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廉政文化 加大文化反腐力度

时间:2022-09-22 06:34:00

导语:积极构建廉政文化 加大文化反腐力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积极构建廉政文化 加大文化反腐力度

2005年1月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的重要措施。预防腐败,首先要抓“制度反腐”,同时也要抓“文化反腐”,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可能更为广泛、更为持久。如何加大文化反腐力度呢?我们认为应注重廉政文化建设的传承性、紧迫性、时代性等三个特点,用廉政文化武装党员领导干部的头脑,使廉政文化建设得到最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全社会确立廉洁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文化条件。

一、注重历史传承性,创建廉政文化建设新机制

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廉政理论,出台了许多奖廉惩贪的律令,涌现出了包拯、海瑞等一大批清官廉吏,创作了丰富的廉诗、廉文、廉对、廉谣、廉谚、廉戏、廉政格言警句等等,形成了牢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纽带。建国后,我们党三代领导人把反腐倡廉作为坚定的政治追求,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县也在不断挖掘整理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和侗族文化等等。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石,必须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廉政文化建设首先应纳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范畴,建立健全完善配套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一是要完善领导管理体制。要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能只由纪检部门来唱独角戏,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在推进过程中要细化责任分解,严格责任考核,强化责任追究,层层抓落实,环环相扣。“众人拾柴火焰高”,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动员组织组织部、宣传部、文化局、广电局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中来,努力推动全方位、立体化“大宣教”格局的形成。二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功能,综合运用目标激励、关怀激励、晋升激励等方法,注重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上,制定出符合实际、易于操作的评价机制,不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三是要建立充分的保障投入机制。要建立规范有效的资金投入保障体系,实现廉政文化硬件建设跟得上时代步伐。同时还要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防止把廉政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一次展览、一次演出、一次竞赛等文化活动,防止形式主义和一哄而起,防止出现工作的随意性、低层次和零散状态。要长远规划,树立战略意识,培养超前思维,使廉政文化如春日的和风细雨,绵绵不绝,如燎原之火,越燃越旺,不搞一阵风。

二、结合现实紧迫性,构建廉政文化建设新平台

近几年,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干部因为涉嫌违法违纪等腐败问题被查处。以我县纪检监察机关2003年至今查办的案件为例,共查办违纪违法案件123件,科级干部31人。这一方面说明近年来我们反腐败斗争力度的不断加大,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在当前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廉政文化的建设就显得日益紧迫,具有鲜明的现实紧迫性。腐败现象带有落后文化的深深印记。一是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误导。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思想的阴影仍然存在,给我们的思维模式乃至政治生活带来消极影响,也给官僚主义的滋长和蔓延提供了观念支持,同时带来了“官本位”的陈腐意识;带来了“家长制”、“一言堂”的专制作风,于是产生了“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等等。二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变异。改革开放带来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制度也必将造成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共同遗产,其有益部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也不能忽视西方文化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缺乏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念的“武装”,我们就会在发达物质文明包装下的西方文化中迷失自己,沉迷于物质享乐和追求个人私欲,变异出现代版的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三是体制转轨中的价值观念扭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新旧体制转轨,给我国带来了物质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冲撞,一些人迷失了理想信念和道德准则,出现了价值观念的扭曲,追名逐利的功利化倾向严重。一些本属市场的行为准则被少数人泛用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诱发“权钱交易”、“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

《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廉政文化建设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其现实重要性日益突显。没有文化的认同,有些制度可能制定不出来,即使制定出来了也不一定能够执行下去。旧的思想观念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新的制度发生冲突时,人们想的往往不是如何遵照服从制度,而是变通制度。即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就要注重载体创新,构建廉政文化建设新平台。积极寻找适合更多群众参与的艺术形式,为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人才搭建展示的平台,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廉政文化建设和廉政宣传教育呈现良性互动。当然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要结合本地和本部门的人员特点、工作特点、地域特点,有选择地开展,使廉政文化的精神产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本地拥有更深厚的群众基础,更能让群众喜闻乐见。我县从实际出发,主导弘扬社会正气,传播廉政文化,使廉政文化气息渗透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是我们结合黎平县是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侗族群众喜欢以唱歌叙事这一特点,把“实施纲要”译成侗话,编成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侗族大歌、小品、表演唱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深入基层进行巡回演出,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好评。各乡镇也结合实际,利用农闲时间用把“实施纲要”编成了踩堂歌等形式进行表演和宣传。如坝寨乡青寨村群众将“实施纲要”编成了踩堂歌和侗族大歌进行表演和宣传,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和黎平有线电视组织全县党员领导干部观看了《实施纲要》辅导报告和《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好干部牛玉儒》、《罪案鉴戒》等警示电教片,并以此为契机,联系实际,开展了座谈、讨论和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多样的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目前,已组织开展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全县后备干部和领导干部配偶等6期党风廉政教育短训班,共收到心得体会文章500多篇。今年以来,全县10万余名党员干部接受了示范警示教育,取得很好教育效果。二是办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载体。在县有线电视台开办《廉政在线》,每月一个专题,县纪委创办《黎平纪检监察》每月刊出一期。《黎平党风廉政建设》网站每星期都更新内容,系列栏目以反腐倡廉、弘扬正气、服务大局为主题,重点宣传党的反腐倡廉形势政策,反映纪检监察工作动态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报剖析典型案例、宣扬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三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专题培训等普遍教育和个别谈话教育相结合。近年来,我县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廉内助”评比,党员过“政治生日”等节前提醒教育,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教育、文明新风“四进门”等系列活动,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经常受到廉政文化教育,浓厚了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社会文化舆论氛围。

三、紧扣鲜明时代性,拓展廉政文化建设新领域

从文化层面上考察腐败现象发生的成因,可以发现,腐败现象背后是落后文化的误导、变异及理想道德的缺位,所以,当前我们必须正视反腐败斗争中面临着的文化挑战。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要体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应该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扎根新时期、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现阶段,一方面社会生活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经济利益格局逐渐多样化,由此带来财富分配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等等,无不冲击着固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社会的道德准则、公民的社会良知、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经受着是非考验。另一方面,社会仍处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的历史时期,制度上的不健全、不完善,客观上也成为腐败现象多发的诱因。同时,我们的社会正进入一个法制社会,越来越需要用规章制度来规范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以法治的精神来构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因此,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也要与时俱进,不能沿袭过去上大课、作报告、树廉政典型的老套路,要大胆借用各种现代信息网络传媒渠道和手段,坚持继承和创新,普遍性和分类性,营造环境和主观感化等等,区别不同情况,根据不同层次,不断拓展廉政文化建设新领域,让廉政文化深入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内心世界。

廉政文化建设由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廉政文艺创作、廉政文化活动三个部分组成。这三者的关系既是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廉政文艺创作是在廉政文化理论指导下的创作,没有理论指导的创作是盲目的,不注意就会偏失方向。廉政文化活动是廉政文艺创作的一个表现形式。创作是基础,但是如果没有活动,创作就成了“纸上谈兵”,就会失去存在的真正意义。由此可见,这三者概念不同,其内容、形式、对象、目的、作用也自然不一样,但终归一点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成为人民大众的文化,缺少人民群众的支持,它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廉政文化建设必须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不能仅仅局限在机关单位,还要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校园,走进企业,走进千家万户。要针对不同阶层的人,创造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廉政文化,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今年我县在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中先行试点,如在农村开展送电影、戏曲下乡活动;在机关和社区通过办廉政文化宣传栏、专刊、唱侗歌比赛及各种小型的竞赛;在家庭结合“贤内助”、“星级文明户”的评比开展活动等10多个项目。在内容方面,坚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廉政教育对党员干部来说能入脑入心,在基层群众中真正深得人心,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尊廉崇廉守廉的浓厚氛围。我们还在省道和入城路口写上廉政警句格言,通过一点一滴的建设,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教育与娱乐的关系。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更重要的是陶冶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教育性和娱乐性是廉政文化活动功能的两个方面。所谓教育性,就是说廉政文化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可模棱两可。要用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础,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所谓娱乐性,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活跃、文化需求丰富多彩的特点,开展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以达到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目的。没有教育性,廉政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灵魂和方向;没有娱乐性,教育也就显得枯燥乏味,很难引人入胜,深入人心。因此,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寓教于乐,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

(二)、正确处理好领导带头与群众参与的关系。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全员性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没有领导干部的积极带头,廉政文化建设就会失去应有的功效和有力的组织保证;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廉政文化建设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目前,从我县一些地方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看,一些单位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之所以开展不经常、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有的片面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有的感到抓廉政文化建设不如抓经济建设见效快,还有的把抓廉政文化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对立起来,这些都是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片面理解。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既不能把廉政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廉政建设的一个单项工作,也不能把廉政文化建设理解为文化建设的子课题,要自觉地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具体举措,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要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廉政文化活动的热情,引导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廉政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人民群众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量之源。要通过经常的、广泛的、持久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不断听到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信息,不断参与到反腐倡廉的行列中去,让廉政文化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走进千家万户。只有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共同参与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廉政文化建设才会出现勃勃生机,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三)、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廉政文化建设既是先进的政治文化,也是先进的大众文化。所谓普及,就是要通过廉政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泛的群众的积极参与,自觉讴歌先进,鞭鞑丑恶,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社会文化氛围。所谓提高,就是要在普及的基础上,加强研究,探索规律,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味,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实践作用和约束作用,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好地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服务,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廉政文化建设是动态的、发展的,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渗透、发展提高。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努力做好普及与提高的结合文章。在建设的内容上求新,既注重吸取传统廉政文化中的精华,又根据时代特点,唱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旋律;在建设的重点上求活,既突出党员领导干部,又兼顾社会普通民众;在建设的形式上求变,既注重运用书法绘画、文艺演出等传统的教育方式,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现代信息、现代传媒等手段;在建设的效果上求实,既看到有形的、见效比较快的,更注重细雨润物、潜移默化起长效的,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朝着纵深的方向健康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