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化妆品督查工作方案
时间:2022-07-22 05:22:34
导语:全市化妆品督查工作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部门监管与企业自律相结合、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行政监管与技术支撑手段相结合的方针,逐步建立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化妆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促进我市化妆品市场卫生质量的全面提高,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三、工作内容
(一)全面加强化妆品生产、经营的日常监管
1.强化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
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强化对辖区内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合法性、生产条件、人员管理、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原料管理、仓储管理、产品备案情况等进行检查,并重点检查化妆品的原料、生产全过程、标签标识等。如实做好检查记录,并填写《2012年省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检查表》。督促化妆品生产企业加强索证索票和台帐管理。年度监督检查不少于2次,对生产安全风险较高的产品根据情况增加监督频次,检查覆盖率100%,并建立和完善生产企业基本信息档案和监督检查记录档案。
2.加强化妆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
各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市卫生监督所的开发区分所,应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对照《2012年市化妆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表》(附件1),开展化妆品经营企业化妆品标签标识监督检查。
检查范围和数量:辖区内的化妆品经营企业,重点对批发市场、商场超市、药店、专卖(直销)店和美容美发店销售的化妆品进行监督检查。检查覆盖率不少于辖区总数的40%家次,各县(市)、区食药监局及市卫生监督所的开发区分所应监督检查化妆品批发企业5家以上,超市、药店等零售企业20家以上,美容美发等使用单位各50家以上。以上,区域内不足本数的要全面检查。
检查内容主要为:1.购进验收情况。是否建立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以及进货台帐制度;从事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是否建立购销台帐制度;经营特殊用途化妆品是否向供应商索取国家局或卫生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2.产品情况。经营的化妆品是否由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企业生产;标签标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化妆品的批准文号或备案号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在使用有效期内。3.储存情况。产品储存条件是否与标签所标示的条件相一致。
(二)深入开展化妆品的专项整治
1.开展化妆品违法使用禁限物质的专项整治
市级化妆品卫生监督机构要对企业生产加工中可能出现的非法添加行为进行排查。重点检查企业购入的原料是否存在禁用物质、超量使用限用物质或使用未经批准的新原料生产化妆品的违法行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是否与批准(备案)的产品配方相一致,是否按照批准的产品的生产工艺组织生产;生产过程是否有生产记录、记录的完整性、可追溯性。
开展化妆品质量评价抽检,重点对美白、祛痘、去皱功能的护肤产品,祛斑、育发、染发等特殊用途化妆品,以及洗浴类、婴儿护肤类等产品进行抽验。
2.开展化妆品原料及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产品备案情况的专项检查
市级化妆品卫生监督机构督促全市化妆品生产企业根据《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原料供应商审核指南的通知》要求,建立原料供应商审核制度,完善原料档案管理、原料购进检验、原料品质证明索取以及限用原料使用管理等制度,以确保产品原料来源以及生产过程的原料使用的可追溯性。
市级化妆品卫生监督机构督促全市化妆品生产企业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完成产品的备案工作。同时加大生产企业备案后的事后监督工作,对每个企业备案产品事后监管率不能低于50%。
3.开展化妆品生产企业检验室专项检查
市级化妆品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一次对生产企业检验室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企业是否设立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卫生质量检验室、检验设备是否齐备且运行状况正常、检验人员是否到位、检验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具备微生物检验能力、是否开展理化检验等工作。检查中如发现有企业达不到有关规定的,应责令限期整改,对不按规定落实整改,违规生产的企业,将依法查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认真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司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各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认真履行监管职责。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监督检查方案,抓好工作落实。要不断强化企业责任意识,督促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卫生质量管理。
(二)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各县(市)、区级监管部门要以举报投诉和日常监管发现的问题为线索,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增加检查频次,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责令整改并督促落实。化妆品监督检查现场发现的问题,需要记录的,应当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行政执法文书”。
(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各监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监督检查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化妆品使用知识,宣传化妆品违法添加、违规标识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和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化妆品监督管理档案
1.各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化妆品监督管理综合性业务档案,汇总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总结、专题工作资料、行政处罚和稽查资料、工作信息及报表等。
2.市级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化妆品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分户档案,汇总生产企业基本情况、经常性监督检查、企业整改、行政处罚及跟踪检查等材料,及时将相关情况录入相应企业的电子监管档案。分户档案建档率应当达到100%。
3.各县(市)区级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化妆品批发、零售企业监督管理分户档案,汇总批发、零售企业、使用单位基本情况、经常性监督检查、企业整改、行政处罚及跟踪检查等材料,及时将相关情况录入相应企业单位的电子监管档案。化妆品批发企业分户档案应当分别达到5家以上,零售企业分户档案应当分别达到30家以上,化妆品使用单位分户档案应当达到50家以上,不足本数的要全面建档。
(五)积极探索监督管理新模式
各级监管部门应当积极探索适合新区特点的监督管理模式,例如:在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和药店推行电子监管档案,企业对所经营的保健食品、特殊用途类化妆品种类的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等相关资质建立电子档案。监管部门通过相关平台实时查询,动态监管产品生产、采购、存储、销售情况,提高监管效率;督促产品经营企业使用《进货验收和销售台账记录本》,对产品经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以“弘扬企业诚信、提高质量意识”为理念,推进建立企业综合信用档案,建立健全信息数据库,完善企业的产品卫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努力建立我市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监管长效机制。
(六)材料报送要求
各县(市)区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信息材料报送工作。按照“科学、客观、准确”的原则,积极报送有关材料和信息,实行专人填表,科室负责人复核,分管领导审核签字盖章三级审核制度,确保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报送内容:每半年至少报送一次监管工作动态,10月底前上报全年工作总结。报表按时限要求上报,重要信息随时报送。
各县(市)区应当及时将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及报表等书面材料和电子版信息报送至市局卫生监督处。
- 上一篇:全市保健食品督查指导方案
- 下一篇:传染病防治督察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