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
时间:2022-06-27 07:21:00
导语:保持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只有保持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才能保证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正确和贯彻执行的坚强有力,才能巩固全党的团结一致和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深刻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乎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要保持党在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的与时俱进,首先必须始终保持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同志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不仅对加强执政党建设具有根本性意义,而且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具有根本性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保持和发展理论上的先进性,这是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与时俱进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一个鲜明特点和优点。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的党;成为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成为一个勇于改革、充满活力,纪律严明、公正廉洁,选贤任能、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的党;成为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党;成为一个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始终在世界上展现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政治本色,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一条根本经验就是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这就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实现这个总体目标,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靠保持和发展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只有保持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才能保证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正确和贯彻执行的坚强有力,才能巩固全党的团结一致和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理论素质是民族素质的灵魂,理论上先进是执政党保持先进性的法宝。国际国内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反复证明,思想富则国必富,理论强则党必强。一个思想贫乏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走在时代前列;一个理论薄弱的政党,不可能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可能担负起自己的领导责任。思想理论的进步和飞跃是引领社会前进和历史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其中也渗透着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彻底性的竞争。实践证明,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理论武器,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并善于用以解决履行执政职能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才能把全党全民族凝聚起来、团结起来,承担起推动历史前进的领导责任,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理论上僵化、停顿、走偏方向,是一个根本原因。理论上成熟和发展,是党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党从、邓小平、同志,到同志,之所以强调实事求是,强调解放思想,强调与时俱进,强调求真务实;之所以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工作,我们理解,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这是不可逆转、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深刻内涵,特别重要的有三条: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谐共进,高度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二是伟大祖国完成统一大业,中华民族大团结空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三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大大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更加密切,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而所有这些,都对党的理论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紧迫,更为繁重,更为艰巨,也更加富有挑战性。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扎实的思想准备。
始终保持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正确认识理论的本质和意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与发展的关系,始终把理论创新摆在首位
关于理论的本质和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深刻的揭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深刻论述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理论的本质在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理论的意义在于对客观实践的能动的指导。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同样有深刻的揭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列宁在《论策略书》中指出:“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邓小平,他们毕生都在发展自己所坚信的理论。他们的一部又一部著作都在不断汲取新的科学成果、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发展的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理论品格和内在要求。
关于坚持和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有深刻的揭示。同志曾经深刻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郑重提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既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认识真理、发展真理,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晶,也是指导全党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伟大实践中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继续进行理论创新的强大思想武器。理论植根于实践之中,理论的源泉是实践。实践没有止境,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就没有止境。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是思想理论上不能停顿。党的事业要发展前进,首先是党的思想理论要发展前进。
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这是一个根本指导思想。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重要方针。我们进行理论创新,说到底,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就是要使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养料而获得新的丰富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科学预见作用和重要指导作用。从现在起到2020年这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很要紧的时期。这个时期,我们将实现一系列重大战略目标,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等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党的理论建设和理论工作就要紧紧围绕中央确定的战略目标来进行、来展开。因此,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绝不能拿本本去框实践,而只能用实践去发展本本、丰富本本。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思想理论工作者,要满腔热情地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时刻注意倾听实践和群众的呼声。要善于运用理论科学判断形势和把握大局、推动工作,善于及时察觉和研究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对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理论提炼和概括总结,从而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大问题。
理论创新的关键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陈云同志反复提倡领导干部学习哲学。同志、同志也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学好哲学。理论的精髓是哲学,哲学是理论中的理论。理论素质的高低,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哲学素养的高低。我们打牢思想理论根底,首先要打牢哲学根底。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最重要的,是要学习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把自己武装起来。
始终保持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学习理论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努力把世界观人生观搞对头,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把精神状态搞对头
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又接受实践检验。理论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实践对理论的需求程度。实践越向前发展,事物的形态越复杂,对理论的需求程度越高。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和人类社会一切真理性认识的发展道路,也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发展道路。从实践中来,感性认识经过概括提炼升华为理论,这是一个过程;到实践中去,理论推动实践前进、经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汲取营养而得到丰富和发展,这又是一个过程。从我们党的理论建设来说,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属于前一个过程;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属于后一个过程。完成前一个过程的任务是伟大的、艰巨的,实现后一个过程的任务更伟大、更艰巨。这两个过程的工作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有所偏废,而要使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要加强对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其中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动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分析、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比如,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国际大局,中央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分析,包括:关于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分析;关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分析;关于应对国际环境各种挑战的分析;关于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分析;关于人民内部矛盾和民族问题的分析;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面临重大问题的分析,等等。再比如,关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包括: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决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策;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关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决策,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决策,关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策,等等。
提高全党的理论素质,重点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表明,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的核心素质。我们党成立初期,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和理论上的不成熟,全党在政治上没有形成领导核心,革命多次遭受失败。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从理论准备不足达到理论上的成熟,我们党确立了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高度重视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在新世纪新阶段,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按照同志关于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扎实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三个搞对头”,即:把世界观人生观搞对头,忠于党,立志服务祖国和人民,追求比较高的人生境界;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学会正确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尽量减少工作中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尽量不犯错误、少犯错误;把精神状态搞对头,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经得起各种困难、风险和挫折、诱惑的考验,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
这里有一个培养领导干部的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问题。这对于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国家。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我们不能隔断历史,对于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我们应该批判地加以继承,不断地再认识、再学习、再发现,努力做到古为今用,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吸取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加强历史文化修养,是提高理论素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丝毫不应该疏忽和放松的。当代世界,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显著提高,全球经济保持总体增长,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间的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越是向前发展,同世界的联系越紧密,越需要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我们要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包括理论文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以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深入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研究世界、认识世界,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
培养历史眼光,是为了深入地认识自己;培养世界眼光,是为了深入地认识世界。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联系的。深入地认识自己,有助于更客观地认识世界;深入地认识世界,有助于更清醒地认识自己。这件事情真正做出了成效,我们就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党的理论建设就能获得更广泛的基础、更深厚的根基,我们就能更好地保持和发展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就将更广泛、更积极、更深刻地影响于世界。从而,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工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工作,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工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工作,等等,就能做得更好,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就会发展得更好,我们就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就能为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农村党员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 下一篇:推进党内教育管理的转变方式
精品范文
10保持办公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