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区课程改革指导方案
时间:2022-06-11 10:19:00
导语:试验区课程改革指导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按照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立足教育发展实际,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大力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与水平,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教育模式、评价方式及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严格落实课程计划。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及联席会等形式,依托督导、调研、教研、培训等工作,实时监控和反馈课程开设情况,保证全区各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全面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用于发展个性特长和体育锻炼。
2.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加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生本化建设,各校要切实发挥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的作用,根据学校特色,科学设计并大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力争到2015年,各校都有特色化、序列化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学的机会,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
(二)大力开发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严格按照课程实施标准的要求配齐、配足师资力量,保证本专业教师必须从事本学科教学,兼职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使教师队伍达到一专多能。进一步完善图书、实验器材、体育器械、教学场所、网络等设施,使其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注重设施设备的使用率,教育局每年组织专项督查,通报使用情况。充分利用校会与升国旗、班会、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开展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校园素质教育文化环境。
2.充分挖掘校外资源。有计划开发及利用家庭、社区等校外资源,调动一切力量支持学校课程改革。自主建设校外实践活动基地,方便开展各种课余及校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适合的课程资源。
(三)提高教师课改能力
1.强化教研训一体化工作力度。健全学区一体化管理机制,学区、学校要明确各自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完善区本、校本教研训制度。依托“四名工程”建设,发挥“名师工作室”及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有主题开展区本及校本研训,不断增强教研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励广大教师建构教研训共同体。
2.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热情。探索建立教师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教师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研究氛围,调动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教研培训表彰奖励制度,把自主学习纳入教师评价之中。
3.发挥重点课题驱动作用。深入开展“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研究,各校、各学科要将各项课题与重点课题进行有机整合,倡导开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小专题研究。每学期举办小专题研讨会,推广运用成型的经验成果。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同研一节课”为载体,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课题研究为抓手,研究制定课堂观察量表,每学期不定时开展课堂观察,反馈课改情况,指导改进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我区教育信息化的优势,推动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
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为目标,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评价,加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品质,积极构建生命化课堂。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实现常态课堂的优质化,创新开展达标、赛课、课堂教学专项评估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构建素质教育常态课堂教学新模式。每年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同研优秀成果展评,使之常态化。
(五)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1.科学开展评估。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完善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制度。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并进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专项抽查。每年一次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报告,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完善配套机制。建立区、学区、学校三级监测机制,逐步强化学区层面的监测力度;建立检测报告制度和教学跟踪制度,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制定“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动态标准”和“中小学教师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建立“区基础教育数据库”,记录区、学区、学校教育资源和师生成长档案。为每个学生建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档案,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档案。
3.完善学科考级制度。不断完善全区小学阅读、英语、信息技术等考级工作,各学校也要相应完善阅读、英语口语、信息技术等考核机制,每学年都要组织开展各项考级工作。
四、实施步骤
改革试点工作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完成,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习启动阶段(2011年4月-2011年9月)。深入学习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关于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改革试点方案,并成立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出台相关配套文件,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和全面规划部署。
第二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5年8月)。落实重点发展战略目标与实施规划,从课程开设、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逐一落实;开展阶段自我评估,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确思路,制定新的举措,争取项目实施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阶段为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对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开展全方位的自我评估,查漏补缺,整改提高,总结成果,撰写报告,收集、整理各种档案资料,做好试验区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的领导,成立区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教研培训中心分管领导、学校业务校长、各学科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共同组成。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建立学校课程实施工作检查和评估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调研、监督、检查、评估等,了解学校教学情况,为各中小学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等提供指导性意见;收集、整理、分析中小学教学情况数据和资料,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为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客观依据。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本校课程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根椐统一部署,完成工作任务。
(二)强化过程管理。一是加大教研训一体化的工作力度。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研训,贯彻落实课程改革方案,动员全体力量,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的工作实践中,群策群力,上下联动,探索创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新途径。二是强化网上电子管理平台的应用。科学分配权限,促进自主管理;鼓励拓宽渠道,互动交流,展示推进课改进程。三是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建设实验学校和骨干团队,以现场会、研讨会等形式,总结反思典型做法与经验,以点带面进行推广。四是强化质量监测的落实,定期召开命题研讨会、质量分析报告展评等系列活动,使全区形成整体化推进的工作态势。
(三)强化督导考核。作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课题研究的试点区,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体系,并与区域推进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有机整合。结合《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对改革试点进展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督导与通报;每学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与评估,以客观科学的数据反映试点项目存在的问题和进展情况,推动形成对课程改革过程各环节的研究、分析与反馈系统。
- 上一篇:应对贸易摩擦策略思索
- 下一篇:戏曲文化人物刻画综述