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改革
时间:2022-09-20 09:26:00
导语: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改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目标:
1.通过介绍目前社会发展现状分析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2.举例解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3.科学发展观对教育改革的指导意义
过程:
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背景
1.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应当看到,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去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进入世界中等收入水平,处于重要的转折阶段,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我国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重要阶段,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为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的基本原则,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全局,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3.从改革的进程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从初建阶段发展到完善阶段,面临着更加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4.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5.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低循环等基本国情出发,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6.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邓小平和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去年抗击非典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这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7.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8.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解决好科学发展问题;解决好科学发展的问题,需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我们党就能更好地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举例:
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问题被国务院查处铁本事件引发了很多人的疑问:一个设计生产能力840万吨、概算总投资105.9亿元人民币的大型钢铁联合项目,到底是如何连闯“红灯”,违规上马的?其背后则是偏离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次原因。
铁本:“小马”拉上“大车”
铁本公司法人代表41岁的戴国芳出生于当地一个农民家庭,从13岁起开始干瓦工,后来靠拣废钢废铁有了积蓄,1996年在常州市东安镇成立了铁本公司。为上铁本项目,从2002年5月开始至2003年底,铁本公司涉嫌虚假注册7家合资(独资)公司。按规定,这7家合资企业外方应缴纳注册资本金1.7972亿美元,但其中只有鹰联公司注册资本金1200万美元基本到位,另有1家公司部分到位,其余5家合资公司至今未见验资报告,没有任何资金到位。
审批: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越位”
钢铁项目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产业项目,有一套比较规范的审批机制。可以说,能否获得立项审批是铁本项目上马的关键。
自2002年5月以来,铁本公司为实施项目,法人代表戴国芳成立7家合资(独资)公司,把项目化整为零,拆分为22个项目向有关部门报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设计生产能力与投资严重不匹配的项目,在审批过程中却是“一路绿灯”。
土地:职能部门失职违规使耕地保护制度难落实
许多干部群众对铁本项目的违法占地感到不可思议:铁本公司开工建设达9个月之久,占用土地6541亩。其中60%是耕地,涉及2000多户、4000多农民被迫搬迁。不少过上小康生活的农民已有8个多月无“家”归、无地种,有的甚至住进窝棚、桥洞、废弃的渔船。按规定,占用如此多的土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必须报国务院批准。
按照法律规定,建设用地需要占用农田的,必须先办理农用地转用报批手续,经过省级以上国土部门批准,向具体项目实施供地后,才能由国土部门代表政府与村级组织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然后企业才能进场施工。而从铁本项目的占地过程来看,整个手续基本是“倒了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认为,先上车后买票,先干起来然后再审批,是时下一些地方发展地方经济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正是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使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不到实处。
贷款:6家金融机构“集体沦陷”
铁本项目尚未取得合法批文,6家金融机构就开始争相发放贷款,其中农业银行严重违反国家现金管理规定,最高日现金支付达千万元。6家银行同时深陷漩涡,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不重视贷前审查和贷后监控,以为地方政府支持的项目就可靠,教训深刻。
按照有关规定,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地、环保等要求,取得立项和审批合法手续后,银行才能给予授信支持。铁本事件暴露出这些银行风险意识太弱,对铁本公司的信用评级严重失误,在执行政策上出现重大偏差。
环保:职能部门集体“缺位”
污染问题是铁本项目上马中群众反映的焦点之一。特别是焦化、硅钢高污染项目要在扬中上马的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很多市民的强烈反对。扬中是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城市,有着“水上花园”的美誉,上马这样的高污染项目给当地环境带来的隐患可想而知。
根据有关规定,总投资2亿元及以上的钢铁工程由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铁本公司的焦化项目总投资2980万美元,年产焦炭达60万吨,超过上海宝钢焦化厂的年生产能力,应该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对其环境影响评估进行审批。
而事实上,焦化项目未获批准,铁本公司即擅自开工,如今项目工地已铺埋了数米深的石灰,桩基打了一二十米,导致耕地全部被毁,无法复垦。
按照规定,建设项目环保结论未出来前,一草一木都不能动。据记者调查,铁本公司报送环保部门预审登记总共8个新建项目,均未通过环保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而其中的6个项目早已违法开工。
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无视环评法的问题也很突出。
铁本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造成了严重后果,教训深刻,代价沉重。铁本事件昭示人们:不能打着发展的旗号,违法行政、违规操作,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切实维护国家宏观调控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现行教育改革
运用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形成正确的办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方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教师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素质教育总目标,形成正确的学生观,评价观,课程观,教学资源观,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关系,德育与教学关系,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方法
改变传统行政层级管理方法,变学校为学习型组织,变教师为学校教育改革主体;
1.改变教师课堂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知识体系建构和能力的培养;
2.改变科研工作策略,变科研为落实学校办学理念提升学校内涵手段
3.改变师资队伍培养方法,重视学校自身文化的熏陶,鼓励教师个性的张扬尊重教师专业自由;
4.改变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统筹利用社区资源,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
5.改变教师评价方法,激励引导教师专业发展
6.改变教师人事聘用制度,建立竞争上岗机制,优劳优酬人事制度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学校发展规划
1.不浮躁,不空喊口号,用科学的政绩观指导改革工作,聚焦内涵发展,扎实推进学校教育改革。
2.以学生发展为本,实事求是,对每一位学生未来负责,对每一个家庭负责,对社会对政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