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县利发盛镇党委发展农民党员注重“三培育”

时间:2022-02-23 03:33:00

导语:长岭县利发盛镇党委发展农民党员注重“三培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长岭县利发盛镇党委发展农民党员注重“三培育”

我们扶余县下辖56个党委,987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9881名。几年来,我们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注意探索和研究党员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最佳途径,不断赋予党员教育新的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全县党员的整体素质,强化了他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全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党员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党员教育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我们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统一思想认识,狠抓工作落实。

(一)纳入日程,定期研究。县委组织部把搞好党员教育,作为一项重要职责,纳入了重要日程,建立了定期研究党员教育的例会制度。明确规定:部长办公会每年研究一次,部务会至少每半年研究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和重大问题,可以随时开会研究。在研究党员教育工作过程中,不仅对党员教育工作进行总体部署,而且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讨论,拿出具体意见和解决办法,不做表面文章,不走过场。

(二)领导带头,真抓实做。我们积极为县委当参谋,提建议,每有党员教育的重要工作,都提交县委常委会讨论,给领导多打烙印,引起县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几年来,县委领导几经更替,但有一点始终没有变,就是带头自觉抓党员教育。自扶余恢复县制以来,从县委书记到每个常委都建立了自己的党建联系点,每人联系两个乡镇、两个村和一个县直单位。他们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随时了解和掌握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情况。在1999年至2000年期间,时任县委书记的赵万弟同志,曾多次深入到自己的党建联系点——新城局乡东房身村,同党员和群众促膝长谈,询问情况,倾听呼声,召开现场办公会,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还开展了“书记讲党课”活动。每年的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时,县委的几位书记不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亲自登台讲上一课。不仅如此,每位常委每年还要到自己的联系点讲一次党课。现任县委书记张喜林同志在大林子镇讲的党课,深受党员干部的欢迎和好评。一位70多岁的农民党员说:“我入党40多年,听县委书记讲党课,这是第一次”。县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言传身教,带动了基层。全县各党委抓党员教育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三)制定规划,统筹安排。为了使全县党员教育工作有所遵循,我们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全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科学地制定全县党员教育规划,并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按照全县的总体规划,各基层党委都分别制定了党员教育工作的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从而使全县党员教育工作从时间、内容到方式方法上都得到了统一,步调一致、上下齐动,保证了党员教育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二、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把党员教育工作的形式做活

党员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形势的发展,党员教育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在组织实施党员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单向、封闭的教育模式,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抓好阵地教育。要搞好党员教育,必须有一个稳固的阵地做依托。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基层党校作为党员教育工程建设的主体阵地来抓,形成了以乡镇党校为中心,村级党员活动室为基础,党员活动中心户为延伸的农村三级党员教育体系和以机关党校为主体的基层党员教育网络。全县农村29个乡镇党校,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做到了“四有”,即:有组织领导、有活动场所、有教育计划、有规章制度。与此同时,我们还从工作实际出发,在全县398个行政村和县直部门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和“党员之家”。乡镇党校以适当集中、培训骨干为主;党员活动室和“党员之家”以坚持经常、普遍参加、分散辅导为主,从而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优势互补的高效教育网络。几年来,全县各类党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92期,其中党员培训班386期,基层干部培训班2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98期,科技知识培训班306期,共有13万人(次)参加了培训。广大党员普遍反映,在党校参加培训,学得会,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二)注重分类教育。我们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党员的特点,改变过去那种“一刀切”、“一个方子吃药”的方式,注重分类教育。对县、乡(镇)机关的党员,主要进行转变工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的教育;对企业的党员,主要进行如何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教育;对农民党员,主要从提高科技技能、脱贫致富、守法致富、带领群众奔小康这一目标出发,重点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此外,我们还针对少数党员经不起市场经济的考验,理想信念淡薄、拜金主义抬头等倾向,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宗旨和党风党纪教育,增强了党员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实施载体教育。实施载体教育,是党员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党内主题活动。在企业党员中开展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为企业献一计”活动;在街道社区党员中开展了“走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活动;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了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领群众共建精神文明和争做结构调整先锋、争做致富模范”为主要内容的“三带两争做”竞赛活动;以争当“致富集体”、争做“致富状元”为主要内容的“双争”竞赛活动;以争创“富民兴村先进党组织”、争当“双带优秀村干部”和争做“先富帮贫好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三争”竞赛活动。按照省市的要求,我们还适时地开展了“双项培养”工程和“党员创办、领办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活动。2003年4月,由我县肖家乡原来“烟办”的3名党员干部牵头,按照自愿联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精诚合作、共谋发展的原则,把全乡从事烤烟生产的群众组织起来,成立了肖家乡党员烤烟生产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共有社员164名,其中党员55名,涉及本乡7个村,烤烟面积已由原来的30多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70公顷,年生产烤烟75万斤。通过成立合作社,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体现,在群众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用党员自己的话说就是“现在走路都抬着头”。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在全县广大党员中营造了一种不甘落后、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而且达到了把全体党员组织起来、先进党员显现出来、后进党员带动起来的目的。

(四)突出典型教育。培养、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是提高党员教育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工作中,我们以“立足真实性、注重层次性、把握时代性”为指导思想,广泛培育典型,大力进行典型教育。一是树立推广典型。对那些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抓住最佳时机,及时总结宣传。县公安局副局长徐玉庆同志为救助因车祸身受重伤的司机而壮烈牺牲,以县委名义及时下发了《学习“徐玉庆精神,永做人民公仆”》的文件,在全县上下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自2001年以来,全县共树立党员典型16个,涌现出了热心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的党员干部杨喜梅,帮助下岗职工再创业的非公企业党员刘长录,埋头苦干为农民办实事的农民党员韩传山,“非典期间”舍身奋战一线的党员刘长坤等一批党员典型代表,他们的事迹鲜活生动、真实感人,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二是大力表彰典型。每年“七•一”前夕,我们都要大张旗鼓地表彰一批各条战线的优秀共产党党员、党务工作者。去年“非典”战役结束后,以县委名义表彰了“抗非”优秀共产党员42名。三是广泛宣传典型。通过大众传媒让典型在报纸上有“名”,在广播里有“声”,在电视里有“影”,加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使典型走进千家万户和千千万万人的心里。我们先后在县电视台开办了《先锋谱》、《七•一巡礼》等专栏,宣传了近40多个为扶余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树立了全县共产党员的整体形象,深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五)加强电化教育。过去,我们在党员教育工作上基本采取的是“我讲你听”的传统教育方法,尽管多数单位有电教设备,但使用率不高,致使党员教育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效果不够明显。为了改变这种单一枯燥的教育形式,我们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认真开展党员电化教育,充分利用好这一形象直观、新颖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积极抓好电化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上级拨给的电教设备外,各乡镇和各部门又分期分批地配齐了电教设备。目前,全县共有用于党员电化教育的放像机312台,电视机350台,摄像机2部。我们还充分利用电视覆盖面宽、社会影响广、实效性强的特点,对农民党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科技局、农业局几家联合,在电视台开办了《扶余科技信息》栏目,内设专家讲座、市场动态、项目推荐、优新品种、实用技术等子栏目。每周播出一期,每期节目时间为15分钟左右。三年来,共制作播出150多期,引进致富项目20个,介绍优新品种50个,推广农业先进科学技术30项,专家讲座50场,受众达45万人次。此栏目开办,带动了100多户农户走上了富裕路,其中党员户就有48户。三岔河镇下岗职工党员岳淑华,从电视上看到栽植温室油桃效益可观,便购回了整套《温室油桃栽培技术》科技光碟,边学习,边实践,在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掌握了全套油桃栽培技术。现在,她栽培的1000多棵油桃已进入盛果期,年收入可达4—5万元。在她的带动下,全县已发展温室油桃栽培户10户,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三、加强组织,强化管理,把党员教育工作的基础做实

抓党员教育,必须有一支过硬的队伍、一套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这是党员教育工作健康开展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意夯实基础,为党员教育的开展提供最好的条件。

一是协调有关部门,形成合力。我们注意发挥和调动两个积极性。一个是部门的积极性。在党员教育工作上,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又有各自的侧重点。只有三个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才能更加有效地抓好党员教育工作。因此,县委组织部注意协调,及时沟通情况,每年都协调其他两个部门对全县的党员教育工作进行一次联合检查,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来。另一个是基层的积极性。县委组织部对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积极支持,要人派人,要钱拨钱,帮助制定规划,帮助设计内容,实施具体指导。由于充分调动了两个积极性,从而在全县形成了左右互动、上下一致的党员教育工作体系。

二是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提供助力。过去,我县乡镇的党校兼职教师大多由党委委员担任。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员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任务也越来越重,单纯依靠党委委员兼职已经不能全面完成党员教育工作的任务,也不能满足广大党员的求知需求。为此,我们在全县建立起一支政治、经济、法律等部门人员组成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兼职教师队伍。同时,注意从党员科技户和专业户中聘请兼职教员,用他们的典型作用和实践经验引导、启发和教育广大党员。目前,全县已有党员教育兼职教师270名,其中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的220名,有各类技术职称的120名。这些同志担任兼职教师后,较好地完成了各科教学任务,为全县党员教育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城局乡聘请了大梁村党员、葡萄大王周井泉作为兼职教师。周井泉在讲课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农民记不住,有的听不懂,于是根据自己多年实践经验,编写了《藤稔葡萄栽培技术》,分发到对藤稔葡萄栽培感兴趣的农民手中。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新城局村已有100多户农民种植了藤稔葡萄,面积达50多公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是完善规章制度,增强约束力。为了使党员教育工作更加严密、科学,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和完善了一套规章制度,对保证和促进党员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建立了党员教育工作的责任制度。我们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把党员教育工作纳入日程,列入干部的岗位责任制,并作为党委班子的一条主要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党委书记要亲自抓,专职副书记要具体抓,其他委员配合抓,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责任。二是建立党员教育检查评比制度。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员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各级党委都普遍建立了定期检查评比制度。县委组织部每年集中检查两次,发现存在问题,总结成功经验。三是落实奖惩制度。我们采取部门和单位自评、县委组织部总评的办法,每年年底进行一次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对先进单位和部门颁发证书和奖金,并规定在每年的“七•一”活动期间,可以优先申请党费作为活动经费。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注入活力。为了保证党员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采取党费拨一点、财政拿一点、单位筹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活动资金,保证活动经费的落实,调动党员参加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全县每年用于党员教育的资金投入大约在30万元,县级党费中每年党员教育经费都达到10万元以上。很多基层党组织在“七•一”等重大节日开展教育活动时,都创造条件,为党员发放一些有意义的纪念品,虽然花钱不多,但增强了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