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制单位创建活动方案

时间:2022-06-05 08:17:06

导语:基层法制单位创建活动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法制单位创建活动方案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办,根据《中共县委政法委关于开展“遵从法律崇尚法治”“五好”基层法制单位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中共县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意见》,以“遵从法律崇尚法治”为主题,以好氛围、好队伍、好载体、好机制、好效果“五好”为目标,以广大基层单位为重点,广泛开展基层法治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夯实法治建设基层基础,积极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自觉,切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法治社会建设,为深入推进“二次创业”,加快建设幸福和谐新提供法治保障。

二、任务目标

开展基层法治单位创建活动,要坚持以法治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遵从法律崇尚法治”为主题,以“五好”要求为目标。

(一)着力营造一个好的法治氛围。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以上带下,以干部带群众,使基层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不断提高法治意识、法治能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心中有法,才能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教育引导各单位干部及各方面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审视自己的言行,看是否符合法律的原则、规定,做到行止有度;对“”等邪教组织危害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的问题,要善于以法律为武器,敢于抵制、敢于亮剑;对群众的利益诉求,要善于拿法律的尺子量一量,看是否合法,看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对涉及群众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要善于借助法律威力,敢于依法清除改革发展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敢于打破不合理利益格局固化的藩篱,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对于矛盾纠纷,要善于拿法律的天平称一称,以此来息诉息访,定纷止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着力建设一支好的基层法治创建工作队伍。一是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法人单位集体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等制度,至少每月听取一次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一次法治创建工作,组织一次学法活动,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法治警示教育。二是各单位领导要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推动工作,每年向职工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一次述法。三要各级干部、全体党员及职工、村民代表为主,建立一支熟知创建标准、政策法律水平较高的法治创建工作队伍。四是要把党员干部、职工或村民代表作为普法指导员和学法骨干,每月进行一次普法学习和培训,学习内容要有针对性,贴近基层干群、贴近民生权益、贴近市场经济,注重实效。充分发挥街道机关干部包村、联系企业、党员联系户等机制的作用,推动法治服务进站所、进村、进家庭、进企业等,向一线职工、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服务,使法治建设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三)着力创建一批好的法治建设载体。各单位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创新法治建设活动载体。一是建设好法治文化阵地。各单位要重视抓好法治宣传橱窗建设,利用楼层走廊、村文化广场宣传法治文化,各村、各单位要根据实际,依托主要街道建设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二是各单位要结合已有的文化建设基础,充实丰富法律方面书籍,升级建设一个法治图书室或法治书屋。法治图书室或法治书屋要定时免费开放,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学法普法的好场所。三是各单位要立足实际,组织开展一些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娱乐活动;有条件的单位,要充分利用电子屏、部门网站等载体进行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宣传。四是要充分利用宣传车、报纸及其他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进行法律宣传报道。

(四)着力健全完善一套好的法治建设制度、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针对农村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重情薄法、以权代法、管理缺法、有法不依、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结合各单位实际,健全完善与法治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工作机制。一是坚持有法必依。对有党纪党规、法律法规依据的,要坚持依法治理,照章办事。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各单位要根据实际,通过民主方式、程序,制定完善相关政务管理、村务管理、社情管理、行业管理等方面的自治制度、工作机制。二是注重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切实保障和落实村民的选举权、知情权、管理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发挥群众自治功能。要坚持法治原则,规范制定村规民约,并经全体村民会议审议通过;要严格落实村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四民主三公开”制度、民主议政日、民主评议等,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并严格落实。三是依法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制建设。严格落实综合治理、法制建设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各单位“法律顾问全覆盖”制度,坚持矛盾纠纷日排查、周调度、月分析制度,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全部参加的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活动,建立健全“一室五队”组织,继续开展视频监控“点、线、面”、打造违法犯罪“真空区”工程,继续抓好高清天网全覆盖工程,深入推进“1+N”平安校园建设,深化“三化两无”创建活动等。

(五)着力创出一个好的法治建设效果。一是各单位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增强,自觉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实现矛盾纠纷依法就地调处化解,不激化,无越级访、群体访等信访案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辖区内无违法人员,无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案件),无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无邪教人员活动。街道无命案发生、村无刑事发案,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二是各单位各项工作法治化、制度化。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有章可循,且符合法治精神。三是各单位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群众安全感、正义感、满意度较高。

“遵从法律崇尚法治”“五好”基层法治单位创建活动中五个“好”的要求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各各单位在创建活动中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确保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三、工作安排

该项工作主要分宣传动员阶段、创建阶段和检查验收阶段三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5年4月):主要是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议,进一步宣传创建法治街道的重要意义,做好宣传发动。

(二)创建阶段(2015年5月—12月):各单位要按照创建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创建工作,确保各项要求全面达标。各村委会、各单位必须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于12月20日前将创建工作总结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上报至街道创建办。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6年1月):2016年1月,迎接上级的相关检查。

四、措施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要建立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确保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抓住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各单位要根据部门职责抓住当前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创建工作的切入点,提出适合本单位创建的阶段性目标与要求,在创建工作的每个阶段,力争切实解决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要突出本单位的特色,不断开拓创新。要注重培养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全面推进创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做好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在开展创建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向社会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意义、任务和工作重点,宣传创建活动对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引导、调动、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营造一个各方面力量参与、全社会共同创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