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局食品安全治理方案

时间:2022-08-02 03:54:11

导语:质监局食品安全治理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质监局食品安全治理方案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监管机制,着力解决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2〕47号)和省质监局《关于印发省质监系统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质办发〔2012〕3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领导下,用两年左右时间有针对性的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工作,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能力,从而进一步健全食品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重点区域整治机制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切实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隐患性、区域性问题,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二、工作安排

根据全省局质监系统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要求,利用两年时间,分3个阶段完成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顿任务和目标。

(一)第一阶段:安排部署阶段(2012年7月20日前)

各县(分)局要明确本地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重点和具体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做出周密安排部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舆论宣传,宣传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意义、目的和任务,接受社会监督。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7月21日-2010年11月30日)

按照工作安排和实施方案,明确各自工作任务,抓好落实。各地年中和年终都要组织自查,并在自查的基础上写出书面总结,报送市局。市局将对各地开展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

(三)第三阶段:检查总结阶段(2010年12月1日-31日)

市局将组织专门的检查组,对各地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将根据考评结果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

三、工作重点

(一)重点时段。确定“端午”、“中秋”、“国庆”、“春节”等节假日为重点时段,结合时令特点,在节假期间开展节日食品专项检查,确保节日期间食品质量安全。

(二)重点区域。以谯城区镇(白酒)、县义门镇(蔬菜制品)、县城关镇(肉制品)、县镇(酿造食品)为重点整治区域,各地要重新摸排新的隐患区域,确定整治目标,制定整治方案,开展整治行动。

(三)重点产品。确定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敏感的、高风险的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小麦粉、白酒、粉皮、苔干、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酿造食品等产品作为重点产品。

(四)重点企业。对谯城区镇白酒生产加工企业、县义门镇蔬菜制品加工企业、县城关镇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有过质量违法行为、消费者投诉、媒体曝光的企业作为整治重点企业。

四、工作任务

(一)对生产企业开展大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1.分类摸清企业底数。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者进行全面清查,动态掌握食品生产加工者状况,健全完善企业和小作坊“一企三档”,掌握证照不全的食品加工者名单,彻底摸清食品生产加工者底数。

2.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大检查。一是对食品生产加工对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其是否设置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是否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生产必备要求,是否严格实施原材料进厂把关、生产过程关键点控制和出厂检验,是否落实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回收食品登记销毁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达不到法定要求的,如实向社会公布;情节严重的,坚决吊销生产许可证,并建议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二是对小作坊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其是否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是否符合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能够保证所生产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对符合要求的,签定承诺书,监督其按照承诺销售产品,监督其如实记录原料进货台账与产品销售台账,落实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回收食品登记销毁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按照《食品安全法》和相应的地方法规进行监管;对具有区域性或行业性特点的,要将有关情况书面报告当地政府,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集中整治。

3.实施“黑名单”制度。对制假制劣,以及添加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各类食品生产加工者,依法严肃查处。对屡整屡犯、违法严重的,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二)对重点产品开展大检查,建立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

1.确定重点产品监控目录。对生产加工食品开展全面清查,以动物源性食品、特殊人群食品、容易制假食品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等大宗食品为重点,掌握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高风险的食品品种、主要问题和生产企业状况。制定重点产品目录,实施风险监控。

2.强化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制度。继续开展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强化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制度,规范产品标签标注行为。

3.建立预警防范机制。一是对行业“潜规则”问题进行调查,主动收集食品安全隐患信息,及时开展风险监测。二是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突出白酒、肉制品、酿造食品等重点品种,进入企业现场检查,掌握一手资料。三是加强对已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监控,实施跟踪抽查,对不安全的食品坚决实施召回。

(三)对重点地区和行业开展大检查,建立重点地区整治机制,协助地方政府落实领导责任

1.确定重点整治区域。确定重点隐患区域、隐患行业开展清查,摸清具有区域性集中生产特点、质量安全隐患较大的食品加工区,以及生产加工者数量较多、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加工业的状况。

2.制定方案,对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整治。积极向地方政府提出整治建议,制定整治方案,落实各方责任。在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开展区域和行业整治。

3.建立龙头企业典范机制。坚持打击和帮扶相结合,鼓励优秀企业发展,起到行业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对守法经营的小作坊的帮扶,促使其提升、转化为正规生产企业。

(四)对自身监管工作开展大检查,建立协调有序、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

1.开展自查活动。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业易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薄弱环节,查找自身监管与执法工作中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合理、工作不到位、能力不适应的地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2.完善日常监管制度。完善巡查制度和措施,提高巡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制定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测实施办法,使风险监测的信息收集情况报告、食品监测和问题处置等工作制度化。

3.加强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成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机构和技术研究机构,提升风险监测能力。积极推动各地地方政府设立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落实基层食品监管专职机构和人员,提高基层监管保障能力。

4.加强食品检测能力建设。加大对检测装备的投入,积极引进人才,开展检验检测项目专题研究、技术攻关,配置必要检验检测设备,强化县级食品检验机构建设。

5.加强人员培训。开展食品监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开展检测技术人员培训,增强操作技能和研发能力;组织学习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先进经验,开展工作交流。

(五)加强《食品安全法》宣传和企业标准化建设

1.宣贯实施《食品安全法》。以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为契机,加强企业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企业业主质量安全意识、质量管理水平。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配套实施办法和方案。

2.推动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围绕专项整治工作需要,鼓励企业建立标准化生产加工程序,鼓励开展质量体系相关认证。

3.鼓励乳制品企业推行先进管理规范。进一步整顿规范乳制品生产秩序,鼓励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五、着力做好2012年下半年工作

(一)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所有企业必须符合生产许可证发证细则要求,必须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建立进货验收、出厂产品检验等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记录要求。

(二)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开展全面检查。所有生产许可证企业必须符合发证细则要求,所有企业生产的添加剂必须符合标准规定,并加大对无证生产食品添加剂企业的查处力度。

(三)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所有签定承诺书的小作坊持续符合基本卫生条件,建立原料进货、产品销售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监督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小作坊进行整改。

(四)对重点区域开展整治。突出产品集中区域和小作坊集中区域,坚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整治,严防区域性行业性问题发生。

(五)加强风险监测工作。按照总局出台的相关规定,加强与卫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风险信息报送的及时性风险监测工作的有效性。

(六)加强队伍建设。做好食品监管市级试点工作,积极争取政府在食品监管机构、编制、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把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作为当前首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对每一项具体整治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责任和考核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二)争取政府支持,搞好协调配合。各音准要积极主动向政府汇报工作情况,争取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投入,在政策、技术装备等方面支持质监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整治,形成监管合力。

(三)加大督查力度。市局将加大督查力度,对监管成效大的地方,及时总结宣传;对监管效果不好、问题较多的地方,加强督察督办;对因工作不力发生严重问题的,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制定宣传方案,及时组织采访报道,围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大力宣传好的典型,曝光严重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