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放创新工作方案
时间:2022-08-08 03:10:22
导语:城市开放创新工作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15年,市开放创新工作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改革创新和提质增效新要求,围绕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口岸工作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互动并进,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抢抓机遇,协同配合,先行先试,务求实效,着力培育开放创新新优势。现制定工作要点如下:
一、主动对接,复制自贸区改革创新制度。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融入、接轨,加强理念、平台、产业、政策对接,有效发挥自贸区先进理念、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溢出效应”。密切跟踪及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最新动态,加强前瞻性、针对性研究,分类梳理可复制政策,拓展对接的广度和深度。扩大已复制和推广的自贸区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创新制度的覆盖面,争取更多自贸区创新制度落地。在芬欧汇川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基础上,做好长春化工等储备方案,积极争取试点扩面。全面推行外商投资项目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有限许可加全面报告”管理模式的前期准备。探索品牌园区与我市板块跨区域战略合作模式,争取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金输出、项目输出,创新园区市场化、企业化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互联网、融资租赁、第三方物流等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与我市的投资合作。
二、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提升港口发展综合能力。加快融入长江黄金水道综合立体交通和陆海双向对外开放走廊,加强港口资源整合优化与临港经济、城市发展互动融合,构筑“产、城、江、海”一体化产业、物流体系。加强与长江上中下游重要口岸的协作互动,加强内支线航线建设及相关业务协作,放大优势特色货种集疏运功能,推进港融入长江流域物流快速通道网络。在优化现有水陆联运基础上,开展在建的沪通铁路与港之间铁水联运前期研究,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拓展港口运输服务的辐射范围。继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一体化,实现报关、征税、查验、放行通关全流程的一体化和通报、通检、通放。完成铁黄沙作业区规划方案并通过部、省联合审查。推动LNG清洁能源基地项目,积极做好申报江苏省级重点能源基地工作,培育临港产业新优势。完成游轮母港永久性码头规划方案并开工建设。培育纸浆、汽车零部件等专业商品物流交易中心。争取港享受部分海港待遇和LNG船舶进江政策,落实船舶实际淡吃水11.8米船舶常态化进港。港创建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示范港。
三、加快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国际经贸合作新空间。充分认识“一带一路”国际战略平台作用,加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找准利益汇合点,加快启动与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合作。积极宣传对接“苏满欧”等中欧国际联运班列,依托互联互通网络,推动本地企业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向贸易份额。加快与沿线重点国家的产能合作,推动产能和装备“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本土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产业投资重点合作项目和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建设,推动骨干企业研发、生产和营销等产业链跨国分工布局和传统产业产能有序转移,依托“一带一路”大平台,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四、稳步推进大通关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实施国务院关于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构建遵循法制、安全便利、集约高效、协同治理的贸易便利化发展环境。扩大关检合作“三个一”适用商品、适用企业、申报客户端使用企业、适用监管场所,确保国家版“一次申报”系统顺利推广和稳定运行,加快推进“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工作。完善和拓展电子口岸公共平台功能,探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启动进出境国际航行船舶和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单一窗口”试点,加快形成电子口岸跨部门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启动“三互”口岸协作试点,加快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扩大口岸部门联合执法、联合查验范围,逐步由“串联执法”转为“并联执法”,探索口岸综合执法试点。推进业务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通过属地管理、前置服务、后续核查等方式将口岸通关现场非必要的执法作业前推后移,把口岸通关现场执法减到最低限度。拓宽企业集中申报、提前申报范围。提高非侵入、非干扰式检查检验比例,增强查验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广报关、报检无纸化,优化单证传输方式,完善联网核查管理。加快口岸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诚信守法便利、失信违法惩戒”分类管理体制。
五、优化提升功能平台,发挥开放创新集成效应。立足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开放创新载体功能,充分放大政策效应。完善出口加工区软硬件设施,整合经济开发区陆路通关点和出口加工区A区监管资源,做好综合保税区验收工作。进一步研究综合保税区发展定位,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口岸功能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促进与保税业务相关联的销售、结算、物流、检测、维修和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完善和发挥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势。强化国家级出口电子信息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品牌效应,创建国家级出口羽绒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六、着力创新贸易方式,培育外贸发展新增长点。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商业模式和贸易业态,集成新的竞争优势,增强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争取服装城获批商务部内外贸结合市场试点,探索先行先试方式,做实功能配套平台,大力拓展外贸功能,做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落地的准备工作。结合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积极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引进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外贸综合服务体系。结合各项新型贸易方式,创新通关、检验检疫、结售汇、征退税方式、国际快递等配套政策措施。
- 上一篇:A级旅游景区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 下一篇:镇域综合执法监督指导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