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22-01-26 04:01:00

导语: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xx县位于江西东部边境,武夷山脉中段,抚河上游,辖11个乡(镇)、116个村,总人口23.5万人。近年来,我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目前,全县166名刑释解教人员生活有着落,就业有门路,顺利走上新生之路,安置率和帮教率均达到100%,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社会治安稳定。20年我县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先进县(集体)的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走好三步棋,注重三结合,把近三年刑释解教人员底数摸准摸透。

了解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生活、生产情况,是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立足点。为了摸准摸透其基本情况,我县走好三步棋:一是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离开监所时的衔接工作。我县安帮办从接到监所有关刑释解教人员释放通知书之日起,就主动与其家属及所在单位、乡(镇)、村、组帮教组织和当地公安派出所联系,发出“广昌县刑释解教回籍人员通知书”,要求各级帮教组织及时报告回归本地的人员情况和家庭情况,提前建立刑释解教人员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刑释解教人员刑释解教前一星期内,由原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司法所通知其原来单位及家属,做好接收和安置帮教的准备,避免造成脱管和失控的现象。二是全面清理排查。我们以各乡(镇、场)综治办干部、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干警为骨干力量,统一部署,统一时间要求,统一目标任务,实行纵向到乡、村、组,横向到各行各业,进行拉网式排查。三是对比核实,建档设卡。我们将刑释解教人员名单和清理排查工作中初步掌握的名单,分乡(镇)下发至各基层派出所,由基层派出所民警对照名单逐户、逐人对比核实,登记造册,做到知外出去向、知现实表现、知经济来源、知交往关系。对应列入重点人口管理的,列入重点对象管理。

在排查中,我们注重“三结合”。一是将清理排查工作与清理整顿出租房屋、规范流动人口管理专项行动相结合。近三年,我们从流动人口清查中排查出5名刑释解教人员。二是将清理排查工作与检查、考核派出所、司法所工作相结合。同时,通过县综治委将清理排查工作列入派出所、司法所年终目标管理考评。三是将清理排查工作与帮教转化工作相结合。主动了解和关心居住在辖区内的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工作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

二、推行三管理,强化三责任,把刑释解教人员监管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

为了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我们针对不同的刑释解教人员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一是对刑满释放不久,曾犯有盗、抢、敲诈等多发性犯罪人员或恶习较深、改造表现较差的作为重点对象,实行重点管理,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动去向,严格落实监控管理措施,防止其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对刑满释放已达两年,已改邪归正、有生活出路的,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对外出务工或经商的刑释解教人员及社会交往复杂、家境不好、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跟踪管理。前者由公安部门及时向其经商或务工所在地的派出所发出《重点人口人户分离联系单》,通过《联系单》,实行“两头管、两头包”;后者由帮教责任人及时了解和掌握其动态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为了加强三种管理,我们还强化了三种责任。一是领导责任。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一把手为刑释解教人员监控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层层签订刑释解教人员监控责任状。同时,县四套班子成员分片包干负责,乡(镇)领导包村(居)委会,村(居)委会领导包村(居)民小组,县直相关部门下管一级,一旦发生问题追究包干负责领导责任。二是部门责任。为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司法、公安、民政、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哪个部门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部门的责任。我县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依法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和开办其他经济实体的刑释解教人员要一视同仁,保护其合法权益。民政部门对于家庭人均收入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刑释解教人员,要按有关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老、弱、残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抚养人的刑释解教人员,予以救济。此外,县人大、政协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三是帮教责任。我县针对过去刑释解教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按“三级负责、分解包干、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组织网络。县里成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培训中心。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分析研究刑释解教人员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布置全县安置帮教工作。乡(镇)成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站,回归站认真做好接茬管理帮教和安置工作,建立一套安置帮教档案,确定一名领导结对帮扶。村委会(居委会)成立了安置帮教小组,签订帮教协议书,实行“三定三包”,即定帮教责任人,定帮教对象,定时检查帮教效果,包法制教育、包监控管理、包思想转化。由于建立健全了安置帮教网络,帮教责任清晰,有力地推动了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使刑释解教人员及时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关心与帮助,顺利走上新生之路。

三、采取三措施,开辟五渠道,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自食其力、勤劳致富。

为了让刑释解教人员生活上有出路,我县一是制定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责任制”,将重新犯罪率、安置率等安置帮教工作的关键指标列为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工作实绩与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挂钩。二是我县设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回归扶助基金”。凡实施了农业开发及其他科技产品项目的刑释解教人员,符合“回归扶助基金”的有关规定,均能得到“回归扶助基金”的扶助。三是优先研究刑释解教人员在生产、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我县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问题作为一项事关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摆上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什么时间出现问题,就什么时间研究解决。

为妥善安置刑释解教人员,我县本着“就地消化,妥善安置,给予出路,保障生活”的原则,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为他们寻找就业门路,解决生活出路,解除后顾之忧。为此,我们开辟“五渠道”。一是对有原来工作单位的刑释解教人员,我们积极协调,争取原单位接收安置;二是对有一技之长的刑释解教人员,积极推荐各类企业和经济实体就业,鼓励他们自谋职业,创办经济实体。对自谋职业的,协调相关部门予以支持。对无资金、无技术、无门路的,开展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选择稳定合适的就业门路。日于江镇刑释解教人员卢文胜脑子活络、善于交际,在苏州创办了一家物流公司。为了做大做强公司,县委书记李晓浩每次到江浙一带招商引资,都会找他促膝谈心,了解企业情况,并连续两年邀请他返乡参加“物流大户春节茶话会”,动员他加入物流协会。目前,资产已达500万元。三是农村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原未承包或服刑期被收回(征用)责任田(山)的,按政策及时予以归还或重新划给。四是组织劳务输出,对有技术、体质好的刑释解教人员优先介绍外出打工。仅今年县劳动就业局举办的春季招聘洽淡会,就推荐10名刑释解教人员输送到沿海发达城市务工。五是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刑释解教人员,由民政部门给予社会救济。通过以上五种安置形式,我县166名刑释解教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四、确保三到位,做到四到心,感化和教育刑释解教人员遵纪守法,重新做人。

为了使刑释解教人员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自觉地融入社会大家庭中。我县确保三到位。一是法律道德教育到位。我们以正面教育为主,经常对他们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律和道德教育。重点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每年举办一期刑释解教人员法制培训班,组织观看一部法律教育专题片,组织一场以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演出,举办一场现身说法座谈会,在现身说法会上,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回头浪子”,在报纸、电视上和培训班上现身说法。日于江镇刑释人员姜祖光,200年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投资10余万元,租赁荒山50亩,栽种葛苗、果树、养殖鹧鸪、鹅、鸭、新西兰肉兔,目前总投资增加到50余万元。去年,他在电视、报纸上现身说法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二是技术培训到位。我们定期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免费参加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和技术讲座,广泛开展送科技宣传上门、送科技书籍上门、送实用技术上门的“三上门”活动,增强他们的“自我造血”功能。三是上门走访到位,帮教责任人对结对帮教对象做到“四必访”,即有困难必访、有纠纷必访、有婚丧嫁娶必访、有突发情况必访,用火热的言行去感化他们冰冷的心。日于江镇刑释解教人员张纪兴回籍后生活面临困难(无职业、无生活来源、无人供养)。同时,亲友冷落他,社会嫌弃他,一度使他心灰意冷。县领导走访他家,了解到此情况后,立即责成日于江镇“回归站”和县司法局会同居委会,帮助其申请城镇居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有关部门经审核。目前给予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令张纪兴感动得热泪盈眶。

与此同时,我们还做到“四到心”。一是思想上贴心,经常同他们促膝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深刻反省,重新做人,靠诚实谋生,靠勤劳致富,为社会多作贡献。二是生活上细心。我们经常组织帮教责任人到刑释解教人员家走一走,看一看,详细了解他们生产、生活及家庭成员身体状况等,发现有困难及时帮助解决。三是工作上热心。我们积极主动为刑释解教人员解决生活出路。一旦在工作上遇到困难,主动予以帮助解决。四是政治上关心。我们对思想转化明显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激励教育,对要求入党、入团的刑释解教人员不歧视、不嫌弃,只要符合党团章标准,随时向他们敞开党团组织大门。塘坊乡大株村村民蒋传生刑满释放后,在县、乡领导的帮教下,贩运优质藕种,兴办砖厂,生意越做越红火,成了村里的富裕户。他致富后,热心帮助别人,带领村民走致富路,终于重新赢得村民的信任,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他还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