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教育经验交流材料三

时间:2022-01-28 11:03:00

导语:洋思教育经验交流材料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洋思教育经验交流材料三

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洋思的办学思想

洋思初中令人感触最深也是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他们不挑剔、不选择学生。在这所办学条件算不上现代化,教师资源、学生生源都没有优势的学校里,却贯彻实施着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基础教育不应是淘汰大多人的英才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只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在学校应学的东西。

每个学生都能学好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是蔡林森从3个子女的教育获得的切身体会。今年59岁的蔡林森共有3个子女。在小学阶段,他的3个子女没有一是尖子生。大儿子5岁还是不识数。次子在小学时,学业成绩中等偏下,四年级数学只考了68分。唯一的女儿,小学毕业时,成绩全乡倒数第一。3个孩子毕业后,蔡林森把他们带到洋思上初中。他针对3个子女智力一般的现状,一不给他们订阅资料,二不给他们补课,二不请辅导老师,只要求他们扎扎实实学好书本知识,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就这样,3个孩子进步很快,学习成绩发生了质的变化,一年内就赶上了班上的尖子生。3个孩子后来都先后考取了高中、大学。

正因为如此,蔡林森要求每们教师确确实实地相信每个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要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的努力,都能学好。在洋思的课堂上,洋思的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愿学习、能学习,也都有学习的潜力可以挖掘。他们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却坚信这种差异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只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和基本的学习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好。

洋思初中的校门口竖放了“使每个学生合格的标语牌”。多年来,他们满怀信心地接收了本学区的小学弱智儿童来校就读,即使小学算术只考了4分的也不例外,强烈的现任感和同情心还促使他们大胆地接受了不少外市县的学习困难大或者调皮的学生,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转化差生的新路。他们坚持不分快慢班,把基础差的学生与优秀学生同桌。1999年2月,50多名外校的后进生来该校插初一,进校摸底考试时,几乎人人不及格,经过一学期努力,他们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成绩都在80分以上,家长高兴,教师也从中尝到了转化差生的甜头,原省教委基础教育办公室的一位同志在该校蹲点一个多星期,调查了许多学生后说:”洋思初中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这是一大特色,他们的经验可以解决基础教育学中的一大难题。”

洋思还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训练有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园整洁,饭堂、宿舍、厕所、地面、墙面处处都表现出学校常规管理己经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学生音、体、美全面发展,学校体育达标率达97%以上。近视率控制在10%左右。学生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学能力强,课业负担轻。

每个教师都有责任教好

洋思的学生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有好学生,更有许多所谓的“差学生”。接受这样的学生,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但蔡林森常说这样的话: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但蔡林森常说这样的话:“教师一届学生未教好,还会有下一届;而家长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把孩子交给你,就希望你百分之百的成功,所以我们必须教好每一个学生,"如今,“教好每一个学生”“己成为全校教师的共同信念和自觉行为,这里正是洋思初中教师们的责任感、使命感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们敬业精神具体体现。他们要求每一位新教师都要拜师傅,绝不允许出现因为教师经验不足而把学生当作试验品的现象;他们以极端认真和审慎的态度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进行课后辅导,精益求精地对待任何一项工作。洋思初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教好了每一个学生,不仅对家长负了责,对社会负了责,更是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负了责。适当的方法能让每一个学生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