱,难于实现广泛的社会动员。同时,社会成员也难以形成集体认同,难以确立公共利益观念,难以促进权力结构的民主化。也就是说,任何民主政治的维持,都需要足够比例的公民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作为社会变革“晴雨表”的高知识青年,如果大多都表现出政治冷漠心态,那么,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就无从谈起。再进一步讲,政治冷漠现象的扩展和蔓延,势必降低公民的政治参与率,不仅使国家和政府失去了解民意的渠道,难以形成充分表达民意的政策,而且会削弱对执政党及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力量,影响执政党对全社会的有效整合。

三、“非政治化”现象何以形成

1、全球化、世俗化对高知识青年社会政治心态的影响。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政治全球化意味着各国之间在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上的认同趋向。而世俗化,是与超越性相对的概念,表示人们关注现实生活的取向。世俗化表明,信仰力量的消解和宗教禁忌的瓦解。

上海高知识青年群体正是在“八九事件”之后进入成年,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于全球化潮流中的一代人,有人称他们为“全球化的初生代”、“新人类”乃至“新新人类”。年轻人手提诺基亚电话,吃着麦当劳汉堡已成为城市街头的常见景象,可以说这些“新人类”已经与全球化带来的消费文化完全融合。而且,他们在相当程度上认同和接受西方式的“全球化”或“世界主义”的理念。如果说14年前的年轻人没有尝到中国进入世界经济的果实,因此觉得从政治改革中可以获得一切的话,那么现在的年轻人则是尝到全球化果实的第一代中国人。因此,从笔者看来,青年的社会政治态度的转变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众多因素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全球化、世俗化带来的非政治化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化在使部分青年对国内政治漠不关心的同时,也在刺激他们在国际事务中的民族主义情绪。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说,“(当代中国青年)对美国的复杂态度反映了过去10年的一种代际的观念转变。这种转变使现在进入成年的年轻人从70年代后就形成了对美国的消极看法。”特别是中国驻南使馆遭受轰炸及其以后发生的种种事件,使更多的年轻人认为“美国的民主、自由都不过是披在霸权主义身上的‘羊皮’”。不少具有民族主义情结的青年拒绝贴着“MadeinAmerica”标签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转而相信共产党及其政府能带领人民使中国富强。由此可见,全球化、世俗化虽然给青年带来非政治化的影响,但“全球化一代”仍是与共产党利益目标一致,具有团结、凝聚基础的“新生力量”。

2、社会记忆和政治经验的非政治化影响。

人们一般认为记忆属于个体官能,而社会学家们却认为,存在着这样一种东西,它叫做集体记忆或者社会记忆,它在一个由人们构成的聚合体中存续着。人们对现在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过去的有关知识。也就是说,当他们体验现在的时候,会参照未曾体验的事件和事物。政治学家们则认为政治经验的积累会对人们的基本政治取向产生深刻影响,会影响人们的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和对政治体系的总体取向。对某一政治系统产生最深刻影响的是那些重大的、为绝大多数人普遍关心的、直接作用于政治系统的事件。如“”就是一场非常重大、并对人们政治心态产生深刻影响的政治事件,人们对政治活动的超常热情和激烈参与造成了政治系统权威性、合法性的危机,造成了人们对以往政治价值观认同的改变,最终又导致社会成员政治兴趣的普遍降低或远离政治的冷漠心态。如前文所述的部分青年的“政治拟剧化行为模式”,其诱因之一就是受社会记忆和经验的影响。

四、几点建议:对“政治人”心态的引导和调适

针对当前高知识青年群体社会政治心态的实际,以及部分青年政治冷漠、政治异化等现象,建议在调整角色定位、增强组织效能、优化组织环境、更新政治社会化模式上下功夫,积极引导、调适社会政治心态,使之健康发展。

(一)调整角色定位。无论是现代化,还是后现代化,都会导致青年的“权威”意识淡化。因为目前党的青年工作,本质上和形式上,都是以教育者处于权威地位为特征和前提的。而必须面对的事实是相当一批青年已不再将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指这一社会角色)视为权威,而仅仅将其视为平等对话的对象。因此,有必要不断调整党的青年工作的角色定位,并畅通、拓展青年利益表达、政治诉求的渠道。

(二)增强组织效能。在以物质因素为特征的“生存因素”和以各种非物质因素为特征的发展因素同等重视的新形势下,党的青年工作,既不能单纯地依赖于物质因素,也不能单纯地依赖精神因素。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要在如何满足青年的发展需求上做文章。

(三)更新政治社会化模式。在政治现代化、民主化进程中,政治社会化已经不能仅用“宣传”、“教育”的方法,还应让青年在亲身参与的政治实践中、亲身体验的政治经验中感到主流政治价值观的客观存在,进而感悟、接受、内化。

(四)优化组织环境。全面关怀党员,营造思想上平等沟通,政治上广泛参与,生活上关怀帮助的环境和氛围,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党员之家”。建议变以单向的教育和信息传递为主要内容的组织生活方式,为组织与党员双向互动的组织生活方式,让广大党员发表意见、表达利益、评议干部、监督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