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局责任保险推进方案2篇

时间:2022-09-03 08:31:41

导语:安监局责任保险推进方案2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安监局责任保险推进方案2篇

第一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现制定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一)市政府成立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一),建立由市政府有关部门及承保单位参加的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名单见附件二)。各县区也要相应成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承保单位的分支机构按照所划分的承保区域(见附件三)参加县区联席会议,并抽调人员进驻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工作开展。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密切协作、加强配合,共同推进试点工作。各级联席会议负责向本级领导小组提出工作建议,做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推进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时调度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引导、动员、鼓励本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积极参保。各承保单位要做好保险服务及防灾防损工作,在发生保险事故时要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及时做好理赔工作。

二、明确重点,分步实施

按照“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将责任保险机制引入安全生产领域,逐步在全市建立起安全生产与责任保险工作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安全发展保障制度。

(一)9月10日前,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推进会,签订《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总合同》,承保单位承诺保险责任、保险费率、保险金额、理赔标准、浮动机制以及保险条款、投保和理赔程序、服务标准,明确各县区及相关部门工作任务。

(二)9月20日前完成业务培训工作。各主承保单位按照承保区域分别举办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经办人员参加的业务培训会议,重点学习有关文件规定、保险合同等内容。

(三)启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办理。承保单位要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各级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要及时调度掌握试点工作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督促检查。

(四)2013年8月召开全市工作总结会议,交流经验,查找不足,提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的措施。

三、明确措施,务求实效

为确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健康、规范运行,各有关部门要协同承保单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企业参保搭建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切实维护员工权益、分散企业风险,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参保的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电力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保费可从所提取的安全费用中列支。

(二)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再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已经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将风险抵押金转成安全生产责任险。

(三)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产品提取事故预防费用制度,每年从收缴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保费用于事故预防,专项存在市财政指定账户,主要用于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先进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推广、安全生产奖励支出、事故隐患的整治、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等。事故预防费用的70%由县(区)使用。具体提取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安监局制定。

(四)各级政府(管委)应当将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作为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危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将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情况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不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生产经营单位,责令其限期按照规定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对既不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又不按规定缴纳风险抵押金的,严格按照《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予以处罚。

(五)建立考核机制。市政府安委会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对各县区、有关部门(单位)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安全生产工作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工作开展好的县区、部门(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篇

为进一步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创新安全监管机制,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安委办〔2012〕1号)部署和省政府安委会《关于印发省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安〔2012〕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属地管理、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以企业分类分级管理系统为基础,以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和安全隐患动态监管统计分析评价系统为核心,以强化安全监管责任机制、考核机制和企业主体责任为抓手,以完善落实安全标准体系为支撑,以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为保障,逐步建立全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目标任务

建立市、县区两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平台,对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对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有效监管,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2012年,在摸清企业底数基础上,市、县区同步开展建设试点。市级试点地区安排在霍邱县和金寨县,同时在全市道路交通客运企业开展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试点建设。其他县区选择1-2个乡、镇、街道或工业园区开展试点。

2、2013年在全市工矿企业和其他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推广普及。

3、2014年巩固提高,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立全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三、工作内容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摸清企业底数,进行分类分级,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和监管监察方式;制定隐患排查标准,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及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动态分类排查、动态评审挂账、动态整改销账”的工作机制。

(一)开展调查摸底和企业分类分级

各县区安委会要组织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开展调查,摸清企业(包括中央、省、市属企业)情况,并以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为基本单位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建立本辖区内企业基本台账(内容包括:企业名称、地址、工商代码、行业类别、注册类型、规模、经营范围、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重大危险源、特种设备,以及工伤事故、执法监察、行政许可、安全生产达标建设等相关信息),形成较为完备的企业基础工作数据库。

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分类分级评定标准。按照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和评定标准,在全市组织开展对企业的安全状况进行安全等级评定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范围,建立“按类分级、属地监管”的安全监管模式。

(二)制定隐患排查标准

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定标准为基础,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为主要内容,细化每项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标准,并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明确监管要求和监管主体,作为企业排查治理隐患的标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依据,使企业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使监管部门知道“管什么、怎么管”,实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安监局的部署,依托“金安”工程等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安全隐患动态监管统计分析评价系统等,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过程记录和管理。通过该系统,企业对自查隐患、上报隐患、整改隐患和接受监督指导等工作进行管理,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各级监管部门对企业自查自报隐患数据、日常执法检查数据、隐患整改和监管措施执行到位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有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实施有效监管。

(四)完善安全监管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创建工作。一是明确安全监管职责。依据《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职责规定》(六政〔2009〕40号),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加强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督促指导有关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二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组织制订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企业自查自报事故隐患、监管部门监管措施和职责。三是改进监管方式。建立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根据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和标准化评定等级,以及生产经营性质等情况,对企业进行分类分级,在监管频次、监管内容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监管,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突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效果管理。将开展企业调查摸底和分类分级、细化制定隐患排查标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以及加强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执法检查和专项督查等推进体系建设的过程管理,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对未按要求自查自报隐患的企业,在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的同时,要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强安全监管。对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企业,优先安排重大隐患整治技改贴息(补助)资金。

四、工作步骤

全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主要分为建设试点、推广普及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

(一)建设试点阶段(2012年4月至年底)

1、动员部署(2012年4月20日之前)

层转《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制定印发《市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方案》。各县区安委会要结合本县区实际,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确定试点乡、镇、街道或工业园区名单。

2、基础准备(2012年4月20日至8月31日)

市安委会办公室于4月底前印发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各县区安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企业调查摸底工作,并以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为基本单位,进行分类汇总,登记造册,掌握本辖区企业底数及其基本情况。

霍邱县、金寨县安委会办公室于6月30日前完成本辖区企业调查摸底工作,其他县区安委会办公室于8月31日前完成调查摸底工作。各县区安委会办公室对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调查摸底的企业进行汇总登记并报市安委会办公室备案。

制定印发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分类分级评定标准(试行)和分行业(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标准(试行)。适时组织市级试点县及市直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3、建设试点(2012年9月1日至11月30日)

按照工作方案和4个试行办法(标准),组织开展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分类分级评定工作,建立“按类分级、属地监管”的安全监管模式;督促、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制度,建立“动态分类排查、动态评审挂账、动态整改销账”的工作机制,实现安全隐患排查、登记、上报、监控、整改、评价、销号、统计、检查和考核的全过程管理。

4、阶段验收(2012年12月1日至年底)

做好试点阶段的验收和工作总结,并将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纳入2012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二)推广普及阶段(2013年)

借鉴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标准,在全市工矿企业和其他重点行业(领域)推广普及,建立分级分层次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情况检查,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工作制度、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在全市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监管机制、监管手段的创新和发展,是突出预防为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的重要工作措施。市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建立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区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要从基层企业和政府抓起,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二)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考核。要按照安全生产职责规定,落实各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责任。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委、市交通局、市质监局、市安监局、市旅游局、市水利局、市农委、市教育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分别负责所监督管理行业(领域)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各级安委会及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加强对有关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监督检查,将开展体系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进度迟缓、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安全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责任追究。

(三)全面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行动员部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目的意义,引导各有关单位深刻认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提高职工排查事故隐患的意识和能力,组织和鼓励职工结合本职工作查找事故隐患。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使用的专题系列培训,使企业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使监管部门知道“管什么、怎么管”,确保体系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四)加强工作推进,构建长效机制。要加强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不同类型行业企业特点,搞好分类指导和定期督促检查。要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专项督查,强化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和整改的主体责任,对安全隐患排查、报送、整改不力的地区和企业,依法严肃查处,并公告处理结果。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与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和职业病危害治理、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