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城市建设指导方案

时间:2022-08-13 04:51:00

导语:县级城市建设指导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级城市建设指导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建设县级中等城市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以煤炭综合开发为核、以商业服务为本、以道家文化为魂的新型工贸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安置小区建设先行的基本原则。

三、建设目标及规划情况

按照涡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达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27%以上,五年累计超过650亿元。加快人口向优势区域集聚,确保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达到46%以上,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取得进展,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1.发展规模建设

到2015年,县城人口规模35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具备县级中等城市规模。

2.保障性住房建设

建设以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为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住房保障体系。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建设廉租房、公租房3800套,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建设安置房4000套,建筑面积36万平米。

3.道路交通建设

近期完成徐阜铁路双线建设,涡河航道将提升为四级航道,济祁高速公路与S202、S307线相交互通,S307省道和S202省道提升为一级公路。建设涡(曹)宿路一级公路,涡永等二级公路。

城市道路主干路将形成“九横五纵”形式,次干道形成十五横、十八纵的布局形式。

4.供水建设

在保留一水厂供水规模1万立方米/日的基础上,扩建二水厂,日供水规模达8万立方米。新建三水厂(涡北区域),日供水规模2万立方米。到“十二五”末,供水率达到100%。

5.污水处理建设

近期平均日污水量约5.3万立方米,扩建城东污水处理厂,近期日处理能力4万立方米/日;新建涡北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规模2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9%。

6.燃气建设

规划选择“西气东输”工程的天然气作为城市的燃气主气源,液化石油气作为过渡气源和补充气源,日供应天然气2万立方米,使我县城居民2015年用气率达到98%。

7.垃圾处理建设

近期规划城区垃圾产生量为300吨/日,加强垃圾收集、清运建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设,提升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到“十二五”末,垃圾处理率达到90%。

8.绿化建设

到“十二五”末,规划绿化总面积393.25公顷,占建设用地12.1%,人均绿地12.6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9.文化教育建设

完善县城文化设施,新建县城新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新建或扩建县图书馆(老子书院),创建国家二级馆。完成涡阳大剧院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到2015年,中小学生入学率达到100%,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9%以上。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8%以上。

10.医疗卫生建设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卫生监管,使公共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到95%,卫生监督机构延伸到所有社区。建立健全医疗保险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整合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到2015年实现与享有全面小康生活相适应的卫生保健,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明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四、重点任务

1.强化规划引领。按照县级中等城市标准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科学引导县城建设发展。2012年底前,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县城相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安全保障设施专业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县城新区等重点发展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管理,严格规划实施,建立健全高资质规划编制单位跟踪服务机制,满足规划动态维护需求。

2.提高建设标准。按照满足县级中等城市发展需要并适度超前的原则,提升市政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通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统筹建设各类工程管线,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配套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综合防灾设施,完善县城功能。

3.拓展发展空间。综合考虑区位、交通、环境等因素,积极建设产业园区,统筹工业布局,鼓励产业集聚,合理确定工业用地比例和容积率,推进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集中建设,促进集约节约用地。科学规划县城新区,引导优质公共资源向新区转移,建设一批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建筑,增强新区集聚人口的能力。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消除消防等安全隐患,疏通道路系统,增加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

4.培育县城特色。对县城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确定空间格局和风貌特征;对历史文化街区、滨水地区和县城出入口、主要街道、车站、广场等开展城市设计,指导建设改造。制定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要求,加强对县城水体、林地和传统街巷、文物单位的保护,体现和传承地方优秀历史文化。

5.推进城乡统筹。积极探索县级中等城市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因地制宜推进县域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一体化,促进产业、资本、人口等要素向县城集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全面启动阶段(2012年):按照本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推动方案启动实施。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建设全省县级中等城市工作。

第二阶段强力推进阶段(2013—2014年):根据工作方案,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到2014年底,建设全省县级中等城市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5年):在继续抓好建设全省县级中等城市工作的同时,针对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优化实施效果。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县政府成立建设县级中等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2.强化综合协调,坚持统筹安排

坚持把建设县级中等城市的各项任务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强化各部门的协作配合,构建密切联系、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加强项目科学组织,科学统筹工程实施,积极做好工程的组织安排。

3.严格规范运作,提升建设品质

进一步提高项目规范运作水平,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建设,保障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规划执行到位;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程序,强化设计、招投标、监理关键环节的过程管理,充发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把好项目方案论证关,强化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建立行业管理与考核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4.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建设投入

要立足新思路、采取新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是加大项目贷款力度;二是加大招商力度;三是采取BT、BOT等模式,扩大利用社会资金;四是财政积极协调调度资金,适当增加投入。

5.坚持舆论引导,强化宣传保障

要加强宣传,发挥导向作用。开辟专题专栏,大力宣传建设全省县级中等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要深入宣传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城市建设与经济繁荣的关系,努力使建设全省县级中等城市的宏伟蓝图深入人心,形成人人理解建设全省县级中等城市,人人关心建设全省县级中等城市,人人支持建设全省县级中等城市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