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时间:2022-11-08 08:37:00

导语: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调整结构促增收整合资源抓投入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xx县辖10个乡(镇),602个自然村,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农业人口18672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9.3%。近年来,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的各项惠民政策,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38元,比上年增加296元,增长11%,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1063元,年均增长9.8%;200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66740万元,比年初增长25.9%,与2000年末相比增长112.5%。伴随农民的快速增收,广大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治理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望和热情也被进一步点燃,并积极地付诸实施。一批具有xx特色的新农村群初现雏形。

工作中,我们主要是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调结构促增收,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基础

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基础。近年来,县委政府从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入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培强绿色产业和特色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初步构建起了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全力打造绿色经济强县,着力构建新型绿色农业和工业体系

一是以无公害、绿色食品为标准,推进蔬菜产业二次创业。县委政府针对一度时期内xx蔬菜品种市场适应性差、内在质量低、市场逐步萎缩的实际,果断地作出了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的决定。一方面,制定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依法禁绝剧毒高残留农药在xx的使用,建成全省最大的物理杀虫灯体系,安装物理杀虫灯2380盏,防治面积达11万多亩,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农民节约农药投入477.89万元。同时广泛成立联防联治植保协会43个,进行专业化防治和区域化治理。另外,还把经常性的监测检验工作做深做细,在建立各类监测检验机构的基础上,从县委书记到乡(镇)党政一把手人手一台检测仪,做到田边地头随意抽捡,地里无违规生产,市场无农药超标产品。另一方面,采取以协会、公司为主,政府补助、奖励的形式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全县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7个,绿色食品认证5个,无公害产地认证9.1万亩,出口基地备案2万亩。再一方面是按照市场需求,精心组织和引导群众调整品种结构和种植时令,着眼于“名、特、优、新”品种大胆引进、试验、示范,以“好品种+加订单”的形式在全县予以推广。5年来,共引进推广粮食作物良种61个,种植面积98.77万亩;蔬菜良种200多个,种植面积49.93万亩。上述措施的顺利落实,使xx蔬菜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地位得到牢固树立。xx先后获得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先进单位”和“中国xxx之乡”、“全国加工型农业示范基地”、“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县”等国家级、省级殊荣,“xx牌”无公害洋葱、番茄、菜豆被评为2005年度“xx名牌”产品。全县蔬菜连续几年量价同增,仅去冬今春菜季以来,截止到3月底,全县农民外销蔬菜收入就达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000万元。

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县委、政府坚持按照“协会、公司、经纪人”的组织模式和“好品种+订单”的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架通群众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桥梁,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极大激发了群众生产热情。目前,全县各类农技协会已发展到126个,会员11947户,带动着全县近3万农户进行10万亩蔬菜水果的生产种植,农技协会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新品种引进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力军作用,成为了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推进器及有效载体。

三是以绿色农产品为依托,大力发展加工型农业。县委政府充分利用绿色农产品的数量质量优势,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园区建设为载体,有效吸引国内外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到xx落户,倾力建设集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储藏保鲜、包装运输为一体的工业产业群体,香葱、德国米葱、薯类作物、粗糖产品等初级产品得到了加工升值,延长了产业链,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提升了农产品的价格,稳定了市场。加工园区自2002年规划建设以来,已有36家企业建成投产,7家企业获得了农产品出口自营权。xx食品有限公司、xx化工有限公司、xx食品有限公司和xx食品有限公司已具有相当规模,虽然建成时间不长,但年产值已超过2亿元,同时还带动农户建成了近2万亩的生产基地,基地亩净收入达3000元以上。园区内的种子协会,成功引进了世界知名的繁制种企业美国的“xxx”公司、台湾的“xx”公司在xx开展繁制种业务,使全县的繁制种面积达到2万亩,全县农民每年仅繁制种一项就能创收6000多万元。

四是竭力开拓市场,疏畅农产品销售渠道。县委政府一方面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在全县范围内选择了100名懂生产、有一定经营经验的能人作为市场经纪人,分别安排县级副科以上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联系,从思想启发、政策落实、项目开发和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协调和帮助,使他们成为xx蔬菜外销的市场中坚;同时精心组织县内农产品经营企业和协会、经纪人走出家门,加强与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和菜商的联系、交流与合作,每年请进400多家菜商到xx从事蔬菜外销经营。另一方面是不断完善市场经营体系。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占地面积100170平方米的全省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005年在国家和省、州的关心支持下,又投资5868.61万元,对市场进行改扩建。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新建转运仓库3492平方米,交易大棚12702平方米,装车货位20个。并抽调县经贸、工商、公安、农业、运政等职能部门的精干力量进驻市场充实县蔬菜外销办公室,全力搞好市场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检疫检测、社会治安、市场监管、价格信息和外销业务协调等服务,开辟了蔬菜外运“绿色通道”,促进了市场功能的完善,为农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菜果产品远销到了国内145个大中城市,出口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俄罗斯。

(二)倾力打造“冬季旅游之都”,加快旅游兴县促农增收

xx旅游资源丰富独特。2004年,先后有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xx》、张艺谋执导的《xxxx》等电影在xx拍摄,并相继建立了“中国·xx影视基地”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县委政府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倾力打造“冬旅之都”。通过大胆革新旅游经营管理体制,有偿转让旅游资源开发权和经营权,全县旅游业迈出了快速发展的步伐。2005年,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57.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5.7%,与2000年相比增加43.39万人次,年均增长32.5%;景区景点接待海外游客居全州第一,土林风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0819万元,比上年增长85.4%,与2000年相比增加18497万元,年均增长55.1%;全县各类旅店宾馆发展到132家(其中星级宾馆6家),总客房达到1911间、床位4403个(其中标准客房679间、床位1277个),旅游业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去年以来的连续几个旅游黄金周,全县旅店宾馆客房入住率均达100%。旅游业的兴旺还有效联动了餐饮、商贸、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全面迅速发展,极大地带动和拓展了农民增收。

二、抓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调整结构促农增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2004年,县委针对全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协调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农村规范化建设的要求。采取政府适当扶持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群众自愿集一点并投工投劳的办法,有效整合交通、农业综合开发、水利、电力、林业、能源等项目资金,加快以村道路硬化、村庄环境美化和兴建篮球场、村民活动室以及改水改厕建沼气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规范化建设。据统计,近3年来各乡(镇)先后投资1978万元,村集体和农户共投资、捐资351万元,投工投劳844.6万个。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一部分坝区农村的规范化建设初现成效,展现出巷道硬化、环境美化,篮球场、村民活动室、公厕等基础设施俱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新景象。截止今年3月底,全县602个自然村中,有320个自然村通自来水,自来水入户20974户;596个自然村通电(其中7个自然村有路灯);470个自然村通公路,72个自然村实现村内主干道硬化,硬化面积126843平方米;310个自然村11497户建有沼气池;1839户农户建起太阳能;29个自然村建起公厕,18个自然村垃圾集中堆放;38个自然村建起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94个自然村有村文化活动和图书室;216个自然村14658户通有线电视;332个自然村通有线电话,移动通信信号覆盖510个自然村。各乡(镇)、村建起篮球场324块(其中灯光球场38块)。

三、抓载体树新风,培育新型农民,扎实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县委政府在全力抓好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给予高度重视。把“诚信xx”、“美在农家”、“群星文明工程”、“两线文明示范带建设”等精神文明创建评比活动不断向农村深入推进。造性地组织开展全县农村文艺调演活动,每个月轮流由各乡(镇)组织文艺队到县城文化广场进行演出。各乡(镇)、村组也充分利用各种农闲时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近三年来,全县119个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共为农村群众演出1595场次,观看群众达160万人次;“送戏、送书、送电影”三下乡活动共组织送戏下乡演出199场,观众达16万人次,免费放映电影942场,观众达13万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多人次,县图书馆送书到各乡(镇)、学校,接待读者7万多人次;全县共有123个自然村组建了篮球队。2005年,苴林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xx镇、xx镇、xx乡、xx镇被省体育局评为“体育特色乡镇”称号。通过上述载体的建立、丰富和完善,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搭建了有效平台,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引导了农村群众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全县农村社会风气及村风民风明显好转,村民文明程度不断得到了提高。

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县委政府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素质教育”工程,依托省农科院和县内各农科部门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力量,对农村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科技培训,自2003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各类农科技术培训737场次,参训人员达36231人次。同时大张旗鼓地开展一季亩收入万元以上、家庭总收入十万元以上的“金土地”种植能手评比活动,大力引导农村群众学用科技,调整种植结构和经济结构增收致富,近三年来,共有62名农村学用科技致富带头人被县委政府表彰为“金土地种植能手”。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在坚持一事一议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督查,实行村帐乡管,村级财务交由乡(镇)农经站统一管理,各项开支由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大额资金使用提交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定期不定期向村民公开财务收支情况。近三年来,全县累计公开村务4260次,开展率达96.2%;清理拖欠款850.79万元,追回97.24万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8件,涉及金额9.95万元,有效维护了群众利益。再一方面,围绕创建平安xx目标,在农村深入开展以建立完善“八大防控体系”为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体系建设,全县共组建治保会79个840人;有农村治安联防队205个2132人;调解委员会90个1068人。三年来,共成功调处农村各类矛盾纠纷2736件,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稳定,促进了和谐新农村建设。

四、抓党建强组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快慢。我们把“云岭先锋”工程与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五好五带头”和“三培养”为目标,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选配到村党支部班子中去。到2005年底,全县共有40名党员致富能手、14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长或副会长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另外,我们从构建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入手,在全县乡(镇)党委、67个村党支部(总支)中开展了“两职联动、岗位争优”活动,让933名乡(镇)机关党员和村党支部(总支)委员联系指导帮助3976名农村无职党员上岗,结对联动。把“云岭先锋”工程中党员“五带头”量化为“五星”,开展“星级”履职评比活动,使“云岭先锋”工程中党员“五带头”目标与无职党员岗位目标统一起来,形成了一种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上岗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极大激发了广大农村无职党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绝大多数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的问题。

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县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和经验,我们有以下3点体会:

一是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和核心。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把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实现了增收,农民才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新农村建设才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二是政府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县乡党委政府必须加强引导并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有效整合调动各级各部门的力量资源投入新农村建设。同时要教育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自己家园自己建”的观念和意识,动员农民积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避免“干部热、群众冷”现象的出现。三是建好村级班子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新农村建设要依靠村级班子来组织带动实施,许多工作要通过村一级来具体抓落实,只有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建起一个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各位领导,我们探索实践新农村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今年,我们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本县实际,要求坝区乡(镇)每年确定2个村重点建设,山区乡(镇)每年确定1个村重点建设。虽然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县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不断谱写xx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