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考察方法 科学选人用人

时间:2022-02-26 09:53:00

导语:创新考察方法 科学选人用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创新考察方法 科学选人用人

时代的发展对党的干部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科学地选拔一支合符时代要求的干部队伍,不仅对我们的传统用人机制提出了挑战,更对传统的干部考察方法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干部考察方法进行创新,不断提高选人用人水平。

一、坚持组织推荐与民主推荐相结合,注重选拔能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干部

1.增强推荐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的参与度。在推荐之前,要把用人岗位、用人条件公之于众。如哪些岗位需要提拔什么干部,这个岗位的学历、年龄、专业知识、任职经历等各方面的要求怎样,都要告诉群众。对所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人的基本情况、详细工作经历、主要工作实绩也要公布于众,让他们接受群众的挑选,使群众都有参与推荐的机会。在民主推荐中,要注意从多层次、多职级人员中选派代表参与,不仅要有工作圈的人员,还应有生活圈的人员,不仅要有在职的人员,还应吸收一部分离退休人员,使推荐既有广泛性又有代表性。

2.增强推荐工作的规范性。组织推荐干部必须征求组织内部多数人的意见,特别是要经过班子成员集体研究决定。要防止把领导个人推荐干部与组织推荐干部混为一谈,不得将个人的意见代替集体的决策意见。民主推荐必须在民主评议和测评的基础上进行。党组织要精心动员群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推荐,教育群众讲党性、讲原则、讲纪律,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抛开个人恩恩怨怨,站在大局、全局上对待民主推荐。

3.实行推荐追责制。明确民主推荐干部责任主体为被推荐对象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党委(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组织推荐干部,责任主体为推荐单位的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领导干部向党组织推荐干部,责任主体为推荐者本人。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规定,对推荐人选失真的,要严格追究各责任主体的责任。

二、坚持定期考察与平时考察相结合,注重选拔持久勤勉为官的干部

1.突出抓平时考核。首先,实行干部表现登记卡制度。统一印制领导干部表现月或季度登记卡,按德、能、绩、廉等内容,由本人如实填写。每月或每季结束,由主管领导审核签署意见并存档,作为半年或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据。这样可以避免以往定期考察时打印象分、打感情分。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改变目前单一的以谈话为主的考核模式,要采取听与看相结合,问卷调查与书面测试相结合,查阅资料与实地验证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并注重实地检查,适时抽查和跟班作业,真正把考察结论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的基础上。

2.突出抓民主评议。一是规范干部述职。干部述职前,要将述职报告印发到群众手中,考察小组拟制《领导干部述职报告鉴定表》,由群众填写鉴定表,考察干部的群众公认度。二是推行工作联络制度。聘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普通群众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联络员和督查员,在组织考察期间,作为当然的参评人员,参加民主测评。平时,定期召开联系会,通过他们及时掌握了解领导干部的表现情况。三是充分运用平时考核结论。上级组织考察前夕,把前几年的年度考核情况、离任审计情况、当年每月(季)登记卡登记的情况进行认真统计后,印发到参与民主测评人员手中,为测评人员全面、真实了解领导干部过去和现在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为民主测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突出抓考察工作公开。打破过来干部考察工作神秘化,做到考察工作全过程公开,真正落实号群众“四权”,增强考察结果的真实性。严格实行考察前公示制。在进行考察的前几天,通过电视媒体、张榜预告等方式,公布考察对象的姓名及考察组人员的联系电话、办公地点等,鼓励群众主动向考察组反映情况。

三、坚持任前考察与任后考绩相结合,注重选拔有真才实绩的干部

1.制定科学的实绩考核标准。目前,普遍存在领导实绩考核标准不能体现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要求的特点,显得笼统、不详细,具体操作时产生很大的随意性,导致了考察评价的失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结合机构改革,科学设置职位,科学进行职位分类,细化职位说明。同时建立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与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责任制的内容要上下结合,既体现上级精神,又要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考核项目指标要具体、要细化,该定量的,一定要定量,不能定量的也要科学定性,尽可能从程度上划档归类,提高考核的精确性。

2.完善科学的实绩考核办法。要综合运用群众评议法、定量分析法、目标考评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进行考核,具体做到六个字,即一查、二评、三审、四访、五统。查,就是搜集查阅被考察人的工作小结、工作建议、讲话、文章、奖惩等方面材料的主管协管工作完成情况的有关数据。评,就是召开民主测评大会,组织考察对象的上级、同级、下级和有关单位人员参加,对其全面工作特别是工作实绩进行民主测评。审,就是同财政、审计、计生、信访、公检法、目标管理综合协调等部门的负责人及主管领导谈话,逐项审核体现实绩的有关情况和数据。访,就是实地走访,查看被考察人的工作成果。统,就是统计各种数据,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对干部的实绩进行定量分析。

3.进行科学的实绩评判。关键是做好五个方面的客观、公正、准确的界定,防止评价实绩孤立、静止、片面化。一是前任领导实绩与继任领导的实绩的界定。二是“显绩”与“潜绩”的界定。三是主观作用实绩与客观作用实绩的界定。四是个体实绩与群体实绩的界定。五是真绩与假绩的界定。

四、坚持考察“工作圈”与考察“生活圈”相结合,注重选拔表里如一的干部

1.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生活圈的情况,群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我们可以在干部述职时,要他们向群众述工作圈外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行为情况表格,将领导“八小时之外”的情况量化、具体化,在民主测评时组织群众和知情者填写。建立信访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方便群众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的情况反映和举报。

2.落实与执法执纪部门联系制度。建立健全组织部门同纪检监察、计生、公检法、信访、审计等职能部门联系办公制度,向他们了解干部工作圈外的表现情况。

3.改进考察手段。一要采取私访形式,找考察对象的邻居、单位群众,考察对象频频出入的公共场所里的勤杂人员进行了解,把群众慑于权威,碍于情面不便或不敢反映的情况真实地掌握起来。二要跟踪考察。建立领导干部“红白喜事”、修房建房、家属调动、子女升学就业等重大家庭活动报告制度。在此基础上,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跟踪考察,看其是否有铺张浪费、收受贿赂、以权谋私行为。三要多做回头考察。随着被考察对象的离任,其权力因素的影响和利害关系随之消失,再回到考察对象原单位对其进行考察,往往能了解原先所无法了解到的许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