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指导方案
时间:2022-08-05 09:22:35
导语:劳动能力鉴定指导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做好2011年第一季度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根据《省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申报情况
2011年第一季度劳动能力鉴定申报人数为125人,其中工伤鉴定17人,非工伤鉴定108人。
非工伤鉴定人员按病种分类为:内科35人,神经科26人,骨科12人,外科14人,精神病19人,五官科2人。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人社局局长蔡怀乾同志任组长,市人社局副局长李成杰、市纪委第一纪检组副组长陆军同志任副组长,下设业务组、监督组和后勤保障组。
三、鉴定标准
(一)《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原劳社部发〔2002〕8号)。
(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
四、鉴定费用
(一)收费标准
依据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同意继续执行劳动能力鉴定收费标准的复函》(皖价费[2007]33号)文件规定,按每人280元收取。
(二)开支项目
依据《省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开支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1.医疗卫生专家的劳务费和交通费;
2.劳动能力鉴定的场地租赁费;
3.劳动能力鉴定所需的文书和材料的制作费;
4.劳动能力鉴定业务培训费、会议费;
5.劳动能力鉴定疑难案例分析所需费用;
6.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的其他费用。
五、鉴定原则
(一)严格执行鉴定标准
严格按照《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原劳社部发〔2002〕8号)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鉴定标准,准确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二)公开、公平、公正
公开鉴定标准,公开鉴定程序,公开鉴定结果,公开监督方式,确保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公平、公正。
(三)规范化操作
1.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选鉴定专家,严格保密制度,不得向外界透露专家抽选信息;
2.专家抽选后实行封闭式管理,阻断和外界的联系;
3.对鉴定现场进行封闭,只允许鉴定对象、鉴定专家、工作人员和指定的检查化验员进入,县区带队人员、被鉴定人家属及其他人员不得进入鉴定现场;
(四)实行全方位监督
鉴定过程实行三个监督,即内部监督、纪检监督、社会监督。鉴定过程由市纪委监察局派驻监督人员全程监督,实行阳光操作。
监督电话:5555875(市纪委第一纪检组)
5132272(市人社局投诉中心)
六、专家预检查
在进行医疗鉴定前,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预检查。预检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审查鉴定对象提供的病历材料,对材料不齐全的,退回补充材料。二是对鉴定对象按病种进行分类。三是逐人分析病历,为现场鉴定提出建议。
七、医疗鉴定
(一)分病种鉴定
根据专家预检意见,分为内科、神经科、精神科、骨外科、工伤科五个专家组,分别组织鉴定。
(二)专家抽选
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在鉴定前一天下午从市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选专家,每个鉴定组抽选3名专家,精神科专家从外地借调。抽调的专家到指定地点集中,然后进行业务培训,明确纪律要求。
(三)鉴定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11年3月26日上午8:00-12:00。
2.地点:市药都医院(希夷大道)(南门口南500米路东)。
(四)鉴定流程
1.鉴定对象于鉴定当天按时间要求到指定医院,排队缴费,领取鉴定号。未按通知参与当日鉴定的人员视为放弃本次鉴定,不在通知鉴定范围内的人员不予收费鉴定。
2.按鉴定号顺序依次进行鉴定。鉴定对象持本人身份证,经工作人员核对并进行指纹验证后,方可进入鉴定地点。行动不便的鉴定对象,经工作人员同意后,指定专人搀扶。
3.工作人员引领鉴定对象进入指定的鉴定组。
4.专家进行现场临床诊断,可以当场确定结果的直接填写鉴定结论;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化验的,开据检查化验单据,待检查化验结果出来后,填写鉴定结论。
5.鉴定结束后鉴定对象离开鉴定现场。
(五)现场组织
1.时间要求
鉴定当日早晨8:00之前,所有工作人员、医疗专家、监督员等有关人员进入指定医院,均要求挂牌上岗。中午在鉴定医院就餐。
2.工作人员职责分工
后勤组负责现场收费、提供生活及办公后勤服务等。
业务组负责维持秩序,发放鉴定顺序号,指纹验证,引导病人进场。
监督组负责审核证件,监督鉴定过程。
鉴定现场发生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八、召开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议
召开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议,作出鉴定结论。同时,会议还审查以下内容:
1.专家抽选是否规范;
2.医疗鉴定程序是否规范;
3.被鉴定人临床诊断结果与病历资料的相符程度;
4.医疗鉴定结论与标准是否符合。
九、公开公示
对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议作出的鉴定结论,将在市人社局网站、市人社局政务公开栏、各县区人社局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公示期间,只接受对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举报。被鉴定为不符合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条件的人员,市人社局不受理复查申请,被鉴定人员可选择参加下次鉴定。
十、结论下达
公示结束后,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及时下发劳动能力程度鉴定结论。
十一、有关要求
(一)实行回避制度
医疗专家、监督组成员、工作人员与被鉴定人有利害关系的,应予以回避。
(二)建立评价制度。
一是建立对被鉴定人员的诚信评价机制。市劳动能力鉴定领导小组安排专人,于鉴定前后对被鉴定人员病历真实性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凡经核实提供虚假病历资料、冒名顶替伪装病情的,对被鉴定人取消本次鉴定资格,记入诚信黑名单档案,2年内不得重新申报;涉及县区把关不严、医疗机构病历资料管理不规范情形的,将向县区、相关医疗机构及其主管部门通报有关信息资料。二是对参与人员实行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在鉴定过程中,记录各参与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熟练程度、标准掌握及遵纪守法等情况。由本人填写工作业绩考核表,医疗专家及监督组成员的经监督组长签字确认,其它参与人员的经工作组长签字确认后,统一收缴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存档备查。对违反纪律的,将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医疗专家违反纪律的将从专家库中取消资格,并通报相关部门,并纳入今后职称晋升及聘用时的考核依据。三是实行意见反馈和征求制度。在鉴定现场设立征求意见箱和意见簿,广泛征求被鉴定人、医疗专家、医院人员及其他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总结提高、完善规范。
(三)严明纪律。
参与劳动能力鉴定的全体人员,要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严格鉴定程序,严把鉴定质量。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秉公办事,既不能把符合条件的病人误诊,更不能把不符合条件的鉴定为合格。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对违反鉴定纪律要求的,严肃追究责任,给予相应的处理。
- 上一篇:用人单位专项检查工作方案
- 下一篇:劳保局监察工作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