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素质培训工作方案

时间:2022-11-02 03:50:53

导语:劳动者素质培训工作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劳动者素质培训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开展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二、目标任务

2018年,全县开展各类职业培训4030人。其中:开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550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技能培训1500人,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培训100人,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劳动预备制培训100人,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200人,贫困家庭子女就业技能培训50人,创业培训800人,新增大学生创业引领人数30人。特色培训700人。

三、培训对象与条件

(一)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对象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年度高校毕业生(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超出毕业自然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领取《就业创业证》)。参加培训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就业创业证》原件及复印件。

(二)预备制培训。培训对象为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培训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初(高)中《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三)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对象为企业新录用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人员。

(四)贫困家庭子女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对象为贫困家庭子女。

(五)创业培训。创业培训不仅使学员的就业观念发生转变,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能,增强微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使学员在短时间内成为微型企业的老板,为微小企业设计的一门课程。主要教如何创业,如何创办自己的企业,如何计划资金预算。

(六)新增大学生创业引领。促进大学生创业要坚持政府政策支持与创业者努力相结合,合理运用政府公共资源,充分动员社会其他资源,激发大学生创新活力,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使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制度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七)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参加就业技能或创业培训。

四、培训机构认定

具备相应办学资质的培训机构,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资质认定或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认定范围和条件按照吉财社[2014]540号执行。创业培训机构的确定及管理按吉人社办字[2010]237号执行。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后,方可承担培训任务。

五、存档材料

1、人社部门与定点培训机构签订的《培训补贴协议》

2、开班申请表

3、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4、师资场地设备情况

5、《省劳动者素质计划名册》

6、《省劳动者素质培训个人登记表》(附身份证、就业创业证、毕业证复印件)

7、代为申请补贴协议

8、鉴定合格人员名册

9、结业及公示补贴人员名册

10、结业证书、鉴定证书复印件

11、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证复印件(预备制培训项目)

12、《劳动合同》复印件(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项目)

13、就业协议

14、收据复印件

15、学员全体合影(可打印纸质)

六、补贴用途

用于培训期间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发生的成本费用,包括教师授课费、课程学习费、教材购置费、实训耗材费、场地租赁费、实训设备维修维护费、鉴定考核费等,不得用于培训人员的住宿费、交通费、通讯费等开支。

七、职业培训合格证书样式

各地培训的学员结业后,统一使用省厅制定的《省职业培训合格证书(样本)》,要严格按照规格版式自行印制使用。

八、有关要求

(一)加强职业培训制度建设。建立公示和审核制度,各地对定点培训机构、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人员、培训职业、补贴标准、举报电话等信息向社会公示;严格执行职业培训开班申请、过程检查、结业审核三项制度;严禁通过联合办学等形式,将培训任务“转包”、“分包”、“委托”给其他单位,一经发现,取消其培训资格。

(二)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各地要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工作力度,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后就业率。

(三)加强舆论引导。进一步加大技能提升培训政策的宣传力度,运用媒体、网络等宣传渠道扩大政策覆盖面。及时总结推广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中的新经验,树立高技能人才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能人才、鼓励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

(四)及时上报统计报表。各单位于每月20日前将培训完成情况报表(附件2)上报人社局职建科,上报单位的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填报人要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