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时间:2022-05-06 11:25:23

导语: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衔接好国家、省、市、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实现在闽工作期间提出的“机制活、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目标,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七大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重点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南政综〔2021〕26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南政办发明电〔2021〕14号)文件精神,为加快培育百亿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推动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产业基础

资源概况:区是省最大的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基地,省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省会城市福州、市重要的副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全国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全区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8家,产值19.58亿元,其中,产值达亿元以上食品加工企业6家,产值超10亿元食品加工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07个,家庭农场353家。全区现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民创业园3个。

品牌概况:全区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26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24个、绿色食品36个、有机食品2个;获得省级知名商标3个、地理标志商标6个;入围“武夷山水”品牌农产品主体28家;区是全国第二批开展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整区域试点区之一。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区重点打造粮油规上加工企业1家,食用菌规上企业5家,笋制品规上企业2家,乳制品规上加工企业1家,禽蛋规上企业5家,蔬菜规上企业2家,农产品一二三产业融合更加紧密,食品精深加工产业更加突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利益联结稳定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基本形成,食品加工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一)产业布局更优。到2025年,各乡(镇)、街道建立一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加大冷库建设;乡(镇)集镇或城郊设立一批农产品分拣中心,加快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体系。全力打造四鹤街道长沙享通蔬菜产业加工园区、水南街道后谷长富乳制品产业加工园区、百亿乳业产业园。

(二)加工水平更高。推进食品加工产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到2025年,食品加工产值与一产产值的比值提高到2:1以上。

(三)产品质量更优。到2025年,全区创建1个以上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达到70%以上,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45个以上。

(四)产品品牌更响。到2025年,全区培育15个以上名特优新农产品公共品牌,入选“武夷山水”品牌企业50家。

(五)产业实力更强。到2025年,建设乳业、笋制品、粮油制品、蔬菜、食用菌、生猪、禽蛋食品加工产业集群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家,亿元以上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5家,规上食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从事食品加工的新型经营主体达到100家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乳业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峡阳、王台、夏道、南山等乡(镇)。上游抓好奶牛扩产,推广奶牛生物垫料发酵床养殖技术,“牛—沼—菜”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中游重点扶持长富乳品有限公司扩大产能,开发新产品;下游重点开发市场,扩大乳品销售渠道和销售半径。到2025年,全区奶牛养殖数量达到3.5万头,乳业全产业链产值达32亿元以上,其中,长富乳品企业产值突破20亿元。

(二)生猪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峡阳、王台、夏道、南山等乡(镇)。坚持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规模化、数字化、基地化引领,加快产能提升,走稳走实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子。上游抓好一春种猪基地建设和全区72家规模养猪场升级改造,抓好生猪疫情防控,推广“猪—沼—果”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中游抓好生猪屠宰,力争培育一家肉制品加工企业;下游支持生猪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冷链物流,保障市场安全有效供给。到2025年,规模以上养猪场达到75家,生猪产业集群总产值达55亿元以上。

(三)禽蛋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西芹、赤门、南山、洋后等乡(镇)。上游重点建设圣民、圣鑫、长圣、圣达、德隆全自动化养鸡场,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中游抓好蛋品深加工;下游保障蛋品包装设计、物流仓储、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建设,促进禽蛋产业健康发展。到2025年,全区禽蛋总产量达到3万吨,禽蛋产业集群总产值达3亿元以上。

(四)蔬菜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王台、西芹、塔前、南山、赤门等乡(镇)。上游增强享通、跃农龙头企业带动力,建立蔬菜产业联合社,开展全域绿色蔬菜原料标准化蔬菜基地创建;中游支持相关企业开展特色蔬菜加工,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低温脱水蔬菜、冷冻或速冻菜、蔬菜汁等系列产品;下游重点开发蔬菜市场,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市场,全力保障东部战区蔬菜供给。到2025年,全区蔬菜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五)食用菌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峡阳、塔前、太平、西芹等乡(镇)。上游大力扶持九洲、昌源、元正、虎山绿春、农丰做大做强香菇、海鲜菇、茶树菇等优势品种生产,大力发展猪肚菇、大球盖菇、龙爪菇等珍稀食用菌,提高工厂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中游做好精深加工,开发食用菌即食产品,支持开发菌类药物和保健食品,提升食用菌产品附加值。下游重点开发线上线下交易市场平台,拓展销售空间。到2025年,全区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六)粮油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南山、峡阳、王台、洋后、巨口、赤门等乡(镇)。上游在种植烟叶、花卉、经济作物的田块推广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大力推广优质稻品种,提高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充分利用稻草回田、种植绿肥、推广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实行减肥减药,提高稻米品质,促进优质稻米高产高效生产。中游重点扶持瀚林粮食贸易有限公司、南粮米业()有限公司、市胡壹坛酒业有限公司发展,开发优质稻米深加工、稻米酿酒等精深加工项目。下游促进绿色优质稻米品牌营销。到2025年,全区粮油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

(七)笋制品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南山、洋后、巨口、赤门、西芹、茫荡等乡(镇)。坚持集聚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模式。上游以企业为主体,做强闽鲜、万兴、绿鑫等企业。中游积极引进笋制品精深加工企业,开发粗纤维膳食食品。下游紧抓国内民众对于健康食品的要求,依托建瓯中国笋竹城市场平台优势,积极扩大区笋制品市场。到2025年,全区笋制品全产业链年加工产值达到10亿元。

四、推进措施

围绕区主导产业,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重点发展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和产业园区打造,推进全区百亿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

(一)强龙头,培育产业发展核心

1.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实施食品加工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计划,进一步聚集资源要素,鼓励优势企业通过资金、品牌、技术、管理等方式整合资源、兼并重组。加速企业梯度培育,通过扶育扶优扶强,引导“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一批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打造食品加工产业化联合体。鼓励食品加工骨干企业与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组建产业联盟,引导食品加工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向前端延伸带动农户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打造一批食品加工产业化联合体。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商务局、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农林大学、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导支持食品加工企业产能扩张、设备更新换代、产品精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鼓励食品加工企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转型升级,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优化企业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发改科技局、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延链条,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4.强化项目招商。围绕重点产业集群短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项目,重点引进一批国内外跨国公司、央企、食品加工行业龙头企业,新上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集聚度高、链条完善、带动力强的食品精深加工项目。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商务局、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5.建设食品加工园区。至2025年,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依托资源禀赋,建设一个特色产业园。建设标准厂房、食品检测区、职工公寓区、商业配套区、食品专业市场等软件硬件配套齐全的食品加工园区;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6.强化质量品牌创建。强化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商标认证,积极申报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围绕“武夷山水”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实行合格证管理和“一品一码”溯源,推动绿色食品优质好价。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建集群,促进产业发展融合

7.加快原料基地建设。推进主导产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升种业发展水平。依托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加大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和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五节一循环”技术模式,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发改科技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8.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加大村级农产品产地冷库建设力度,乡(镇)集镇中心或城郊设立农产品分拣中心,全力打造“全域绿色食品”交易市场、冷链仓储、物流配送、培训中心。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乡入村活动,鼓励支持绿色食品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全区绿色食品线上交易;大力开展“农民丰收节”活动,促进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培育国内大市场。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工信局、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保障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打造百亿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作为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部署和推动“十四五”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举措。

2.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市场监管局、发改科技局、财政局、工信局、商务局、自然资源局、供销社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区百亿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食品加工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推进各项优惠政策措施落实。区农业农村局要进一步细化食品加工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成立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办公室,并明确责任人,各乡(镇)、街道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定期召开会商协调会,统筹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工作。

3.强化跟踪考评。建立百亿食品加工产业发展考评指标体系,把食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评,实行一月一报表、一季度一考评、年终一总评,并注重考核结果应用,对重点食品加工项目招商工作取得突破的乡(镇)、街道给予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