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环节整治工作方案
时间:2022-08-08 05:49:56
导语:食品生产环节整治工作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着力解决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做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根据市局、县政府印发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在市局、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用3个月时间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工作中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强化监管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教育引导、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等措施,切实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隐患性、区域性问题,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监管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二、工作重点
(一)重点区域。以城关镇(肉制品)、农村及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整治区域;重新摸排新的隐患区域,确定整治目标,制定整治方案,开展整治行动。
(二)重点产品。确定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敏感的、高风险的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小麦粉及其制品、纯净水、肉制品、饮料、冷冻食品、酿造食品等产品作为重点产品。
(三)重点企业。对桶装饮用水生产加工企业、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有过质量违法行为、消费者投诉、媒体曝光的企业作为重点整治企业。
(四)重点项目。全面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以亚硝酸盐和致病菌(肉制品)、增白剂(面粉)、吊白块(豆制品)、白酒中的甜味剂以及大桶水的PET桶等为重点项目,加大抽检频次,实施风险监控。
三、时间安排
根据全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求,从2012年4月1日开始,6月30日结束,利用3个月时间,分3个阶段完成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顿任务和目标。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阶段(4月1-4月10日)。制定实施方案,宣传动员,广泛发动。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4月11日-6月15日)各辖区按照工作安排和实施方案,针对我县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及潜在安全隐落实措施,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第三阶段:检查总结阶段(6月16日-30日)。
做好专项整治总结工作,迎接市局和县政府的检查验收。局将组织专门的检查组,对各辖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对考评结果进行通报。
四、主要措施
(一)对生产企业开展大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1、分类摸清企业底数。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者进行全面清查,动态掌握食品生产加工者状况,健全完善企业和小作坊“一企三档”,掌握证照不全的食品加工者名单,彻底摸清食品生产加工者底数。
2、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大检查。重点检查辖区内获证企业是否设置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是否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生产必备要求,是否严格实施原材料进厂把关、生产过程关键点控制和出厂检验,是否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是否对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登记并报备,是否建立回收食品登记销毁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达不到法定要求的,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坚决吊销生产许可证,并建议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3、对小作坊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其是否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是否符合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能够保证所生产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监督其如实记录原料进货台账与产品销售台账,落实食品添加剂使用登记、回收食品登记销毁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责令整改。对存在安全隐患,具有区域性或行业性特点的,要将有关情况书面报告县政府,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集中整治。
4、开展获证企业质量安全知识培训。以专项整治为契机,对辖区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质量安全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以及食品添加剂管理知识,切实提高辖区内企业厂长经理质量安全意识、管理水平。
(二)对重点产品开展大检查,建立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
1、确定重点产品监控目录。对生产加工食品开展全面清查,以动物源性食品、特殊人群食品、容易制假食品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等大宗食品为重点,掌握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高风险的食品品种、主要问题和生产企业状况。制定重点产品目录,实施风险监控。
2、强化食品添加剂使用登记制度。继续开展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登记,规范产品标签标注。
3、建立预警防范机制。一是对行业“潜规则”问题进行调查,主动收集食品安全隐患信息,及时开展风险监测。二是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突出肉制品、大桶水、饮料、调味品等重点品种,进入企业现场检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三是加强对已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监控,实施跟踪抽查,对不安全的食品坚决实施召回。
(三)对自身监管工作开展检查,建立协调有序、职责明确的工作机制,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
1、开展自查活动。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业易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薄弱环节,查找自身监管与执法工作中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合理、工作不到位、能力不适应的地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2、完善日常监管制度。完善常规监督检查制度和措施,提高常规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制定我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测制度,使风险监测的信息收集情况报告、食品监测和问题处置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局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局专项整治工作,督查工作进展,督办重大案件。
(二)认真履职。为确保专项整治顺利开展,各辖区务必高度重视,把本次食品安全大检查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依法依规对所管辖的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检查,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三)加大督查考核。对监管成效大、专项整治效果好的辖区,及时总结宣传,纳入年终评先评优考核主要依据;对监管效果不好、问题较多的辖区,加强督察督办,实行一票否决。对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致使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食品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照我局食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管理办法追究责任。
(四)及时报告。专项整治期间,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对发现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或需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要在第一时间向分管领导报告。
(五)做到“四不放过”。对发现的问题未查明原因的不放过、未处罚到位的不放过、未整改到位的不放过,违法违规当事人未受到法制教育的不放过。
(六)加强信息报送。各辖区中队于每周五下午下班前报送本周工作信息和周报表至稽查大队,双方签字确认后,由大队统一上报至食品生产监管股。食品生产监管股及时上报各项工作信息、各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和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 上一篇:水文化在改进供水业思想政治的作用
- 下一篇:质检局法制宣传总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