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学的一枝奇葩

时间:2022-02-11 11:26:00

导语:民族医学的一枝奇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族医学的一枝奇葩

民族医学的一枝奇葩

科右中旗是以蒙古族为主题,也是以蒙古族为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在这里,蒙族文化源远流长,独具魅力。中旗蒙医院、蒙医药研究所就是在这片沃土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科右中旗蒙医院(研究所)是集蒙医药科研与蒙医临床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科研、教学单位,始建于1973年。在近30多年的历程中,一批蒙医蒙药研究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并推出了一批具有很高医学价值的研究成果。蒙医院(研究所)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院宗旨,良好的服务使蒙医院成为中旗老百姓最信赖的医疗单位之一;坚持蒙医特色、蒙西医并重的建院方针,走出了特色办院的路子。1997年10月,他们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自治区验收,步入国家“二级乙等”医院行列。

蒙医院(研究所)占地面积14400平方米,固定资产520万元,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编制床位80张,职工130名,专业技术人员97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1名,主管护师4名,主管药师1名,医(药、护)师46名。设有内、外、妇、儿、五疗、口腔、眼科、耳鼻喉、肛肠、骨伤、皮肤、急诊等十二个临床科室;宫颈糜烂、糖尿病两个重点专科;心血管、脑血管、风湿、胃、肾病专科;内、外、妇、儿四个疗区;检验、放射线、功能检查、细菌室、病理室等五个医技科室;药剂科、制剂室、预防保健科、手术室等五个辅助科室;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总务科、财务科、医保科、院办室等七个职能科室。拥有日本产CT、彩超、韩国产多功能B超、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仪、动态血压监护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500毫安X光机等万元以上设备26台件;有年产3000公斤丸、散、膏、丹、汤等五个剂型120余种的蒙成药制剂室,制剂供给率100%。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中旗蒙医院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几经风雨,几经荣辱。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医院(研究所)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从建院到1987年是第一个阶段,是建设和发展较快时期;第二时期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第三时期是1995年以后到现在,医院管理、蒙医药研究、临床医疗开始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进入健康发展的时期。

在第一阶段,虽是建院伊始,但从无到有,逐步扩大建筑面积,增加人员,引进部分比较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尤其是在蒙医蒙药研究方面成绩突出,编写、翻译出版了《蒙医常用方剂选》、《蒙医乡村医生手册》、《斯日吉德米格》、《宝音扎布肝病防治》、《长寿奥秘》等医用工具书。《用蒙药实验治疗肝病》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此期间还举办了三期全旗乡村医生培训班,培训150余人次。1978年,出席全国科技大会,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面对刚刚兴起的商品大潮,蒙医院(研究所)在新旧交替转轨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尽管如此,这期间的科研工作依然比较活跃,《哈屯塔拉哈治疗宫颈糜烂》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尼哈期塔拉哈治疗宫颈糜烂》获兴安盟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在盟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业务论文10余篇。但是由于医院管理不善,制度不严,医疗设备落后,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始终徘徊不前。至95年,医院库存药品仅有26万元,外欠债33万元,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抓药难,打针难,看病难”现象时有发生,医院的两个效益开始出现滑坡现象。

1995年5月,中旗第一次干部制度改革试点在蒙医院(研究所)进行。从此科右中旗蒙医院(研究所)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年,旗委组织部决定在社会上公开选拔聘任院长。当时任中旗义和道卜苏木卫生院院长的白全龙在选拔、招聘过程中“过关斩将”,以年轻、业务强、会管理等诸多优势脱颖而出,白全龙组阁了新班子。新班子是一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群体。他们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在工作上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员工做到的,他们首先做到。班子领导个个是业务尖子,在业务上分兵把口,独档一面。院长白全龙(蒙医主治医师)对蒙医内科消化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还是出色的外科主刀医生,技术娴熟,深受患者欢迎。仅2000、2001年两年间上台做各种手术160余例。他的论文《蒙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他的事迹被编入人民日报出版发行出版的《时代名流·东方之子》一书中。在业务上他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钻研提高,尽职尽责地为患者服务。一次,有一名外地患者患急性阑尾穿孔,并发性胸膜炎,高烧不退,处于昏迷状态中,来到医院时已凌晨3点多钟。白全龙处理完一个危重患者,刚回家躺下,就有人敲门来找他。他二话没说,立即起床,骑上自行车急速赶到医院进行手术处理。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治疗,患者脱险了,家属含着眼泪,握着白院长的手激动万分:“你真是人民的好大夫”。类似的热情服务于患者,以开拓进取、不谋私利、求真务实的精神当好“班长”,为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了典范,赢得了群众的尊敬与信赖。人们竖起大拇指:“白院长真是好样的”。

副院长霍俊亮,副主任医师,盟政协委员,每年成功地抢救近百例急危重患者,系统治疗内科疾病300例以上,治愈好转率在90%以上。受到广大患者和家属的普遍好评。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系统掌握了内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造诣较深。他撰写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钙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急性心肌梗塞的抢救与治疗》等几篇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其中有一篇被评为优秀论文。

副院长那顺布和,蒙医主治医师,在蒙医治疗脑血管病、肝病、妇科病方面医术精湛,在理论上有很高的造诣。他发表过论文《用蒙医药治疗肝病》、《尼哈期塔拉哈治疗妇科病》、《哈屯塔拉哈治疗宫颈糜烂》、《呼和散治疗出血热》等,其中两篇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一篇获兴安盟科技进步二等奖。那副院长可以说是业务上过得硬的学科带头人。

副院长包长顺,蒙医主治医师,擅长蒙医治疗心血管病、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对糖尿病的并发症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根据蒙医药经典、传统理论,潜心研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用“清糟归精”原理研究出治疗糖尿病的“喜晶系列”新蒙药,经468例患者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77.9%。

副院长胡云峰,蒙医主治医师,擅长蒙医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症等,对蒙药配、炮制技术、理论等都有独到见解。

一正四副五个院长,个个都是业务骨干。他们凭着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感,赢得了医护人员及广大患者的信赖。这个富有朝气的年轻领导班子构筑起一座坚固的战斗堡垒。面对鲜花和荣誉,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求索的道路何其漫长,在攀登蒙医学高峰的路途上还会遇到无数艰辛。如何带领蒙医院全体员工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成为领导班子经常考虑的重要问题。几经反复,几番讨论,他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终于达到共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医院新形象。

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行业。要在医护人员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医德教育,提高医护人员道德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以“医术精湛,服务一流,信誉第一”为总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开展文明用语20句、禁语40例活动,医护人员挂牌上岗。通过开展“敬业爱岗、讲理想,比贡献”、“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白求恩杯”、“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等系列活动,强化了“医院就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

二、完善各项制度、标准,建立起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医院科学管理必须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证,靠质量控制来实现。为达到这个目标,成立院质控领导小组,设质控办,制定、完善了《行政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在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疗区管理、设备管理各方面形成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制剂生产严格掌握质量标准,每批次制剂均有质检,保证药品质量,使药检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购置医疗设备,要按要求申报审批制度进行论证和评价,以院、科的实际需要为购置依据,进行效益预测,按技术条件审批。在药品与后勤物资的采购方面,第一要保证质量,价格合理;第二按审批程序凭单验收质检入库,核对无误,签字报帐;医疗器械从主渠道进货。严格按照要求管理,杜绝出现假、劣产品流入使用。库房管理做到计划、采购、保管、发放、结算、盘点等各环节都与管理人员利益挂钩,制止物品浪费、流失现象。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对疗区管理、设备管理,建立量化考核体系,按时进行月查,季评。

严密的科学管理使全院干部职工形成了合力,营造了很好的环境氛围,医院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好人好事、新人新事层出不穷。当患者尤其是农牧区患者有困难时,医护人员总想方设法帮助他们,送药、送水、送饭……患者陪床家属没钱吃饭,医护人员就把他们带到自己家里,吃个十天半月是常有的事。一次,西尔根苏木一个叫玉花的患者因患急性黄疸性肝炎住院治疗,只住了5天院就要出院。总护士长其木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亲切地询问患者。当得知患者确属家庭困难实在拿不出钱时,立即把自己仅有的300元钱借给患者,并且多次从家里做饭做菜送到病人床前,从各方面细心照料。玉花激动地说;“你们不是亲人、剩似亲人啊”。在蒙医院,为患者做点事对医护人员来说已习以为常。正因为医护人员与患者水乳交融,有些病人出院,拉着医护人员的手久久不愿离去。有的患者与医护人员成了朋友,逢年过节或者上街办事的时候都要绕道到蒙医院看看。

97年,为创建国家二级乙等医院迎接验收,有两个疗区的医生、护士任务格外繁重,工作量大。他们早来晚走,放弃节假日休息,饿了泡一碗方便面,渴了喝一口白开水。在副院长胡云峰的带领下,大家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有的同志因熬夜休息不好,身上哆嗦,嘴是都起了泡,扁桃体发炎,更多的同志身体消瘦,体重下降。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打退堂鼓。他们硬是凭着“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主人翁精神,凭着为民族医药的发展做贡献的责任感完成了预定的任务,顺利通过验收跨进国家二级乙等医院行列。通过验收后,副院长胡云峰、护士长其木格累倒了。院长白全龙感慨万千,他说:“因为有这么一批干部职工撑着这方天地感到自豪!”

三、加强以“四新”为主的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扩大知识面,狠抓职工队伍业务建设。

医疗单位不仅是有着良好的服务态度,更重要的是,要以较高的医护水平解除病人痛苦。对医院来说,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实质问题。医院提出要求,要全体医护人员重视知识更新,随时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紧紧围绕继续医学教育,大兴学习之风。医院结合蒙医药特点申报96个“继教”项目,并且每一个项目都指定有一定临床经验、理论水平较高的中级以上人员承担讲课任务。几年来,累计集中授课236学时,参加“继教”2280人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未受蒙医理论教育的医护人员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促使业务人员不断接受新知识。副主任医师那日基础理论、基本功扎实,同志们都愿意听他的“继教”课。他克服困难,边治疗、边备课,拖着虚弱的身体按时到场讲课。凡是承担讲课任务的同志,都做到备课有教案,讲课有实际操作示范。大家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在全院形成了认真学习的风气。

四、提高科研能力,把握科技兴院战略

医院要发展,医疗是立本,科研是求新。要使医院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只有用科学开创的新知识才能解决医疗难题,提高医疗水平;只有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才能使医院形成专业特点,发挥更大优势。

蒙医院坚持突出蒙医特色,蒙西医并重的建院方针,提高科研能力,提高医疗服务中的科技含量,不断引进现代医学技术,新成果,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近几年,在推广应用《蒙医药实验治疗肝病》成果基础上,对各型肝炎的疗效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通过临床观察,对比分析,该成果对甲、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尤其对乙型肝炎“五项指标”的转阴具有较满意的效果,在肝病治疗上显示出专科优势。主治医师、副院长包长顺带领科研队伍在蒙医药治疗糖尿病领域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主治医师、副院长那顺布和因科研能力强多次参加院里承担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在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哈屯塔拉哈治疗宫颈糜烂》课题,他承担了新药的组方、炮制任务。他为了使药物既减少毒性减少副作用又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目的,在药物炮制过程中被烟熏、被火燎、眼睛红肿淌泪,手上烫起酒盅大的水炮。不仅如次,他还亲身体验减毒效果,致使多次出现口舌麻木、腹胀腹泻等中毒反应。他不怕苦、不怕累,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他不气馁,终于炮制出无毒性疗效的方剂。

五、强化医院分级管理,加强科室建设,扩展项目,促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

医院分级管理是科学的管理方式,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医院管理达到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目标,分级管理是最佳选择。

蒙医院把分级管理作为提高医院整体素质的基本方式来抓。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院长逐级抓。举办科室主任专题学习班,进一步明确他们既有行政管理职责,又有学科带头人责任目标。向全体医护人员深入细致宣传分级管理的意义、目的,全院上下认识到位,思想到位,行动到位,组织、制度、监督、检查“四落实”。各科室之间开展技术科研竞赛,开展横向联合,挖潜增效,创造条件扩大新项目,形成了“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电诊科增加了彩超、动态心电检查项目。

外、妇科开展硬膜外麻醉、疝修补术、小肠吻合术等业务。还从通辽等地请专家教授开展甲状腺次切除术、脑穿刺、卵巢囊肿切除术、宫颈瘤隐式摘除术、子宫脱垂隐式复位术等医疗项目。

放射线科开展腰骶椎、摄片、胆囊造影、全消化道钡透等新业务项目。

CT室检查头颅(脑外伤、脑血管、脑肿瘤、)鼻、副鼻窦、眼球、肝、胆、脾、肾、颈椎、腰椎、股骨头及各大关节,并有CT、脑外科专家长期坐诊。

制剂室改善药品包装,查粒实现半自动化,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检验科开展“反应蛋白”、“胎甲求球”、“T3T4”等40多项业务。针对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引进了血流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快速生化分析仪、放免检测仪、尿十项检测仪等高科技医疗诊断设备,提高了医疗行为中的科技含量。

这些科室的加强和新业务的开展,填补了部分空白,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方便。

实践证明,科室管理是医院全方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室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整体管理;各科室只有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医院才成呈现勃勃生机。

通过五个方面的探索、改革,中旗蒙医事业攀上了新的高峰,取得了明显成效。下列一组数字真实地记录着几年改革的成果:

1995年2003年

建筑面积2855m²4200m²

固定资产87万元520万元

医疗设备23万元300万元

药品库存26万元180万元

门诊人数10369人(次)26500人(次)

业务收入35.5万元344万元

十年磨剑铸辉煌,蒙医院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凭着对事业的挚爱,中旗蒙医人在求索的路上披荆斩棘,迎来了蒙医事业灿烂的春天。他们顾不上拭去连年征战的一路风尘,又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也正是这支强有力的队伍,在特殊时刻向党和人民递交了满意的答卷,用实际行动打响了中旗蒙医院的名字。

98年8月,一场人力无法抗拒的特大洪水袭击了中旗巴彦呼舒镇。顷刻间,巴镇一片。生死存亡之际,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蒙医人选择的是前者。白全长、胡院长带着抢险队冒着生命危险,义无返顾直奔医院;与此同时,那副院长在医院正全力以赴组织人力抢修保卫医院的第三道防线,护理部主任其木格在最险要地段帮助职工搬家,在最危机关头,蒙医院干部、职工没有一个顾及小家。抢险队赶到医院后,立刻投入医院保卫战。医院三面环水,水深处3米,最浅也有1米,而医院大院却滴水未进,这真是奇迹!蒙医人创造了奇迹,国家数百万元财产免遭损失。

洪灾期间,白全龙院长带领着班子成员,躺着洪水一一走访受灾职工家属,组织人员搬迁。当把最后一个受灾户安置完了,他也累倒了,经几天输液才缓过来。

灾后,蒙医院及时向进水的其它医院捐赠5300多元药品,以解燃眉之急。又推出了“优惠医疗为灾民献爱心”活动,灾民看病实行免费或减半医疗费、不收医疗费,并迅速组织3支医疗队奔赴重灾区防疫防病。

2003年的春天,阴云突然遮住了阳光,天空不在蔚蓝,鲜花不在绚丽,人民的生活不在多彩,疫情打破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的憧憬。25万各族儿女,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职责把医务工作者推到了这场特殊战场的第一线。卫生战线的广大职工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英雄战歌。

当非典肆虐我国部分地区,并有蔓延趋势,但还离中旗十分遥远的时候,蒙医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把工作重点集中到防控非典工作上来,于全旗较早地进入防非预警状态。从4月3日开始,医院院务会每天安排大早会,通过早会形式向职工公布全国非典疫情动态,学习“非典”防治知识,指定人员在院内重点临床科室采取消毒措施,同时对有关科室医护人员进行系统消毒、隔离、防护、防治知识培训。根据媒体宣传报道搜集“非典”相关资料,编印《科右中旗蒙医院防治非典技术操作规范》,制定《科右中旗蒙医院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及时成立了“防控非典领导小组”、“非典防治知识宣传领导小组”、“非典治疗小组”、“非典预防消毒领导小组”等非常时期非常机构。指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职责,严格执行。组织相关人员负责“防非”药物的筛选工作,在传统蒙成药方剂中指定“义森哈日”,“胡和嘎日迪”为防止非典专用药,于政府公布前半月生产包装,并投入临床。做到了组织到位,宣传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全院提前进入临战状态。

4月23日,旗非典指挥部指定中旗蒙医院为科右中旗防治“非典”定点医院之一,医院院务会没有感到意外,因为无论从医院规模,技术力量,职工整体素质,环境条件都有能力承担这一艰巨任务。同时认为这是旗委政府和全旗各族人民对医院的信任。医院决定成立感染科,门诊楼设立“发热分诊台”,分流发热病人。住院楼门口设立“进出检查站”,严禁发热病人流入。院内消毒由日一次增加到日三次,加大空气环境灭菌效果。加强人员个人防护培训,接触非典病人力争不倒下一个人。4月25日召开防非誓师大会,全体职工握起右拳庄严宣誓:“忠诚党的卫生事业,坚持岗位,坚决服从指挥,绝对服从命令,时刻准备着为人民健康、生命安全献出自己的一切,誓死捍卫白衣天使崇高形象”的誓言回荡在会议室上空,凝重、豪迈的誓师场面增强了全体职工战胜非典恶魔的信心。

5月1日,基本符合专业要求的240平米感染病区建成。首批15名医护人员进住感染科开展工作。感染科成立后共收治发热病人12例,其中排除、治愈高度疑似病人7例。完成外来、返乡,外地施工人员体检1280人次,分流普通病人3789人次,为实现“把住兴安盟南大门、力争不传入、实现无疫区”目标,保住兴安盟这块净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回想起那一段经历,激动不已,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当26个省区发病人数剧增,我区成为全国非典疫情蔓延六个重灾区之一,中旗外地务工人员反乡高峰,发热病人不段增多的严峻形势,给医务人员沉重压力的时候,巴一中领导代表全校一千多名师生前来慰问,巴镇生日蛋糕城金献海老板代表广大个体户前来慰问,全体医护人员受到极大的鼓舞。他们深深的感觉到,蒙医人不是孤军奋战,在他们身边广大人民群众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蒙医人,关怀着蒙医人,关心着蒙医人,支援着蒙医人,有强大的后盾支持着蒙医人。

当防非誓师大会上全体职工举起右拳宣誓的那一刻,120名职工把一腔忠诚和生命完全交给了党和人民的卫生事业。那种庄严、肃穆的场面,那种精神用“气吞山河,视死如归、豪迈激情泣鬼神、惊天地”来形容毫不为过。铿锵雄壮的誓言余音仿佛还在回荡。

当医院需要15名医务人员组成第一批治疗小组进入感染科时,医护、医技科室人员主动请樱,表决心,纷纷要求到一线工作。难道他们就不知道面对是生与死的抉择吗?不,做为医务人员他们的心里比谁都清楚,非典无预防药,没有特效药,不知传染源,其危害性和危险性可想而知。尤其,中旗蒙医院不是传染病院,医护人员除了书本上的那点知识外,任何人都没受过专业培训。但他们的第一批15名医护、医技勇士怀抱赤丹忠心,冒着“以身试典”的风险,抱着“以命换命”的英雄气概,告别妻儿、老小,义不容辞,义无返顾,从容不迫的踏上了为第一批,为第二批战友铺平道路,积累经验的征程。他们是战场上的“敢死队”,必要时“堵枪眼”。一住就是56天。要知道进隔离病区要穿4层防护服、戴16层口罩、穿胶鞋、戴防护镜、不透气的帽子。不动则已,一动一身汗浸透全身,一天闻到的是消毒液气味,直恶心,毫无食欲。但他们毫无怨言,坚持到最后胜利。疾风知劲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他们是亿万抗非战士中的中流砥柱。他们这种不负誓言,不辱使命,为事业勇于献身,以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本身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内涵的具体表现。

在整个防控非典这一场无硝烟的战场上,中旗蒙医院全体职工的言行,精神风貌,实际行动,较高的政治觉悟,高尚思想境界,稳定的心理素质,再现了蒙医人“保二乙争二甲”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精神;“九·八”抗洪,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争取胜利精神;成了“坚忍不拔,顽强豪迈,壮怀激烈的抗‘非’精神。”这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由于防控非典工作成绩突出,感染科15位同志受到旗级嘉奖,一名同志受盟级嘉奖,二位同志分别荣立三等功,护理队伍获盟级“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全旗卫生系统非典防治知识竞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洪水和非典考验了蒙医人民,蒙医人以英雄群体形象向世人证明,蒙医人是经得起考验的,是能战斗的队伍。什么是蒙医精神?蒙医精神就是大无畏精神,就是无私奉献精神!有了这样一支队伍,干什么事业能够不辉煌呢?

科右中旗蒙医院(研究所)的确是民族医学这块土壤上的一枝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