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22-01-26 04:17:00
导语: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经验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0年,重庆市梁平县农信社被市联社确定为全市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五个试点联社之一。200年,按照市联社“重新认识、重新发动、重新补课”的分类要求和一系列文件精神,通过精心组织、稳步实施,较好地为“提足拨备、做实利润、风险管理、审慎经营”夯实了基础。其具体作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宣传发动,确保“三个到位”
(一)组织落实到位。为全面推进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切实加强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联社成立了以理事长为主要负责人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梁信联[200]134号)和贷款五级分类领导小组(梁信联[200]76号),同时下设办公室在信贷管理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落实基层社相继成立了28个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信用社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信贷专管员具体负责操作指导和自查。自4月市联社会议以来,联社召开专题会议10次,研究、布置五级分类工作,确保了我县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有序、全面开展。
(二)重新认识到位。为了使全体干部职工切实提高对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认识,联社把宣传发动、提高认识作为关键环节来抓。一是重点部署。联社理事长、主任在全县信用社第二次工作会上,对农信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意义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贷款五级分类知识,贯彻执行上级部门在农信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的精神;联社副主任作了“切实加强领导、重新提高认识、进一步扎实推进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动员报告(梁信联[200]122号),使信用社主要负责人认识到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深远意义;二是加强宣传。据统计,各基层社共印发贷款五级分类宣传资料共600余份,广泛宣传贷款五级分类的重要意义、基础知识、工作步骤等,要求各社加强宣传并在《公示栏》中张贴宣传资料,较好地解决了全体员工“开展贷款五级分类是为了及时发现贷款流转中的问题和真实反映贷款质量,科学地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的思想认识问题。
(三)信息导向到位。为加强分类工作信息的传导,及时推广经验作法,一是布置各社按月书面总结、报告五级分类开展情况和重大问题;二是信贷管理部按月编发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月报,对全县贷款五级分类推广工作进行通报;三是积极撰写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简报。截止6月末,各信用社共上报贷款五级分类情况报告56份;联社编发工作月报3份;撰写简报5份。四是联社还落实专人,建立了五级分类统计信息报告制度并进行统计、汇总、分析。
二、精心组织部署,明确工作目标,狠抓“二个落实”
第一、确立五大分类目标落实:
(一)建立五级分类动态管理台帐;
(二)按时完成五级分类认定工作;
(三)五级分类认定程序合规;
(四)五级分类认定结果真实;
(五)五级分类认定结果偏离度在(-3至0.5)%以内。
第二、实施七个工作步骤落实:
(一)3月中旬完成机构组建工作;
(二)4月中旬开展培训工作;
(三)4月至5月补充完善客户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期间,重新修订《梁平县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
(四)5月完成客户分类初分及认定工作并做好自查;
(五)6月底左右联社组织检查验收;
(六)7月进行总结整改。在完成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偏离度和贷款迁徙率的分析,并完善分类运行管理的相关工作。
为规范操作行为,根据市联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指引,联社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梁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款五级分类实施细则(试行)》(梁信联[2006]135号),对贷款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和基本特征、贷款分类标准、贷款风险分类的操作程序、特别规定、担保分析、贷款风险分类的基本资料、管理考核、贷款风险分类的管理、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等都作了详细说明和规定,统一了全县信用社操作程序、认定标准及认定权限等,规范了五级分类的操作行为。
三、强化分类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改变“四种方式”
一是改变过去以会代训为关门培训方式。联社4月中旬分两期对全县信用社正(副)主任、信贷、财会、稽核人员分别进行了为期2天的“关门培训”,参训人员达195人,培训面占应培训人数的100%。二是改变过去一般培训检测为约束培训考试方式。为提高培训质量,达到预期目的,对参训人员实行每人缴纳100元的保证金的进行考核,考试不及格者不予退还保证金。两期培训共有15人考试不合格,被扣罚保证金1500元,并要求自学和限期补课。三是改变过去会议贯彻为专题学习方式。联社把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相关知识、文件印发各社,布置各社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讨论,并做好学习记录,以备联社检查。四是改变过去常规学习为学用结合方式。为达到分类培训所学知识在实施过程中的运用,5月下旬联社在组织检查时,还对全县信用社373名员工进行了五级分类基础知识测试,平均成绩75分。
四、注重典型引路,加强督导检查,发挥“二个作用”
(一)典型引路,发挥示范作用。一是召开现场会。为确保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在全县信用社顺利开展,联社确定由营业部、梁山、城西、和林、福禄等5个社(部),作为贷款五级分类的典型推动单位(梁信联管委[2006]2号),以点带面地推动面上工作开展。典型社的分类工作,由联社包片人员负责指导和实施,各片区分别先后召开了现场会,借鉴典型社范本,充分发挥了典型社的示范作用。二是现场释疑。市联社指导组2人、县银监办3人,工作作风扎实,不辞辛劳地先后深入基层18社(次),百问不烦地现场释疑,为基层社员工开展分类工作发挥了指导作用。
(二)加强督导,发挥监督作用。为扎实推进分类工作有条不紊、卓有成效地开展,一是实施尽职问责。联社推行目标责任制,与考核信用社主任、包片联系人等共签定责任书39份,增强管理层面。二是加大督导力度。组织5个巡查组,对全县28个考核单位进行分类工作的指导、检查、督办,并实施联系问责制。从4月下旬起,督导责任人巡回深入各社进行现场督导。三是定期召开“碰头会”。至6月末,联社共召开督导责任人碰头会6次,针对各社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制定相关措施,及时、较好地统一解决了分类工作中存在差异化的问题。四是开展专项检查。5月26日至6月1日,联社组织12个检查组对全县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开展情况(梁信联[2006]166号)进行了为期7天的检查。检查内容涉及资料收集、开展进度、存在问题等六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发出了整改通知书13份,限期进行整改。同时联社还以梁信联[2006]187号文件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五是落实整改效果。6月下旬,各检查组开展复查“回头看”,对复查整改不到位的9名经办人罚款530元,并再次限期整改,其作法得到梁平县银监办《工作通讯》(2006)第七期的肯定。六是制定验收方案。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联社以梁信联[2006]192号文件印发了贷款五级分类检查验收方案,以指导信用社有的放矢。七是组织交叉验收。联社共组织14个检查组28人对全县信用社进行了交叉验收。以梁信联[2006]205号文件对验收时间、对象、内容、标准及其验收人员工作态度等予以了明确。
五、确保分类质量,严格考核奖惩,坚持“三个挂钩”
为确保分类结果真实,客观、科学地反映我县贷款风险,增强各包片责任人以及信用社员工的责任心。一是细化考核办法,多管齐下人人挂钩。联社制定了《梁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考核办法》(梁信联[2006]157号),对信用社主任、副主任或信贷专管员、一般员工分别实行1000元、800元、500元的责任金考核。如五级分类经上级部门验收合格,给予责任金1倍奖励,并全额返还责任金;验收不合格,不仅责任金不予退还,还将处以该社人平500元罚款。二是上下联动,领导与包片责任人同奖同惩挂钩。联社领导和包片责任人与包片社挂钩考核。如包片社全部验收合格,奖励3000元,反之处罚2000元。三是实行主责任人追究制度,联责认定偏离度激励挂钩。严格实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偏离度的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对套用“一逾两呆”数据进行五级分类或故意隐瞒事实真相而人为控制不良贷款的行为,以及不按操作规程认定分类结果,达不到分类要求的,除严肃追究责任,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外,还要取消主要责任人(即包片责任人)和各社(部)主任、信贷专管员、相关信贷员年终“双先”评比资格。
六、注重分管结合,优化信贷管理,立足“二个提高”
在分类工作中,联社注重引导基层信用社不仅要关注分类结果,更要关注信贷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将五级分类和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一)规范信贷档案,提高管理水平。贷款五级分类认定的准确性,建立在完整的客户信息资料基础上。一是统一分类公文。为为使基层社上报认定规范化,联社专项印制了“梁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风险管理委员会”公文并雕刻了印鉴。二是统一资料收集。强调各信用社对存量贷款资料,必须严格按照《重庆市农村信用社信贷档案管理办法》资料目录进行收集补齐。三是统一档案目录。结合我县信用社实际,统一下发了信贷档案资料目录。规定企事业客户、自然人客户贷款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农户贷款按一户二卡(经济档案管理卡、农户贷款管理卡)进行规范管理。四是统一档案管理。联社借鉴了铜梁联社贷款客户档案管理办法,分五卷对信贷档案进行整理、装订,为有效开展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持。五是注重新增分类。在受理新增贷款调查时,把借款人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财务报表是否真实作为调查的重要内容和贷款的重要条件,努力在源头上解决信息资料不齐全的问题。对此,信贷管理部先后收集、整理贷款五级分类图片记录资料1本、书面文字资料9本、认定审批资料99本、业务知识测(考)试资料3本、会议记录2本、督导检查和验收资料2本。
(二)清收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结合梁平实际,一是修订了激励办法。联社2005年已制定了梁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盘活不良贷款奖励办法(梁信联[2005]260号),今年又拟发了关于做好票据置换等贷款清收有关具体事项的紧急通知(梁信联办[2006]36号),再次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加大了指导力度。二是组建了清收工作队。为确保清收效果,联社还选拔了六名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较强的同志,在做好“三清三整”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不良贷款的清收,去今2年收回不良贷款53.43万元。三是外聘专业人员清收。2004-2005年,联社外聘重庆渝龙经济信息服务事务所帮助收回“双呆”本息312.55万元。四是委托司法部门清收。联社与县法院建立友好合作单位,携手依法清收。多管齐下的清收措施,仅2006年1-6月,全县28个信用社共计收回不良贷款2287.5万元,其中“双呆贷款”较年初净降152万元。
七、实施五级分类,促进信贷管理,增强“四个理念”
通过对贷款五级分类实践,我们学到了新知识、树立了新观念,引入了更前沿、更科学的信贷管理模式,收益匪浅。
(一)增强了动态管理理念。通过“四级分类”与“五级分类”的实践比较,我们充分认识到“五级分类法”已把贷款风险管理由事后监管变为事前控制,由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通过信贷人员对每一笔贷款实施风险监控和规避,从而提高信贷人员掌握信息,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达到信贷管理方法更加具体化,信贷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化。
(二)增强了科学决策理念。通过“五级分类”,使我们更加看到了过去基层信用社在贷款流转过程中存在资料不齐、档案无序、管理混乱的薄弱环节。“五级分类”要求信用社必须把完善和规范档案管理作为信贷工作的基础抓实。
(三)增强了风险预警理念。为认真落实审慎经营的分类原则,联社求真务实、严格把关、据实初分、交叉复审,实事求是地揭示了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截止2006年6月30日,全辖信用社贷款共48782户、61304笔、余额150063万元。五级分类结果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余额分别为97468万元、21751万元、20395万元、5787万元、4662万元,占比分别为65%、14%、14%、4%、3%。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30844万元,较四级分类8848万元增加21996万元,占比增加15个百分点。
(四)增强了制度建设理念。实行“五级分类”促使农信社必须从传统的结果管理转移到过程管理上来,从内控机制上建立起先进的管理制度。一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明确各级人员、各个环节的岗位职责和审批流程控制的重点。二要建立经常性的稽核审查制度,不断评价、发现和改进信贷流程,实现标本兼治。
八、深化动态管理,履职任重道远,化解“三个矛盾”
(一)科学管理与干部素质的矛盾。贷款五级分类要求相关客户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管理,多年来我县职工构成基本上是“近亲繁殖”,业务水平相对较差。对此,联社领导高度重视,先后2年已将计算机基本技能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进行强化训练。但通过上春组织计算机操作等级认证考试,不及格人数达137人,占职工应试总人数369人的37.13%。形成信贷科学管理要求岗位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较高,与现实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的矛盾。
(二)规范管理与手续繁琐的矛盾。一是“三农”特点与目标要求的差异。农村信用社的基层信贷员,面对成千上万户农户,他们需要背包上门,发扬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走千家万户,交千朋万友的“四千”精神,以增加与农民的联系。如果每天沉溺于整理资料、收集数据、上下台帐等较为繁琐的日常事务中,势必弱化信用社与农民的感情。二是支持发展与客观现实的差异。如产业政策支持发展的中小企业,要么是民营、私营、个体,多数以家族式方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财务数据基本不完整,合理避税兼而有之。恰恰他们又缺乏担保抵押,评级已经很是不易。而五级分类必须先评级、次认定、再授信、后用信。形成贷款五级分类规范管理要求的资料手续相对较多较细,与做大做强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矛盾。
(三)客户评级与诚实守信的矛盾。金融业开展客户评级,一般采取以信用为基础。在县域经济并不发达的今天,大多数“老板”需要得到信用社在资金上的“雪中送炭”。在与信用社的交往中,坚持做到按期付息、到期还本而诚实守信。因此,客户在信用社取得授、用信后,他们在加工、生产等流通环节中,必须慎之又慎,否则就不能按期履约。但他们始终难以避免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的不断变化,一时形成现金流量不足。但信用社从审慎经营上的分类认定,必然将其下靠“关注”或“次级”。这些客观因素的分类,特别是单轨运行后,不仅有可能使客户信用程度降低,而且还有可能造成有的客户破罐子破摔,形成客户信用评级与客户诚实守信的矛盾。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县委书记推进平安建设 构建和谐个人经验交流材料
- 下一篇:工会工作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